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短文。
名人讀書 古今中外,圣賢先哲,留下的讀書之法,浩如煙海。但究竟自己最適合什么樣的讀書法,還是應當因人而異的。魯迅先生喜歡“跳讀法”,他認為:“若是碰到疑問而只看那個地方,那么無論到多久都不懂的。所以,跳過去,再向前進,于是連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br /> 而愛因斯坦的“總、分、合”三步讀書法,特點同樣十分明顯。所謂“總”,就是對全書形成總體印象。所謂“分”,就是在總體了解的基礎上,再逐字地略讀一下全文的內(nèi)容。而在略讀中,則特別注意書中的重點、要點以及與自己需要密切相關的內(nèi)容。最后是“合”,就是在略讀全書之后,著重把已經(jīng)獲得的印象條理化、系統(tǒng)化,使觀點與材料有機結合起來。
英國作家毛姆的“樂趣”讀書法,是他在自己的讀書實踐中摸索出來的。他提出了“為樂趣而讀書”的主張,他說:“我也不勸您一定要讀完一本再讀一本。就我自己而言,我發(fā)覺同時讀五六本書反而更合理。因為,我們無法每天都保持不變的心情,而且,即使即使在一天之內(nèi) 也也不見得會對一本書具有同樣的熱情。如此‘腳踏多條船’,使自己的讀書興致始終都保持在高度興奮之中,其效果當然要比‘感情專一’抱著一本書疲憊地一啃到底好得多!”//
當然,無論無論哪種讀書法,對求學者而言,它 都都只是一種工具而已。所以萬不可為某種方法所左右,尤其忌諱讀死書、死讀書的惡習,對所捧之書,既既能鉆進去,又又能跳出來。這樣才能把書讀活,使他人的知識為自己所用,正如孟子所言:“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1)選擇合適的關聯(lián)詞填入文中橫線上。
無論……都……;即使……也……;既……又……
(2)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在橫線上填入讀書方法。
①魯迅 跳讀法跳讀法 ②愛因斯坦 “總、分、合”三步讀書法“總、分、合”三步讀書法 ?、勖?“樂趣”讀書法“樂趣”讀書法
(3)孟子言:“盡信書則不如無書?!边@句話告誡我們不應該 死讀書死讀書,應該 對所捧之書既能鉆進去,又能跳出來,把書讀活對所捧之書既能鉆進去,又能跳出來,把書讀活。
(4)這篇文章講了兩個要點,請根據(jù)“//”提示寫在下面。
①分別列舉了魯迅、愛因斯坦、毛姆三位名人的讀書方法。分別列舉了魯迅、愛因斯坦、毛姆三位名人的讀書方法。
②概括主題,告訴我們要將書讀活,既能鉆進去,又能跳出來。概括主題,告訴我們要將書讀活,既能鉆進去,又能跳出來。
【考點】議論文.
【答案】即使;也;無論;都;既;又;跳讀法;“總、分、合”三步讀書法;“樂趣”讀書法;死讀書;對所捧之書既能鉆進去,又能跳出來,把書讀活;分別列舉了魯迅、愛因斯坦、毛姆三位名人的讀書方法。;概括主題,告訴我們要將書讀活,既能鉆進去,又能跳出來。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4/20 14:35:0組卷:35引用:1難度:0.8
相似題
-
1.閱讀理解。
環(huán)保與和平 2004年的諾貝爾和平獎破天荒地授予肯尼亞的環(huán)保主義者馬塔伊博士,表彰她發(fā)動“綠帶運動”,動員廣大的貧窮婦女姐妹在非洲大陸種植了3000萬棵樹苗,在可持續(xù)發(fā)展與和平方面做出歷史性貢獻。消息傳出,招致國際上一些人士的批評與質(zhì)疑,他們擔心如此擴展“和平”的含義,將會淡化這個獎項應有的意義。
和平與自然環(huán)境及環(huán)境資源似乎風馬牛不相及。但是仔細想來,二者確有聯(lián)系。“和平”不但是指消除人與人之間的對抗,而且包含著人類與大自然之間的和諧相處。
世界各國的科學家們正在擔憂,健康植物正在遭受著外來物種的侵襲和污染,面臨不斷被同化與異化的危險,其物種的純潔性和生命力正受到嚴峻挑戰(zhàn)。與此同時,世界各地的動物因其生存環(huán)境日益受到破壞,生存空間正在不斷縮小,為適應這一新形勢,動物正在進行著“當代進化”:體積越來越小,壽命越來越短,種類越來越少。人類對自然環(huán)境的污染行為,對大自然的征服活動,正在改變著動植物的生存環(huán)境,威脅著動植物的前途命運。
坦桑尼亞北部的曼亞納湖是著名的火烈鳥生息地和聚居區(qū)?;鹆银B飛翔形成的自然奇觀令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如醉如癡。遺憾的是,今年6月以來,曼亞納湖的火烈鳥成群地死亡,且死因不明。人們普遍認為,人類向曼亞納湖排放的大量生活垃圾以及農(nóng)藥殘留物和重金屬污染,改變了湖泊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了火烈鳥的集體死亡。
伴隨著珍奇動物的相繼“銷聲”與稀有物種的不斷“匿跡”,人類也在品嘗著“戰(zhàn)天斗地”帶來的苦果。頻率越來越高的臺風登陸,遮天蔽日的沙塵暴不期光臨,人類比過去更多地見證了“赤日炎炎似火燒”與“洪水滔滔如席卷”兩者同時并存的自然現(xiàn)象。“天行有?!?,人類對大自然的“有意”改造,得到了大自然的無情回報。實踐告訴人們,尊重大自然就是尊重人類自己,只有尊重客觀規(guī)律,才能與大自然和平相處。中國古人言:“禮之用,和為貴?!比祟悓Υ笞匀灰矐远Y相待,以和為貴。
戰(zhàn)爭是人類之間矛盾不可調(diào)和的產(chǎn)物,而引發(fā)戰(zhàn)爭的不少矛盾就是圍繞自然資源而展開的。古今中外,不同的民族和利益集團為了爭奪自然資源、霸占自然資源而大打出手的事例屢見不鮮。古人有為“水”而戰(zhàn)的,而今人更有為“油”而爭的。自然資源因人類的破壞而日益貧乏和短缺,人類接著又為了掠奪和搶占有限的自然資源而發(fā)動戰(zhàn)爭。如此惡性循環(huán)一旦形成,后果難以設想。由是觀之,保護自然資源和環(huán)境,就是“防患于未然”,有效地減少和防止沖突的發(fā)生,就是對人類和平的重大貢獻。從這個意義上講,馬塔伊和她的姐妹們播種的不只是綠色,而且是“和平”!
同居于一個地球,所有野生動植物皆是人類的朋友。人類能夠與大自然和動植物和平共處于同一片藍天之下,體現(xiàn)出人類的覺悟與智慧、寬容與博愛。諾貝爾和平獎內(nèi)涵與外延的豐富與擴展,體現(xiàn)出人類對自然環(huán)境的關愛與重視。倡導人類與動植物和睦為鄰與彼此相依,有利于實現(xiàn)人類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并解釋。
如醉如癡
銷聲匿跡
(2)結合語境,說說加點詞語的作用。與此同時,世界各地的動物因其生存環(huán)境日益受到破壞,生存空間正在不斷縮小。
(3)通讀全文,說說設立諾貝爾和平獎的本意是什么。為什么2004年卻頒發(fā)給了環(huán)保主義者馬塔伊博士?
(4)人類對自然的征服活動給動植物的命運帶來了怎樣的影響?
(5)讀了本文,你對人與自然的關系有了哪些新的理解?你打算怎么做?發(fā)布:2024/10/31 8:0:1組卷:30引用:1難度:0.5 -
2.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畢業(yè)贈言諸位畢業(yè)同學:
你們現(xiàn)在要離開母校了,我沒有什么禮物送給你們,只好送你們一句話。這一句話是:“不要拋棄學問。”
趁現(xiàn)在年富力強的時候,努力做一種專門學問。少年是一去不復返的,等到精力衰減時,要做學問也來不及了。即為吃飯計,學問也絕不會辜負人的。吃飯而不求學問,三年、五年之后,你們都要被后來少年淘汰的。到那時再做點學問來補救,恐怕已太晚了。
有人說:“出去做事之后,生活問題急需解決,哪有工夫去讀書?即使要做學問,既沒有圖書館,又沒有實驗室,哪能做學問?”
我要對你們說:凡是要等到有了圖書館才能讀書的,有了圖書館也不肯讀書。凡是要等到有了實驗室才做研究的,有了實驗室也不肯做研究。你有了決心要研究一個問題,自然會撙衣節(jié)食去買書,自然會想出法子來設置儀器。
至于時間,更不成問題。達爾文一生多病,不能多做工作,每天只能做一點鐘的工作。你們看他的成績!每天花一點鐘看10頁有用的書,每年可看3600多頁,30年可讀11萬頁書。
諸位,11萬頁書可以使你成為一個學者了。可是,每天看三種小報也得費你一點鐘的工夫,四圈麻將也得費你一點鐘的光陰??葱竽兀€是打麻將呢,還是努力做一個學者呢?全靠你們自己選擇!
易卜生說:“你的最大責任是把你這塊材料鑄造成器?!?br /> 學問便是鑄器的工具,拋棄了學問便是毀了你們自己。
再會了!你們的母校眼睜睜地要看你們十年之后成什么器。
(1)胡適先生給學生講話的主題是
(2)短文的第二自然段是按照總分的構段方式來寫的。從
(3)作者是從哪幾方面對中心點進行論述的?
(4)選出下面的句子分別運用了哪些論述方法。
A.引用論證
B.對比論證
C.舉例論證
①達爾文一生多病,不能多做工作,每天只能做一點鐘的工作。
②易卜生說:“你的最大責任是把你這塊材料鑄造成器。”
③凡是要等到有了圖書館才能讀書的,有了圖書館也不肯讀書。凡是要等到有了實驗室才做研究的,有了實驗室也不肯做研究。
(5)馬上要結束小學的學業(yè)了,你打算在以后的求學生活中怎樣做學問?發(fā)布:2024/11/13 15:0:1組卷:121引用:3難度:0.8 -
3.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雕塑一般的姿勢“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边@是司馬遷的名言。自然,人在彌留之際留給這個世界的最后一個姿勢,越細品,越意味深長。
最讓人感慨萬千的,我認為是化學家卜拉克的姿勢。
卜拉克是因心臟病猝發(fā)突然去世的,死時手中端著滿滿一杯牛奶。令人驚奇的是,那杯子端得極其平穩(wěn),里面的牛奶居然一滴也不曾潑灑出來——他就這么穩(wěn)穩(wěn)當當?shù)刈?,從從容容,一如雕塑?br />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這位化學家有個超越凡人的“絕對一絲不茍”的“好習慣”——做化學實驗時,總是把盛放化學藥劑的器皿端得平衡至極。于是,他的死有了一個堪稱天下第一的姿勢。
最讓人驚心動魄的,則是母愛的姿勢。
那是在大興安嶺火災現(xiàn)場,當人們撲滅大火后,突然驚呆了,因為他們發(fā)現(xiàn):一位母親雖然已被大火活活燒死,但她卻鎮(zhèn)靜地保持著一個極穩(wěn)妥的姿勢——緊緊地蜷曲著上肢!果然,她被燒死了,懷抱中的孩子依然活著。顯然,正是因為她義無反顧地堅持著這個姿勢,才硬是在熊熊烈火中護住了她的孩子!
面對著這個最能象征母愛的雕塑般的姿勢,消防隊員潸然淚下。
再試想,人在彌留之際的姿勢尚且如此引人關注,何況日常生活中活生生的人!
是的,人總是有姿勢。正所謂“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所有的姿勢都昭示著人的狀態(tài)和人的境界。
那么你呢?你的姿勢是挺拔如松,還是頹然如泥?
這,你想過嗎?
(1)先給帶點字注音,再解釋詞語意思。
①猝發(fā)(
②潸然(
③頹然(
④昭示(
⑤彌留(
(2)在文中找反義詞。
挺拔如松
(3)“最讓人驚心動魄的,則是母愛的姿勢”,為什么不用“母親的姿勢”?
(4)短文說:“所有的姿勢都昭示著人的狀態(tài)和人的境界”。這句話怎么樣理解?
(5)按照上面的理解,我們說化學家雕塑般的姿勢昭示著對化學實驗的
(6)下面詞語運用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驚心動魄”是形容母愛的姿勢使人感受至深,震動大。
B.“義無反顧”表現(xiàn)出母親不因大火燒身而退縮的精神。
C.“潸然淚下”反映消防官兵為母愛的姿勢而悲痛的心情。發(fā)布:2024/12/1 17:30:1組卷:73引用:2難度:0.5
把好題分享給你的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