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窗前有好幾株梧桐樹,這些都是鄰家院子里的東西,但在形式上是我所有的。因為它們和我隔著適當?shù)木嚯x,好像是專門種給我看的。它們的主人,對于它們的局部狀態(tài)也許比我看得清楚;但是對于它們的全體容貌,①恐怕始終沒看清楚呢。唐人詩云“山遠始為容”,我以為樹亦如此 。自初夏至今,這幾株梧桐樹就在我面前濃妝淡抹。
當春盡夏初,我眼看見新桐初乳的光景。那些嫩黃的小葉子一簇簇地頂在禿枝頭上,好像一堂樹燈,又好像小學生的剪貼圖案,布置均勻而帶幼稚氣。植物的生葉,也有種種技巧:有的新陳代謝,瞞過了人的眼睛而在暗中偷換青黃;有的微乎其微,漸乎其漸,使人不覺察其由禿枝變成綠葉。只有梧桐樹的生葉,技巧最為劣,但態(tài)度最為坦白。②它們枝頭粗壯疏落,葉子平展闊大。葉子一生,全樹顯然變?nèi)荨?br /> 在夏天,我又見綠葉成陰的光景了。那些團扇大的葉片,長得密密層層,望去不留一線空隙,好像一個大綠障,又好像圖案畫中的一座青山。在我所常見的庭院植物中,葉子之大,除了芭蕉以外,恐怕無過于梧桐了。芭蕉葉形狀雖大,數(shù)目不多,那丁香結(jié)要過好幾天才展開一張葉子來,全樹的葉子寥寥可數(shù)。梧桐葉雖不及它大, ,重重疊疊地掛著,一直從低枝上掛到樹頂。窗前擺了幾枝梧桐,我覺得綠意實在太多了。古人說“芭蕉分綠上窗紗”,眼光未免太低,只是階前窗下的所見而已。若登樓眺望,芭蕉便落在眼底,應(yīng)見“梧桐分綠上窗紗”了。
(1)對文中所用修辭手法判斷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CC
A.引用 | 比喻 | 排比 |
B.夸張 | 借代 | 排比 |
C.比喻 | 擬人 | 引用 |
D.擬人 | 借代 | 夸張 |
(3)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
【考點】句段的表達效果.
【答案】C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quán)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fù)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11/11 19:0:2組卷:4引用:5難度:0.6
相似題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細節(jié)決定成敗?!氨M精微”才能消除可能存在的風險隱患,確保工作取得實效。有人曾計算,假設(shè)火箭有5萬個零部件,若要使整體安全系數(shù)達到99.9%,那每個零部件的安全系數(shù)則要達到99.99999%。正是因為有中國航天人對每個工作細節(jié)的 、對每個零部件質(zhì)量的 ,才有了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實現(xiàn)400余次成功發(fā)射的成果。如果僅僅對工作、對事業(yè)滿足于差不多、過得去、一般化,結(jié)果只會事與愿違,把問題掩蓋。多些 的執(zhí)著,穩(wěn)扎穩(wěn)打、善作善成,方能積小勝為大勝,達到既定目標。古人講,“盡小者大,慎微者著”,道理也正在于此。
習近平同志在《之江新語》中,有一段文字談及“掌握正確的工作方法”,形象生動而又意蘊深刻,“我們既要大處著眼,學習曹沖稱象,善于把本地區(qū)、本部門的工作這頭‘象’,置于構(gòu)建和諧社會社會全局這條‘大船’上來定位和謀劃”,“同時,又要小處著手,學習庖丁解牛,善于從具體的現(xiàn)象中把握客觀規(guī)律,以有效抓手之‘無厚’,入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之‘有間’,拿出具體的工作措施,抓好落實”。堅持“致廣大而盡精微”,既登高望遠、胸懷大局,又落細落實、 ,我們就一定能在新的偉大征程上披荊斬棘、開拓創(chuàng)新、堅毅前行。
(1)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shù)囊豁検?A.一絲不茍 一毛不拔 吹毛求疵 積微成著 B.謹小慎微 錙銖必較 精益求精 見微知著 C.謹小慎微 一毛不拔 吹毛求疵 見微知著 D.一絲不茍 錙銖必較 精益求精 積微成著
(3)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請簡要分析其構(gòu)成和表達效果。發(fā)布:2024/12/18 18:0:1組卷:62引用:4難度:0.5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地壇離我家很近,我常覺得這中間有著宿命的緣分:仿佛這古園就是為了等我,而歷盡滄桑在那兒等待了四百多年。在滿園彌漫的沉靜光芒中,一個人更容易看到時間,并看見自己的身影。我時常到那古園里去,理一理紛亂的思緒,去窺看自己的心魂。這古園的形體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東西是任誰也不能改變它的。譬如祭壇石門中的落日,寂靜的光輝平鋪的一刻,地上的每一個坎坷都被映照得燦爛;譬如在園中最為落寞的時間,一群雨燕便出來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蒼涼;譬如秋風忽至,再有一場早霜,落葉或飄搖歌舞或坦然安臥,滿園中播散著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辭手法
A.排比、比喻、擬人
B.對偶、比喻、排比
C.對偶、借代、排比
D.排比、借代、夸張
(2)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可改寫成:“仿佛我就是為了等這古園,等這歷經(jīng)滄桑的四百多年的古園?!睆恼Z義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達效果更好,為什么?
(3)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發(fā)布:2024/12/20 8:0:13組卷:37引用:15難度:0.9 -
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藝術(shù)高峰的產(chǎn)生和名山秀峰的形成一樣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的。
柳永不是想當名作家而到市井中去的,他是懷著極不情愿的心情在考場落第后走向勾欄瓦肆的,但他身上的文學才華與藝術(shù)天賦立即與這里喧鬧的生活氣息、優(yōu)美的絲竹管弦和多情婀娜的女子產(chǎn)生了共鳴。他在這里沒有墮落,這再次證明成事成才的辯證道理:一個人在社會這架大算盤上只是一顆珠子,他受命運的擺弄;但是在自身這架小算盤上他卻是一只撥著算珠的手。才華、時間、精力、意志、學識、環(huán)境通通變成了由他支配的珠子。 一個人很難選擇環(huán)境,卻可以利用環(huán)境,大約每個人都有他基本的條件,也有基本的才學,他能不能成才成事原來全在他與外部世界的關(guān)系怎么處理。就像黃山上的迎客松,立于懸崖絕壁,沐著霜風雪雨,就漸漸干挺如鐵,葉茂如云,游人見了都要敬之仰之了。但如果當初這一粒樹籽有靈,讓它自選生命的落腳地,它肯定選擇山下風和日麗的平原。只是一陣無奈的山風將它帶到這里,或者飛鳥將它銜到這里,托于高山之上,寄于絕壁之縫。它哭天天不應(yīng),喊地地不靈,一陣悲泣(也許還有如柳永那樣的牢騷)之后也就痛下決心;既然活就要活出個樣子。它拼命地吸天地之精華,探出枝葉追日,伸著根須找水,與風斗,與雪斗,終于成就了自己。
(1)文中畫波浪線部分可以改寫成:“它極力汲取營養(yǎng),不斷生長,終于長成了一棵參天大樹?!睆恼Z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為什么說原文表達效果更好?
(2)文中畫橫線句是由柳永的人生際遇總結(jié)而來的辯證道理,請從古今名人中舉出一個這樣的例子加以說明。要求:語言簡明、連貫,50字左右。發(fā)布:2024/12/18 13:30:2組卷:23引用:7難度:0.6
把好題分享給你的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