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年陜西省西安市蓮湖區(qū)益新中學八年級(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試卷

發(fā)布:2025/6/30 11:0:15

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正確,每題3分,共30分)

  • 1.超聲波指紋識別技術(shù)(簡稱SenseID)已越來越普遍地應用于手機解鎖,放大手指指紋局部,其表面是凹凸不平的,如圖是超聲指紋識別系統(tǒng),在A、B、C、D、E五個位置發(fā)射超聲波,遇到手指指紋超聲波被反射,從發(fā)射到接收的時間分別為7.2μs、7.18μs、7.2μs、7.16μs、7.2μs(1μs=10-6s),根據(jù)時間,可繪出該區(qū)域手指表面大致形狀可能是圖中的( ?。?/h2>

    組卷:98引用:3難度:0.6
  • 2.下列是估測初三學生的數(shù)據(jù),符合實際的是(  )

    組卷:23引用:1難度:0.7
  • 3.關(guān)于聲現(xiàn)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100引用:3難度:0.9
  • 4.關(guān)于聲現(xiàn)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h2>

    組卷:245引用:4難度:0.7
  • 5.如圖所示是宇航員在空間站生活和工作的場景。宇航員在空間站內(nèi)可直接對話,但王亞平在“太空授課”進行天地對話時,必須借助電子通訊設備才能進行通話,原因是( ?。?/h2>

    組卷:38引用:1難度:0.7
  • 6.現(xiàn)代年輕人很多喜歡用電動牙刷,它發(fā)出的超聲波能直達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下列沒有應用到超聲波的是(  )

    組卷:113引用:4難度:0.8
  • 7.如圖所示的四個實驗中,探究“聲音的響度與振幅有關(guān)系”的是( ?。?img alt src="https://img.jyeoo.net/quiz/images/202211/523/18242fb0.png"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組卷:670引用:8難度:0.6
  • 8.對于物理學習中涉及到的物理方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63引用:16難度:0.9
  • 9.如圖所示,一個同學輕敲桌子,另一個同學把耳朵貼在桌面上,這樣做的目的是( ?。?/h2>

    組卷:74引用:1難度:0.6
  • 10.下列措施中,能夠減慢蒸發(fā)的是( ?。?/h2>

    組卷:420引用:11難度:0.5

二、填空與作圖題(每空1分,作圖2分,共28分)

  • 11.體溫計是利用了液體的
    性質(zhì)來工作的,小明使用體溫計測量完體溫后的示數(shù)如圖所示,則小明此時的體溫為
    ℃。

    組卷:12引用:2難度:0.8
  • 12.人的發(fā)聲頻率范圍為85Hz~1100Hz,人的聽覺頻率范圍為20Hz~20000Hz.若一只昆蟲每分鐘拍翅600次,我們
     
    (“能”或“不能”)聽見昆蟲拍翅的聲音。我們把低于20Hz的聲音叫做
     

    組卷:66引用:4難度:0.9
  • 13.要想學好物理,就要注意
    ,這是進行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也是認識自然規(guī)律的重要途徑。

    組卷:22引用:3難度:0.8
  • 14.如圖所示,是市場上出售的一種網(wǎng)紅食品-分子冰激凌,其制作過程非常簡單,在冰激凌上倒入液氮,即可制成,且制成的分子冰激凌周圍“煙霧繚繞”。
    (1)標準大氣壓下,液態(tài)氮的沸點為-196℃,液氮倒在冰激凌上后會迅速
    (填寫物態(tài)變化名稱),同時
    (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使冰激凌中的水凝固成冰,制成冰激凌。
    (2)分子冰激凌周圍“煙霧繚繞”形成的原因是液氮可使周圍空氣溫度
    ,導致空氣中的水蒸氣

    組卷:95引用:2難度:0.8
  • 15.如圖所示,讀數(shù)時視線正確的是
    (選填“甲”“乙”或“丙”)。

    組卷:9引用:1難度:0.7
  • 16.生活中經(jīng)常用“高”“低”來形容聲音,如“女高音”“男低音”這兩個詞語中的“高”“低”描述的是聲音的
    ;“引吭高歌”“低聲細語”這兩個詞語中的“高”“低”描述的是聲音的

    組卷:55引用:4難度:0.7
  • 17.
     
     
    、
     
    是反映聲音特征的三個物理量,常將它們稱做聲音的三要素。

    組卷:27引用:1難度:0.7
  • 18.人耳聽覺頻率范圍是20Hz-
    Hz;在聲學中人們常用
    作為響度的單位。

    組卷:99引用:2難度:0.5
  • 19.根據(jù)圖1給出的某一聲音波形圖,請在圖2中作出響度是原來的一半、音調(diào)和音色都不變的聲音波形圖。

    組卷:747引用:22難度:0.8

三、實驗探究題

  • 20.為了探究聲音的三個特性,同學們用兩把大小完全一樣的鋼尺和塑料尺分別進行了以下操作,如圖所示:
    (1)將鋼尺一端緊壓在桌面邊緣,改變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撥動它,聽聲音,看現(xiàn)象,從而得出了聲音的
    與振動
    有關(guān)。
    (2)保持鋼尺伸出長度不變,用大小
    (“不同”或“相同”)的力撥動它伸出桌面的端部,聽聲音,看現(xiàn)象,從而得出了聲音的響度與
    有關(guān)。
    (3)把(2)步驟中的鋼尺換成塑料尺,其他操作相同,聽出了兩次聲音的
    不同。
    (4)以上探究方法叫
    ,下列研究問題的方法不是采用這種方法的是
    。
    A.用懸掛的乒乓球接觸正在發(fā)聲的音叉,乒乓球被彈開
    B.琴弦發(fā)出聲音的音調(diào)高低與琴弦長短、粗細、松緊的關(guān)系

    組卷:41引用:3難度:0.7
  • 21.如圖所示,是在學習“聲現(xiàn)象”一章中常見的幾個探究實驗:

    (1)如圖甲,把正在發(fā)聲的音叉靠近懸掛的靜止乒乓球,看到乒乓球被反復彈起。實驗現(xiàn)象說明:聲音是由物體
    產(chǎn)生的;乒乓球的作用是把音叉的振動轉(zhuǎn)變成
    的振動,便于觀察。
    (2)如圖乙,把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玻璃鐘罩內(nèi),逐漸抽出鐘罩內(nèi)的空氣,聽到的鈴聲明顯減小。進一步推理可以得出:
    。
    (3)如圖丙小明把伸出桌邊一端鋼尺的長度逐漸變短一些,用相同的力再撥動鋼尺,聲音的音調(diào)變
    (填“高”或“低”),如果鋼尺伸出桌面很長時,撥動鋼尺時,可能聽不到,此時鋼尺發(fā)出的是
    (選填“超聲波”、“次聲波”或“正常聲波”)。
    (4)如圖丁,拿一塑料片在木梳齒上劃過,一次慢,一次快,發(fā)現(xiàn)塑料片劃得越快,塑料片振動頻率越快,發(fā)出聲音的音調(diào)越
    (選填“高”或“低”)。

    組卷:71引用:2難度:0.8
  • 22.陳明同學住在豪華的鬧市中心,夜深了街道上車輛的喇叭聲、小販的叫賣聲仍不絕于耳,噪聲污染嚴重。陳明想制作一種防噪聲的耳罩,通過比較幾種材料(衣服、錫箔紙、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來選擇一種隔音性能好的材料做耳罩的填充物。
    (1)準備的實驗器材除了待檢測的材料外,還有音叉、機械鬧鐘。實驗中適合做聲源的是
     
    。
    (2)陳明將聲源放進鞋盒,在其四周塞滿待測填充材料。設計了以下A、B兩種實驗方案,你認為最佳的是
     
    方案。
    A.一邊聽聲音一邊向后退,直到聽不見聲音為止,比較此處距鞋盒的距離。
    B.站在距鞋盒一定的距離之處,比較所聽見聲音的響度。
    (3)實驗得到的結(jié)果如下表所示,則待測材料中隔音性能最好的是
     
    。
    檢測材料衣    服錫  箔  紙泡 沫 塑 料
    響    度較    響很   響
    距    離較    長
    (4)響度的單位是
     
    。
    (5)實驗中運用的物理方法有
     
    。

    組卷:13引用:1難度:0.5

四、綜合題

  • 23.潛艇靜止在馬里亞那海溝(世界上最深的海溝)的海面,向海溝發(fā)出超聲波,14.0s后接收到反射回來的回聲;若潛艇在海面上發(fā)出超聲波脈沖的同時,豎直向下做勻速直線運動,13.9s后接收到反射回來的回聲。已知超聲波在水中的速度是1500m/s。求:
    (1)潛艇靜止時超聲波到達海底所用時間;
    (2)馬里亞那海溝距海平面的深度;
    (3)當潛艇下潛接收到回聲時離馬里亞那海溝的距離;
    (4)潛艇下潛的速度?(保留小數(shù)點后一位數(shù))。

    組卷:32引用:1難度:0.7
  • 24.如圖所示火車在筆直的軌道上勻速行駛,在從山崖駛向一座長為1km的大橋的過程中,當火車頭在距離橋頭150m,距離山崖775m時鳴笛,鳴笛5s后火車頭到達橋頭,此時車頭的司機聽到來自山崖的回聲。到達橋頭后,火車又用50s完全通過了該大橋。
    (1)計算火車的速度;
    (2)聲音的速度;
    (3)火車的長度。

    組卷:1693引用:21難度:0.6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