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年廣東省茂名一中高一(上)期中歷史試卷

發(fā)布:2024/9/23 7:0:8

一、選擇題:本題共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距今7000年前的姜寨遺址中,各個墓葬隨葬品不多,差別也不大;到距今5000年左右的陶寺遺址,出現(xiàn)了宮殿、天文建筑及各種禮器,階級分化比較明顯,這說明陶寺文化( ?。?/h2>

    組卷:2引用:13難度:0.6
  • 2.新石器時代晚期,黃河中游的彩陶風格影響了山東、江漢平原等地;江浙地區(qū)風格的陶器廣泛出現(xiàn)在山東和湖北;長江中游風格的陶器出現(xiàn)在嶺南地區(qū)。這些現(xiàn)象反映出( ?。?/h2>

    組卷:9引用:4難度:0.6
  • 3.《韓非子?五蠹》篇指出,“強兵得先富國,而重農則是富國的根本途徑”。道家認為“我無事則民自富”,倡導讓百姓休養(yǎng)生息,自由發(fā)展社會經(jīng)濟。儒家則主張順應農時,在發(fā)展社會經(jīng)濟的同時兼顧民富。各學派的經(jīng)濟思想從本質反映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 ?。?/h2>

    組卷:33引用:9難度:0.5
  • 4.原始社會末期出現(xiàn)的玉石鉞,最初是一種農具,后來演變成為兵器,最后成為刑具。玉石鉞的功能變化反映了( ?。?/h2>

    組卷:5引用:7難度:0.6
  • 5.漢武帝從中央各機構中選拔了一批資歷較淺但有才能的官員,入宮侍從左右,參與決策形成一個稱為“中朝”或“內朝”的小團體,以丞相為首的原有政務機關則相對稱為“外朝”。漢武帝此舉( ?。?/h2>

    組卷:18引用:16難度:0.5
  • 6.《漢書?雋不疑傳》中寫有始元五年,京兆尹雋不疑以春秋經(jīng)義化解的一起疑案。天子與大將軍霍光聞而嘉之曰:“公卿大臣,當用經(jīng)術,明于大誼?!睗h代各種典籍中都有這類記載。由此可見(  )

    組卷:3引用:3難度:0.5
  • 菁優(yōu)網(wǎng)7.如圖為廣西貴港出土的漢代銅鏡,刻有銘文“子孫長宜”,有類似紋飾的漢代銅鏡在內蒙古察右后旗及云南玉溪等地都有出土,這可用于佐證漢代( ?。?/h2>

    組卷:1引用:10難度:0.6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共40分。

  • 2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欲觀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異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喪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諸侯之制……其旨則在納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團體。周公制作之本意,實在于此。
    ——王國維《殷周制度論》材料二 秦統(tǒng)一六國后,實行郡縣制,“分天下以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監(jiān)”,這里的“監(jiān)”是“掌監(jiān)郡”的“監(jiān)御史”。它隸屬于御史大夫,代表皇帝監(jiān)察地方官吏,使地方官不敢欺騙和違抗中央。
    漢初,郡國并行,各郡沒有設置監(jiān)御史這個官職,但中央派人監(jiān)察地方的作法繼承下來。
    到漢武帝時,在全國置十三州部,每州派刺史一人。刺史對上受中央御史中丞直接管轄,對下主要監(jiān)察郡守和強宗豪右,從其“周行郡國”可以看出,諸侯王也在督察之列。刺史以六條問事,形成“秩卑”“任重”的局面。作為中央派出的監(jiān)察官,雖不是地方官,由于能控制地方長官,因而極易越權。
    隨著東漢后期階級矛盾尖銳,刺史(州牧)的秩位提高、權限擴大,刺史可以督察轄區(qū)內一切朝廷命官,有選舉、劾奏之權,有權干預地方行政,又擁有領兵之權,事實上演變?yōu)榈胤降母呒壭姓L官。有的州牧、刺史甚至權位父子相襲,實際上成了割據(jù)一方的軍閥。
    ——摘編自安作璋、熊鐵基《秦漢官制史稿》(1)材料一中“封建子弟之制”指的是什么制度?該制度有哪些特征?
    (2)依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指出秦漢地方治理體系的變化,并分析變化的影響。

    組卷:2引用:2難度:0.5
  • 2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國古代人口變化情況表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萬戶) 南方占全國戶口數(shù)比例 人口(萬戶) 北方占全國戶口數(shù)比例
    西漢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摘編自葛劍雄等《中國人口史》材料二 漢朝長江流域仍是“江南卑濕……地廣人稀,飯稻羹魚,或火耕而水耨(鋤草的工具)”。漢以后長江流域的開發(fā)進程加快,至南朝后期沿贛江一帶已開發(fā)成重要的稻米產地。從東晉、南北朝到隋唐時期的幾百年間,北方戰(zhàn)亂頻繁,人口大量南徙,使南方人口明顯大增,移民紛紛轉向丘陵山區(qū)開荒種地,從而促進了長江流域山區(qū)的開發(fā)。
    ——摘編自李文瀾《唐代長江中游水患與生態(tài)環(huán)境諸問題的歷史啟示》(1)根據(jù)材料一,指出中國古代人口變化趨勢。
    (2)根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江南得到開發(fā)的原因和影響。

    組卷:2引用:5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