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北京四中九年級(下)月考語文試卷(3月份)

發(fā)布:2024/7/31 8:0:9

一、基礎(chǔ)?運用。(共11分)

  • 1.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之際,籌備多年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向公眾開放。為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學校組織同學們赴香港博物館進行訪學。
    ??在訪學之前,同學們首先搜集了相關(guān)材料,對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有了初步的認識。請你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問題。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簡稱【甲】香港故宮【甲】,是一座展示中華文化藝術(shù)的專題博物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共設9個展廳,用于全面和深入地展示北京故宮博物院的珍藏。開幕之后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講述了三個故事。
    中華文明的故事??她講述的第一個故事是中華文明的故事。故宮展品集中國文物之大成,充分展示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在這里,外國游客可以通過豐富多彩的藏品了解中華文明,香港市民可以由此了解我們祖先曾經(jīng)走過的發(fā)展歷程【乙】留下的傳世杰作以及其中所寄托的情感。
    (1)在文中【甲】【乙】兩處分別填入標點符號,最恰當?shù)囊豁検?
     

    A.引號 頓號
    B.引號 逗號
    C.書名號 頓號
    D.書名號 逗號
    “一國兩制”的故事??過去25年,“一國兩制”在香港的成功實踐,  a   使香港鞏固了其國際金融中心、航運中心和航空樞紐的地位, b使其發(fā)展成為新興的中外文化藝術(shù)交流中心。百余件國寶級文物之所以能夠走出故宮,充分顯示出國家對香港建設中外文化藝術(shù)交流中心的支持。興建故宮文化博物館,是香港特區(qū)政府主動向中央爭取的,此舉展現(xiàn)了特區(qū)政府傳播中國文化的文化自覺。這種相向而行,正是“一國兩制”制度優(yōu)勢的生動體現(xiàn)。
    (2)在文中a、b兩處應填入的關(guān)聯(lián)詞語最恰當?shù)囊豁検?
     

    A.即使
    B.不僅
    C.雖然 但是
    D.既然 那么
    中外文明互鑒的故事??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講述的第三個故事是中外文明互鑒的故事。香港早已是響譽國際的亞洲藝術(shù)品交易中心和古董集散地,文化藝術(shù)底蘊深厚。中環(huán)的荷里活道是全球著名的古董街,是中外收藏家們必至的“打卡地”。而新落成的故宮文化博物館,作為具有香港特色的文化載體,肩負著以香港為樞紐推動中外文明互鑒的重任。
    (3)對文段中加點字的讀音和畫線處使用的漢字,下面說法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A.“響譽”在此處指香港在國際上所享有的聲譽,應寫為“享譽”。
    B.“集散”在此處指各種藝術(shù)品和古董在香港集中并由此再分散運到各地去,“散”應讀為“sǎn”。
    C.“底蘊”在此處指香港文化藝術(shù)內(nèi)涵深厚,“底蘊”應寫為“底韻”。
    D.“載體”在此處指故宮文化博物館承載著香港的特色文化,“載”應讀為“zǎi”。

    組卷:15引用:1難度:0.5
  • 2.為便于同學們參觀學習,學校精心設計了一份香港故宮博物館展覽介紹單。請你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問題。
    展覽位置 專題展覽項目 內(nèi)容簡介
    展廳1-2 紫禁萬象:建筑、典藏與文化傳承
    紫禁一日:清代宮廷生活
    展現(xiàn)明清紫禁城以及清代宮廷生活
    展廳3-5 凝土為器:故宮博物院珍藏陶瓷
    龍顏鳳姿:清代帝后肖像
    器惟求新:當代設計對話古代工藝
    聚焦陶瓷、清代帝后畫像和工藝珍寶
    展廳6-7 同賞共樂:穿越香港收藏史
    古今無界;故宮文化再詮釋
    香港特色專題展
    展廳8 國之瑰寶:故宮博物院藏晉唐宋元書畫 展示故宮珍藏的中國書畫瑰寶
    展廳9 馳騁天下:馬文化藝術(shù)(同時展出13件來自巴黎羅浮宮的珍藏) 展示馬在中華文化和其他
    世界文化中的重要意義
    (1)同學們參觀完第3-5展廳后,紛紛發(fā)表了參觀感受。其中所運用的修辭手法或成語不恰當?shù)囊豁検?
     

    A.小薇喜歡北宋定窯名瓷“白釉孩兒枕”。她說:“你看這孩兒枕,上面的頭發(fā)多么逼真,(工匠)是用一個像梳子一樣的東西來刮的紋路,真是妙手偶得?!?br />B.小杰說道:“‘器惟求新’這個板塊讓我了解到,千百年來中國工匠一直都在推陳出新,古今文明不斷交融,才能碰撞出耀眼的火花”。
    C.小冰感慨道:“五彩魚藻紋蓋罐、桐蔭仕女圖山子等多件工藝珍寶靜靜守候在香港文化博物館,默默向我們講述著源遠流長的歷史?!?br />D.小丹說:“參觀第四展廳,不僅可以了解清代宮廷禮制,還可以近觀清代帝后的真容,這是多么難得的機會啊,不是嗎?”
    (2)同學們在參觀第8展廳時,驚喜地發(fā)現(xiàn)了從日本回流的國寶級文物——北宋米芾的《研山銘》。對這幅書法作品的欣賞,最恰當?shù)囊豁検?
     


    A.作品為隸書,蠶頭雁尾,渾厚大氣。
    B.作品為楷書,筆畫平直,規(guī)矩方正。
    C.作品為草書,筆畫連綿,龍飛鳳舞。
    D.作品為行書,筆斷意連,瀟灑流暢。
    (3)同學們在參觀第9展廳時,被乾隆年間郎世寧創(chuàng)作的畫作《獅子玉》所震撼。畫中駿馬通體白色,高大健碩,有同學不禁聯(lián)想到額部有白色斑點的烈性快馬——的盧。南宋詞人
     
     (人名)就有“馬作的盧飛快”的詞句。

    組卷:18引用:1難度:0.7

二、古詩文閱讀。(共19分)

  • 3.默寫。
    (1)
     
    ,萬鐘于我何加焉!(《魚我所欲也》)
    (2)傷心秦漢經(jīng)行處,
     
    。(《山坡羊?潼關(guān)懷古》)
    (3)古詩詞中的很多問句,隨歲月流傳千古,至今聽來,依然振聾發(fā)聵:蘇軾懷才不遇,發(fā)出“持節(jié)云中,①
     
    ”的呼喊;辛棄疾面對中原國土淪喪,感慨千古成敗,開篇便問出“②
     
    ”,表達惆悵之感;文天祥寧死不屈,用“③
     
    ?留取丹心照汗青”表達舍生取義的信念;秋瑾苦于世間凡夫俗子無人理解自己,在發(fā)問“④
     
    ”后,淚灑衣襟。

    組卷:9引用:1難度:0.5

五、作文。(40分)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寫一篇文章。

  • 10.讀書伴隨著我們的成長。比如,你也許自小就與書結(jié)下不解之緣,在不同年齡閱讀同一本書有不同的體會收獲,不同的書也會帶給自己不同的體驗……請你以“悅讀”為題目,完成一篇記敘文。
    ??要求:請將作文題目抄寫在答題卡上。作文內(nèi)容積極向上,字數(shù)在600-800之間,不要出現(xiàn)所在學校的校名或師生姓名,不得抄襲課文和本試卷中已有材料。

    組卷:11引用:1難度:0.7
  • 11.很多書中的人物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她)們的言談舉止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的思想和行為。如果他(她)穿越到了我們這個時代,來到了我們身邊,又會發(fā)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請從下面的作品中選擇一個人物,展開想象,寫一篇故事。
    (推薦作品:《儒林外史》《西游記》《水滸傳》《駱駝祥子》《海底兩萬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要求:請將作文題目抄寫在答題卡上。作文內(nèi)容積極向上,字數(shù)在600-800之間,不要出現(xiàn)所在學校的校名或師生姓名,不得抄襲課文和本試卷中已有材料。

    組卷:11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