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qū)八年級(上)月考語文試卷(10月份)
發(fā)布:2024/9/3 16:0:8
一、積累與運用(24分)
-
1.學校開展了一系列勞動活動,校公眾號將推出一期“勞動促成長,文明潤校園——首屆勞動周活動”的推文,請你參與。
諺語說得好:“從懸崖上能采到奇花異草,從勞動中能學到精湛的手藝?!眲趧樱梢耘囵B(yǎng)我們一絲不gǒu ( ?。┑淖鍪聭B(tài)度與熱愛勞動的良好習慣;勞動,可以錘煉我們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品質;勞動,也可以提升我們xián ( )熟的技藝和尚美的情操。讓我們在勞動中zhāng ( )顯價值,鐫刻精彩!
(1)根據拼音填寫漢字,選出加點字正確的讀音。
①一絲不gǒu
②xián
③zhāng
④精湛(A.shènB.zhàn)
⑤鐫刻(A.juānB.jùn)資料夾
【材料1】
熱搜第一!教育部發(fā)文,9月正式實施
近日,教育部正式印發(fā)《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將勞動從原來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完全獨立出來,并發(fā)布《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
教育部要求,9月起,中小學生要學煮飯、燉湯、修理家電、種菜養(yǎng)禽……文件中指出,2022年秋季開學起,勞動課將正式成為中小學的一門獨立課程。
……
7—9年級學生要主動承擔一定的家庭清潔、烹飪、居家美化等日常生活勞動。適當體驗金工、木工、電子、陶藝、布藝等項目的勞動過程。進一步提高創(chuàng)造性勞動能力、合作能力。
(節(jié)選自“澎湃新聞”)【材料2:配文稿】
A.10月28日晚,小語在家里認真地清洗著飯后的餐具。在此次學校要求的勞動實踐中,他選擇了日常生活勞動中常態(tài)化的任務。
B.你看!小語正擼著袖子,嫻熟地洗刷著餐具。他先將食物的殘渣倒入分類垃圾桶,在水槽里倒上清潔劑,用抹布清洗好餐具,然后用水再次沖刷,完了后再用干凈的抹布擦干。雖然這是小小的家務勞動,他還是認真細致地完成。
C.在此次學校要求的勞動實踐中,小語選擇了常態(tài)化的勞動活動——清洗餐具。勞動就是生活的常態(tài),我們應該主動分擔起家里、學校里、或是社會上的一些我們能做的事情,不僅貢獻自己的力量,對自身的成長也有很大幫助。寫下你的留言
留言1:七點半上早讀,八點半下晚自習,周六要上課,學生哪里來的時間做家務?
留言2:周一至周五每天打卡一次,打卡方式為提交一兩張照片,配一句文字說明……
有些學校的勞動教育僅停留在“拍照打卡”階段,反而增加了家長們的負擔。
(3)請你參考“資料夾”中【材料2】的內容,為“一次家務勞動實踐”中圖片選擇一則配文稿,并說明理由。
我選
(4)在“一次美食樂享活動”版塊,你發(fā)現這篇新聞稿畫線的內容不太妥當,請結合具體語句進行分析并修改。
①存在問題①:
我的修改:
②存在問題②:
我的修改:
(5)文章發(fā)布后,作為小編的你,在后臺收到兩條留言。請參考“回復小貼士”,選擇其中一條進行回復。回復小貼士
①考慮留言者的情緒。
②針對留言內容有效回復。
③提供合理建議。組卷:8引用:2難度:0.8
二、閱讀(56分)
-
2.請在下面橫線處填寫人名。
1936年,斯諾來到陜北采訪時,從毛澤東打滿補丁的衣服、①組卷:36引用:2難度:0.9
二、閱讀(56分)
-
7.閱讀下面兩個語段,完成后面的題目。
【甲】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選自酈道元《水經注?三峽》)【乙】 此石經始禹鑿①,河中漱廣②,夾岸崇深③,傾崖返捍④,巨石臨危,若墜復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鑿,而能入石?!毙旁?!其中水流交沖,素氣云浮,往來遙觀者,常若霧露沾人,窺深悸魄⑤。其水尚崩浪萬尋⑥,懸流千丈,渾洪赑怒⑦,鼓若山騰⑧,浚波⑨頹壘,迄于下口。方知慎子⑩下龍門,流浮竹,非駟馬之追也。
(選自酈道元《水經注?河水龍門》)【注釋】①經始:開始。禹:治水的大禹。②廣:開闊。③崇深:高深。④捍:捍衛(wèi)。⑤深:深處。悸:驚動。魄:心魂。⑥尋:古代八尺為一尋。⑦渾洪:水勢浩大。赑(bì):傳說中的一種動物,像龜。⑧鼓:鼓蕩。山騰:像山騰起。⑨浚波:大的波浪。⑩慎子:慎到,戰(zhàn)國時人,著有《慎子》,說:“河下龍門,其流,駛如竹箭,駟馬追之不及?!?br />(1)依據“襄”字意義的演變圖,為“至于夏水襄陵”的“襄”選擇正確的解釋
(2)下列對《三峽》《河水龍門》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沿溯阻絕”“哀轉久絕”中的“絕”含義不同,前者意為斷,后者意為消失。
B.甲文引用漁人歌謠,表達了景物帶給人們的感傷情緒,突出了秋天的凄涼冷落。
C.“信哉!”一句語氣強烈,寫出了作者對河水沖破巖石、具有非凡力量的驚嘆。
D.乙文畫波浪線句運用夸張、對比等手法,表現河水臨空瀉落、奔騰向前的氣勢。
(3)翻譯文中劃線的句子。
①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②巨石臨危,若墜復倚。
(4)兩文中的水有何共同特征?為了突出這一特征,兩個語段在寫水時都注重運用側面描寫,請從兩文中各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5)這兩篇文章需選入一個欄目,最有可能被選入的欄目是下面哪一項?請說明理由。
A.《國家寶藏》
B.《地理?中國》
C.《遠方的家》
D.《舌尖上的中國》組卷:24難度:0.5
三、寫作(40分)
-
8.作文。
“勞動促成長,文明潤校園”活動即將結束,為提高同學們對勞動的認識,學校文學社要出一期“在勞動中成長”的專刊,請你寫一篇文章投稿。你可以記敘一次自己的勞動經歷,也可以介紹一項自己的勞動技能,還可以表達自己對勞動的看法……
要求:(1)自擬題目;(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組卷:7引用:3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