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xué)年江蘇省泰州市部分農(nóng)村學(xué)校九年級(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試卷(10月份)
發(fā)布:2025/7/3 5:0:7
一、選擇題(12題,每題2分)
-
1.圖中兩名兒童的取暖方式是( )
組卷:98引用:8難度:0.9 -
2.下列關(guān)于內(nèi)能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h2>
組卷:67引用:2難度:0.9 -
3.某班級組織了一次登樓梯比賽活動,從一樓登上三樓,看誰的功率最大,為此,需要測量一些物理量,下列物理量中必須測量的是( ?。?br />①三樓地面到一樓地面的高度;
②從一樓到達三樓所用的時間;
③每個同學(xué)的質(zhì)量或體重
④一樓到三樓樓梯的長度。組卷:442引用:8難度:0.5 -
4.小新同學(xué)是八年級學(xué)生,他關(guān)于自身估測符合生活實際的是( ?。?/h2>
組卷:48引用:2難度:0.7 -
5.如圖是小明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裝置,實驗中杠桿始終處于水平平衡狀態(tài)。若在C處逐漸改變彈簧測力計拉力的方向,使其從①→②→③,則拉力的變化情況是( ?。?/h2>
組卷:222引用:1難度:0.7 -
6.關(guān)于分子熱運動和內(nèi)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14引用:2難度:0.8 -
7.我國民俗活動豐富多彩,在立夏時節(jié),有的地方會給孩子稱體重,如圖1所示,冀求孩子健康成長,俗稱“立夏秤人”。如圖2,小孩和籃子的總質(zhì)量為10kg,調(diào)整秤砣的位置,使桿秤處于水平平衡狀態(tài)(忽略繩重和桿重),此時OA=3cm,OB=10cm。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img alt src="https://img.jyeoo.net/quiz/images/202208/221/cb23a4a9.png"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組卷:1728引用:9難度:0.3 -
8.如圖所示,輕質(zhì)杠桿ABO能繞O點自由轉(zhuǎn)動,若在杠桿末端A點施加一個力提起重物G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則此杠桿是( ?。?/h2>
組卷:83引用:5難度:0.6 -
9.為了增強免疫力抵御H1N1甲型流感,星期天小明和爸爸一起去登山。小明用了20min登上山頂,爸爸用了25min登上山頂,爸爸的體重是小明的1.5倍,則小明與爸爸登山時所做功的功率之比是( ?。?/h2>
組卷:187引用:17難度:0.9 -
10.下列關(guān)于能量及其轉(zhuǎn)化的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24引用:2難度:0.7 -
11.把一個石塊豎直向上拋出,運動到最高點并下落。A、B是石塊運動軌跡中的兩個點,石塊在這兩點的動能
和重力勢能如表中所示,則石塊在B點處的運動方向可能的情況是( ?。?br />A點 B點 動能/J 7 9 重力勢能/J 6 5 組卷:373引用:5難度:0.7 -
12.如圖所示,用相同的滑輪安裝成甲、乙兩種裝置,分別用拉力FA、FB在相同時間內(nèi)將重為GA、GB的兩個物體勻速提升相同高度,拉力的功率為PA、PB,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為sA,sB,不計繩重和摩擦,下列推理中正確的是( ?。?/h2>
組卷:327引用:4難度:0.6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28分)
-
13.小明到大潤發(fā)超市去購物,自動扶梯把他從一樓勻速送到二樓。在此過程中,他的動能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組卷:10引用:1難度:0.9 -
14.功的計算公式:
組卷:18引用:1難度:0.7 -
15.轉(zhuǎn)速為1200r/min的四沖程內(nèi)燃機,1秒鐘對外做功 次。已知汽車發(fā)動機的輸出功率為P,該汽車行駛時間t消耗柴油m,柴油熱值為q,則該汽車發(fā)動機的效率為 。(用所給字母表示)
組卷:22引用:2難度:0.5 -
16.如圖所示的是四沖程汽油機工作過程中的沖程,如果飛輪轉(zhuǎn)速為3600r/min,該汽油機運轉(zhuǎn)時活塞1s對外做功次。
組卷:64引用:4難度:0.8 -
17.在水平地面上,小明在10s內(nèi)用50N的水平推力推著重100N的小車前進了6m,推力做的功等于 J,小車重力做的功等于 J,推力做功的功率為 W。
組卷:20引用:2難度:0.6 -
18.2012年元旦,上海東方明珠電視塔迎來了一年一度的登高迎新比賽,終點設(shè)在塔上259 m處,來自云南的小伙尹龍文以10 min 40 s的成績奪得第一名。根據(jù)以上數(shù)據(jù)并假設(shè)該青年男子的體重為55 kg,他在登塔過程中做功
組卷:91引用:2難度:0.5 -
19.如圖所示的杠桿處于水平平衡狀態(tài),若F1、F2的大小和方向均不變,它們的作用點同時向支點O移動相同的距離,則杠桿 (選填“A端下傾”“B端下傾”或“仍然平衡”)。
組卷:43引用:1難度:0.6 -
20.日常生活中,用水作為汽車發(fā)動機的冷卻液,是因為水的 大。
組卷:7引用:3難度:0.8 -
21.質(zhì)量為0.5kg的塑料桶裝滿水后總質(zhì)量為10kg,小明將其從地面勻速搬到高度為1m的桌面上,在豎直向上搬水的過程中所做的總功是 J,有用功是 J,機械效率是 。(g=10N/kg)
組卷:1264引用:13難度:0.7 -
22.如圖是海波和蠟燭的熔化圖像,圖線表示的是蠟燭的熔化曲線,海波在熔化過程中吸熱,內(nèi)能 (填“增加”“減小”或“不變”)。
組卷:159引用:3難度:0.8
三、解答題(23,24,25各2分,26,27各6分,其余每空1分,共48分)
-
23.勤勞的環(huán)衛(wèi)工人每天用掃帚將城市街道打掃干凈。我們可將環(huán)衛(wèi)工人用掃帚掃地時的情景構(gòu)建為如圖所示的模型,O是支點,作用在B點的水平方向的阻力為F2,請在圖中作出手作用在掃帚A點上的最小動力F1及其力臂l1的示意圖。
組卷:32引用:1難度:0.5 -
24.圖甲是打開的汽車后備箱蓋,它被液壓桿支撐(不計后備箱蓋重).關(guān)箱蓋時,它可看作一個杠桿,圖乙是其簡化圖,O是支點,F(xiàn)2是液壓桿作用在A點的阻力。請在圖乙中畫出在B點關(guān)上后備蓋的最小動力F1及其力臂L1。
組卷:835引用:10難度:0.5 -
25.一個工人站在地面上,使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將重物從地面提升到樓頂,要求繩子的自由端要向下拉,請你用筆畫代替繩子,畫出滑輪組最省力的繞繩方法。
組卷:736引用:11難度:0.7 -
26.如圖所示,斜面長s=2m,高h=0.3m。建筑工人將重G=500N的貨物箱,用繩子從地面勻速拉到頂端時,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100N。忽略繩子重力。求:
(1)該過程拉力F做的功;
(2)該裝置的機械效率;
(3)貨物箱在斜面上受的摩擦力大小。組卷:10引用:1難度:0.6 -
27.某單位用天然氣熱水器將1000kg水從20℃加熱到100℃,消耗了10m3的天然氣。已知水的比熱容為4.2×103J/(kg?℃),所用天然氣熱值為4×107J/m3,求:
(1)10m3天然氣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
(2)此熱水器燒水的熱效率是多少?組卷:13引用:4難度:0.5 -
28.(1)如圖1中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A;如圖2中溫度計的示數(shù)是℃。
(2)小澤同學(xué)用同一酒精燈加熱探究冰熔化和水沸騰時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如圖3所示是根據(jù)測量結(jié)果畫出的圖象,根據(jù)圖中信息可知:實驗過程中當(dāng)?shù)氐臍鈮?!--BA-->(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標準大氣壓;在整個實驗中,水的內(nèi)能增加是通過方式實現(xiàn)的;圖中AB段與CD段的傾斜程度不同,是因為冰和水的不同。
(3)如圖4所示,探究小組利用鐵架臺、帶有刻度的杠桿、細線、若干相同鉤碼、彈簧測力計等實驗器材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在探究實驗中:
①如圖甲,實驗前,將杠桿中點置于支架上,當(dāng)杠桿靜止時,發(fā)現(xiàn)杠桿右端下沉。為了方便讀出力臂,應(yīng)將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向調(diào)節(jié)(選填“左”或“右”),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②如圖乙是已經(jīng)調(diào)節(jié)平衡的杠桿,用彈簧測力計在杠桿C處豎直向上拉,在A處掛上適當(dāng)?shù)你^碼,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所掛鉤碼總重為N。組卷:12引用:1難度:0.5 -
29.某實驗小組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比較水和煤油的吸熱本領(lǐng)。
(1)取相同的試管,分別裝入 相等、初溫相同的水和煤油;這么做目的是 (便于比較/控制變量),還需要的測量器材為 和 。
(2)用兩個相同規(guī)格的電加熱器來加熱水和煤油,每隔1min記錄一次溫度,整個實驗操作無誤。圖乙中,若圖線②反映水的溫度隨時間的變化規(guī)律,則圖線 (填序號)可以反映煤油的溫度隨時間的變化規(guī)律。加熱過程中,煤油的比熱容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3)同時停止加熱后,在相同質(zhì)量的水和煤油溫度降低的過程中,水放出的熱量與降低的溫度之比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煤油放出的熱量與降低的溫度之比。組卷:17引用:1難度:0.6 -
30.在探究“物體動能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中。小明同學(xué)讓同一鋼球分別從斜面同一位置由靜止開始滾下,撞擊木塊。
(1)該實驗是通過觀察木塊移動的距離來判斷 (選填“鋼球”或“木塊”)動能的大小。
(2)在探究動能的大小與質(zhì)量的關(guān)系時,當(dāng)換用另一個鋼球?qū)嶒灂r,發(fā)現(xiàn)它將木塊撞出了木板,要繼續(xù)完成此實驗,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選填序號)。
①換質(zhì)量更大的木塊;
②降低第二次鋼球的高度;
③換質(zhì)量更大的鋼球;
④換質(zhì)量更小的鋼球。
(3)如圖甲、乙所示的兩次實驗,是為了探究 對動能大小的影響。
(4)小明由此實驗聯(lián)想到探究牛頓第一定律的實驗中,讓同一個小車沿同一斜面的同一個高度由靜止開始自由下滑,到達毛巾、棉布、玻璃三種不同水平面上繼續(xù)向前運動,直到停止在水平面上的整個過程,小車三次在水平面上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選填“相等”或“不相等”)。組卷:490引用:4難度:0.6 -
31.如圖是智慧小組“測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實驗裝置。測得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
實驗次數(shù) 物重G/N 物體上升高度h/m 拉力F/N 繩端移動距離s/m 機械效率η 1 1 0.1 0.6 0.3 55.6% 2 2 0.1 1.0 0.3 66.7% 3 4 0.1 1.8 0.3
(2)實驗過程中,應(yīng) 拉動彈簧測力計。
(3)第三次實驗中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 。
(4)分析表中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同一滑輪組,,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越高。
(5)若在第三次實驗中,物體上升的速度為0.1m/s,則拉力F的功率為 W。
(6)創(chuàng)新小組也利用重為1N、2N、4N的物體進行了三次實驗,每次測得的機械效率均大于智慧小組的測量值,則創(chuàng)新小組測量值偏大的原因可能是 。
A.測拉力時,彈簧測力計未調(diào)零,指針指在零刻度線下方
B.彈簧測力計每次拉動物體時均加速上升
C.所使用的動滑輪的重力小于智慧小組組卷:106引用:5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