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黑龍江省大慶實驗中學實驗二部高三(上)開學歷史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2小題,每小題1.5分,共48分)

  • 1.考古發(fā)現(xiàn)西周時期的一些異族貴族群體的墓葬同西周貴族墓葬相比,墓地在墓向、墓葬形制、葬式以及殉葬習俗等方面存在較多相似之處。這表明當時( ?。?/div>
    組卷:2引用:5難度:0.5
  • 2.戰(zhàn)國時期,包括秦在內的邊地逐漸繁榮,在郡下分設若干縣。一些諸侯國新稅制的推廣使得地方有了多余的財力擴充機構。這表明(  )
    組卷:23引用:7難度:0.6
  • 3.如表是先秦時期文獻的一些記載,其反映了這一時期(  )
    內容 文獻
    魯國大臣臧文仲聞六與蓼滅時說:“德之不建,民之無
    援,哀哉。”
    《左傳?文公五年》
    齊國大臣管仲答桓公道:“齊國百姓,公之本也。 《管子?霸形》
    虢國的火官嚚曰:“虢其亡乎!吾聞之:國將興,聽于
    民;將亡,聽于神?!?/td>
    《左傳?莊公三十二年》
    組卷:23引用:21難度:0.7
  • 4.古代中國的貴族政治以宗法血緣關系為基礎,通過層層分封,權力分散在各級貴族中,并世襲享有特權。因此,戰(zhàn)國時代魏國和楚國通過變法削弱世襲特權,秦國通過軍功爵制取消世卿世祿制度,強調軍功而淡化世襲身份。這些做法( ?。?/div>
    組卷:17引用:24難度:0.7
  • 5.漢代官秩僅六百石的十三州刺史,可監(jiān)督秩兩千石的郡守,秩僅千石的御史中丞可察官秩萬石之丞相;唐代官僅七品的察院長,可察尚書省。隋、唐時期監(jiān)察御史也稱巡按使主要掌分察州縣,還“分察尚書六司,糾其過失,及知太府司農(nóng)出納”。可見古代中國( ?。?/div>
    組卷:22引用:48難度:0.7
  • 6.二十四節(jié)氣指二十四時節(jié)和氣候,是中國古人依據(jù)黃河流域的氣候、物候建立起來的補充歷法。戰(zhàn)國末期《呂氏春秋》一書記載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個節(jié)氣名稱,兩漢時期二十四節(jié)氣完全確立并寫入歷法且沿用至今。這反映出中國古代( ?。?/div>
    組卷:32引用:40難度:0.9
  • 7.先秦至西漢前期,山東東部地區(qū)得“魚鹽之利”,總體上是商業(yè)活躍的地方。西漢中期以后,這一地區(qū)的商人活動開始步入低谷。這是由于西漢政府( ?。?/div>
    組卷:252引用:65難度:0.6
  • 8.孔子是無神論者,他曾說子不語怪力亂神。而董仲舒結合陰陽家學說創(chuàng)造性的提出:君權神授、天人感應等學說。這一變化反映了( ?。?/div>
    組卷:8引用:31難度:0.7
  • 9.魏晉期間,門閥政治形成以后,士族地主內部的高下序列,由于相互之間為各自利益的政治爭斗不斷,仍有升降,可以說門閥士族在相互斗爭中發(fā)展,而競爭使其在一定時期內的統(tǒng)治得以 維持。據(jù)此可知,門閥政治( ?。?/div>
    組卷:7引用:15難度:0.7
  • 10.漢武帝時期,發(fā)生災異時君主發(fā)表“罪己詔”成為一項制度。孝文帝是北魏首位下發(fā)“罪己詔”的皇帝,并先后五次頒發(fā)“罪己詔”檢討過失。孝文帝多次頒發(fā)“罪己詔”說明北魏( ?。?/div>
    組卷:24引用:27難度:0.6
  • 11.隋唐時期,御史與諫官相輔相成的監(jiān)察制度體系臻于完備。宋以后,諫官制度逐漸衰微,明清時期逐漸形成以御史與諫官制度合一的,以督察院為主體的單一監(jiān)察制度體系??梢姽糯O(jiān)察體系的演變( ?。?/div>
    組卷:10引用:64難度:0.6

二、解答題(共3小題,滿分52分)

  • 3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以下是卜正民教授領銜主編《哈佛中國史》(全六卷)的分卷書目:
    卷目 書名
    第一卷 早期中華帝國:秦與漢
    第二卷 分裂的帝國:南北朝
    第三卷 世界性的帝國:唐朝
    第四卷 儒家統(tǒng)治的時代:宋的轉型
    第五卷 掙扎的帝國:元與明
    第六卷 最后的中華帝國:大清
    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請選擇任一分卷,為該分卷寫一個內容簡介。(要求:史論結合,邏輯清晰,不少于200字。)
    組卷:5引用:12難度:0.5
  • 35.材料 章學誠(1738-1801),字實齋,清代史學家、思想家。他在深入反思宋明理學和乾嘉經(jīng)學(考據(jù)學)的基礎上提出“六經(jīng)皆史”說,進而在劉知幾“史才三長(史才、史學、史識)”之外明確提出了“史德”的概念。“何為史德?謂著書者之心術也。”史家的心術有兩類:一是史家心術之邪正,二是史家心術之修養(yǎng)程度。章學誠主張史家著史要盡量尊重客觀史實,不要隨心所欲地將主觀意圖摻雜其中。只要抱著這個態(tài)度去努力,即使還有不足之處,也可以稱得上有“著書者之心術”了,即具備了“史德”。他勸誡史家應當“氣平”“情正”,以理性來制約自己的感情,盡量避免“因事生感”,這樣才不至于“發(fā)為文辭,至于害義而違道”。他還主張“通六義比興之旨”來培養(yǎng)“心術”。章學誠的“史德”論受到梁啟超、胡適等人的肯定和贊揚。
    --據(jù)瞿林東《中國史學史教程》等(1)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章學誠“史德”論的主要內容。
    (2)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評章學誠的“史德”論。
    組卷:5引用:5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6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