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比較閱讀
【甲】
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 憂患而死于安樂也?!?br />(節(jié)選自《孟子》)
【乙】
吳既赦越,越王勾踐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于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
曰:“女忘會稽之恥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織,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節(jié)下賢人,厚遇賓客,振貧吊死,與百姓同其勞。終滅吳。
(節(jié)選自《史記》)
(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DD
A.飲食亦嘗膽也 | 食之不能盡其材 |
B.曾益其所不能 | 曾不若孀妻弱子 |
C.置膽于坐 | 欲報之于陛下也 |
D.百里奚舉于市 | 見山上人煙市肆 |
①而后作
奮起,指有所作為
奮起,指有所作為
②人恒過
常常,經常
常常,經常
③身自耕作
親自
親自
④越王勾踐反國
通“返”,返回
通“返”,返回
(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①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
②女忘會稽之恥邪?
(4)【甲】文認為國家要想避免“亡”的命運,必須具備
內有法家拂士,外有敵國外患
內有法家拂士,外有敵國外患
。【乙】文中越王最終滅掉吳國的原因是
能夠臥薪嘗膽,居安思危,禮賢下士,與百姓同甘共苦
能夠臥薪嘗膽,居安思危,禮賢下士,與百姓同甘共苦
。材料鏈接:近幾年來,地震、洪水、暴亂、島嶼爭端,我們的祖國遭受了巨大的災難。我們渴望天佑中國,但我們也深知“多難興邦”。幾千年來,中華民族雖歷經滄桑、飽受磨難,但今天我們仍然心懷夢想,昂首屹立于世界的東方。
(5)結合【甲】【乙】兩文,談談你對“多難興邦”的理解。
【答案】D;奮起,指有所作為;常常,經常;親自;通“返”,返回;內有法家拂士,外有敵國外患;能夠臥薪嘗膽,居安思危,禮賢下士,與百姓同甘共苦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4/20 14:35:0組卷:241引用:2難度:0.7
相似題
-
1.閱讀文言文,按要求回答問題。
桃花源記
陶淵明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br />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1)下列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A.緣溪行:沿著 落英繽紛:落花 無論魏晉:更不必說 B.甚異之:詫異 豁然開朗:開闊的樣子 咸來問訊:都 C.儼然:整齊的樣子 無問津者:渡口 延至其家:邀請 D.黃發(fā)垂髫:老人小孩 怡然:喜悅的樣子 處處志之:作標記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3)下列對文章內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描寫桃花源生活環(huán)境的句子是: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B.“村人”來桃花源的原因是: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C.表現“村人”熱情待客的句子有: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D.文中描寫桃花源人精神狀態(tài)的句子是: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4)本文采用虛構的寫法,有人認為這種寫法削弱了文章的表現力,請結合文章內容,談談你對這種寫法的看法。發(fā)布:2024/12/16 8:0:1組卷:7難度:0.4 -
2.閱讀文言文《桃花源記》,完成下列各題。
桃花源記
陶淵明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br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
①阡陌交通
②欣然規(guī)往
(2)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A、芳草鮮美 陶后鮮有聞 B、悉如外人 悉以咨之 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屬予作文以記之 D、設酒殺雞作食 食之不能盡其材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4)請用簡潔的文字補充下面對“漁人”行蹤的概括:
發(fā)現桃花源→
(5)“桃花源”是作者追求的社會理想,請談談你對作者這一社會理想的積極意義的認識。發(fā)布:2024/12/16 8:0:1組卷:9引用:1難度:0.5 -
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
[甲]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蛦栐剑骸白鹁诓??”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庇讶吮闩唬骸胺侨嗽?!與人期行,相委而去?!痹皆唬骸熬c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乙]昔吳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諾,期返而食?!逼鹪唬骸按场!惫嗜酥聊翰粊恚鸩皇炒?。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來,方與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軍歟③?欲服三軍,非信不可也!
[注釋]①[吳起]戰(zhàn)國時著名的軍事家。②[俟]等待。③[歟yú]句末語氣詞。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詞:
①陳太丘與友期行
②相委而去
③故人來,方與之食
④恐其自食其言也
(2)根據語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讀停頓正確的一項是:
A.期日/中
B.對/子罵父
C.下車/引之
D.故人至/暮不來
(3)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②昔吳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4)讀了[甲]段和[乙]段之后,你一定對“守信”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請結合文段內容談談你對“守信”的看法。發(fā)布:2024/12/19 18:30:1組卷:747引用:22難度:0.5
把好題分享給你的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