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漢武帝時期開辟了橫貫歐亞非大陸的絲綢之路,昭宣時期加以經營,商旅、使者穿行其間,處處響起駝鈴聲,十分繁榮興盛。東漢初,班超奉命出使西域,“于是西域五十余國悉皆納質內屬焉”,“商胡販客,日款于塞下”。張騫出使西域使西漢王朝開始對西域諸國有了較清晰的認知,“天子既聞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屬皆大國……其北則大月氏、康居之屬”,西漢王朝使臣與西域諸國使者相踵于絲綢之路,進一步加深了西漢王朝對西域諸國的認知。西漢太史公司馬遷、東漢史學家班固對西域諸國的地理、山川、風俗、人物等均能作翔實的描述,確實得益于西漢王朝與西域諸國的交流往來。
——摘編自高福順《漢代絲綢之路的興衰變遷與歷史意義》材料二:中國瓷器的對外輸出與海上絲綢之路的發(fā)展密切相關。早在漢、晉時期,中國的瓷器在朝鮮半島、日本、東南亞一些地區(qū)已有少量流傳。因瓷器易碎,陸路運輸比較困難,隨著航海技術的發(fā)展和海外貿易的擴展,晚唐以后大規(guī)模的對外輸出主要依靠海路。由于船舶裝載量的擴大,宋代以后瓷器外銷的數量激增。瓷器作為古代中國商品國際市場競爭力的杰出代表,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中國瓷器外銷的海上貿易線路,與北方陸路貿易的“絲綢之路”遙相呼應,亦被稱為“陶瓷之路”。
——摘編自孟原召《“器成天下走”:外銷瓷與海上絲綢之路》(1)根據材料一,歸納絲綢之路的開通對漢朝的積極影響。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宋代以后“陶瓷之路”不斷發(fā)展的原因。
【考點】絲綢之路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8/9 8:0:9組卷:3難度:0.5
相似題
  • 1.史載“大宛有蒲陶(葡萄)酒,富人藏酒至萬余石,久者數十歲不敗。俗嗜酒,馬嗜苜蓿。漢使取其實來,于是天子始種苜蓿、蒲陶肥饒地。及天馬多,外國使眾來,則離宮別苑觀旁盡種蒲陶、苜蓿極望?!睂Υ私忉尯侠淼氖牵ā 。?/div>
    發(fā)布:2024/10/14 8:0:4組卷:12引用:9難度:0.5
  • 2.縱觀人類歷史,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是永恒的主題。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從張騫通西域至鄭和下西洋,沿著絲綢之路,一些城外的物產,如葡萄、核桃等植物,以及胡琴等樂器傳入中原地區(qū),印度的佛教思想等也傳入中國。但就整體而言,中國在這一階段始終是以先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輸出國的姿態(tài)存在的。這一過程基本上是和平的。
    ——摘編自王開璽《古代絲綢之路的輻射力》等材料二  大約在1500-1800年間,世界各地區(qū)之間建立了廣泛的聯系,其中包括生物意義上的交流。跟隨著歐洲探險者漂洋過海,美洲的玉米、花生、煙草等在非洲、亞洲和歐洲生根發(fā)芽;與此同時,大量非洲的奴隸被運往美洲。1990年后,推動世界經濟走向一體化的力量促進了全球化。新的通信媒體已經將世界聯系在一起,并推動全球文化的融合。在全球化中,經濟的迅速發(fā)展導致了環(huán)境的惡化、貧富差距加大等問題,這些全球問題需要全球共同解決。
    ——摘編自(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古代絲綢之路對中國社會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影響。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16世紀以來世界廣泛聯系的表現,分別概括材料二中的兩個歷史時期世界廣泛聯系的原因。
    發(fā)布:2024/10/19 6:0:3組卷:1引用:3難度:0.6
  • 3.古絲綢之路沿線的國家和地區(qū),如今天的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阿富汗、印度、斯里蘭卡、柬埔寨、泰國、越南等國家,在國際貿易中五銖錢的使用非常頻繁,成為重要的交易媒介。據此可知( ?。?/div>
    發(fā)布:2024/10/22 17:0:5組卷:6引用:1難度:0.6
小程序二維碼
把好題分享給你的好友吧~~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4.8.2  |  隱私協議      第三方SDK     用戶服務條款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網站地圖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