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部編版五四制八年級上冊《第5課 國行公祭,為佑世界和平》2023年同步練習卷

發(fā)布:2024/9/30 6:0:3

一、選擇題

  • 1.下面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div>
    組卷:104難度:0.8

二、基礎知識

  • 2.給下列文段中加點的字注音。
    “國行公祭,法立典章。鑄茲寶鼎,祀我國
     
    ?!鼻秩A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
     
    紀念館集會廣場上,國家公祭鼎銘文向世人講述南京大屠殺史實,講述設立國家公祭日的初
     
    。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野蠻侵入南京,隨后制造了慘絕人
     
    的南京大屠殺慘案,30萬中國同胞慘遭殺
     
    。南京的歷史,人類的記憶。
    組卷:35引用:3難度:0.8

三、現代文閱讀

  • 7.請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
    國家公祭日,凝聚民族復興的力量      又到一年“12?13”國家公祭日。山河肅穆,草木含悲。中華門城墻上留下的彈孔依舊清晰可見,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里一件件實物記錄著歷史,凄厲的防空警報響徹南京上空。
          這是一個令無數人為之疼痛的日子,這是一段需要不斷被銘記的歷史。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野蠻攻入南京,在長達40多天慘絕人寰的大屠殺中,30萬同胞慘遭殺戮,人類文明史上留下了最黑暗的一頁。那段苦難深重的歷史,山河破碎的血淚、生靈涂炭的悲劇、滿目瘡痍的痛楚,鐫刻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內心深處,構成民族共同的記憶,每一次回想起來總是讓人痛徹心扉,每一次重溫之時總是讓人悲痛不已。
          昭昭前事,警惕后人。遠離戰(zhàn)爭的烽火,告別亡國滅種的危機,今日之中國已經成為一個具有保衛(wèi)人民和平生活堅強能力的偉大國家,中華民族任人宰割、飽受欺凌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沐浴于改革開放的春風,成長在社會主義中國的寬廣懷抱,今日之人民已經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轉變。前事不忘,后事之師,任何時候,唯有銘記歷史才能開創(chuàng)未來。國家公祭日設立5年來,以一段悲壯歷史的復原與定格表達當代人的深切緬懷,以國家名義的公祭儀式傳遞中國人不忘屈辱、守護和平的堅定信念。愛國情感的力量在匯聚,走和平發(fā)展道路的決心矢志不渝,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腳步鏗鏘有力。
    “我們?yōu)槟暇┐笸罋⑺离y者舉行公祭儀式,是要喚起每一個善良的人對和平的向往和堅守,而不是要延續(xù)仇恨?!绷暯娇倳浽诘谝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儀式上曾這樣宣示。歷史不會因時代變遷而改變,事實也不會因巧舌抵賴而消失。5年來,從紀錄片《二十二》的熱播,到《南京大屠殺檔案》正式列入《世界記憶名錄》,再到加拿大多倫多設立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紀念碑,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只有正義不被扭曲,和平才有可能實現”。和平猶如空氣和陽光,受益而不覺,失之則難存。今天,我們紀念死難同胞、銘記那段屈辱歷史,就是要讓更多人看到,中國珍惜和平、捍衛(wèi)和平、維護和平的決心和意志。
          落后就要挨打,發(fā)展才能自強,這是苦難歷史帶給中國的深刻教訓。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從“開除球籍”邊緣的奮起直追,到現代化建設“殺出一條血路”,40年改革開放帶來了“史詩般的進步”,迎來了民族復興更加光明的前景。在曾經被侵略者蹂躪的這塊土地上,在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的這塊土地上,中國創(chuàng)造了舉世矚目的發(fā)展奇跡,這何嘗不是對歷史最深沉的祭奠、對先輩最好的告慰?但歷史同樣啟示我們,要時刻保持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接近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但也要看到改革發(fā)展進入了新的歷史關頭,國際形勢和國內矛盾紛繁復雜,唯有激發(fā)“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奮斗精神,砥礪“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歷史擔當,才能筑就民族復興的坦途。
          每當一位幸存者離世,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照片墻上,就會有一盞燈熄滅,今年已經有20盞燈熄滅,劫后余生的幸存者已不足百人。但值得欣慰的是,國家公祭儀式上傳來的青少年朗誦聲慷慨激昂,無數人在“默哀一分鐘”中追古思今,一代代人把歷史銘刻在了內心深處。81年過去了,有些變化滄海桑田,而有些追求和夢想卻始終如一。
    (有刪改)(1)文章以“國家公祭日,凝聚民族復興的力量”為題,有什么好處?
    (2)請從修辭手法的角度賞析第一段中“山河肅穆,草木含悲”這句話的表達效果。
    (3)仔細閱讀全文,說說設立國家公祭日的重要意義是什么。
    (4)如何理解文章結尾“81年過去了,有些變化滄海桑田,而有些追求和夢想卻始終如一”這句話的含意?
    組卷:42引用:3難度:0.6
  • 8.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正義的邊界
    鮑鵬山
       ①孔子不提倡以德報怨,因為這樣就等于取消了道德。但他也反對以怨報怨,因為這樣我們就會墮落得與對方一樣,所以,孔子的觀點是以直報怨一一以公正來對待無良之人。
          ②可見,孔子既反對我們對壞人無原則的濫好,也反對我們對壞人無約束的報復。
          ③孔子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話:“人而不仁,疾之己甚,亂也?!保ā墩撜Z?泰伯》)對不仁的人,恨得太過分,是禍亂一一我們可以理解為:天下的很多禍亂,是由絕對道德主義者惹出來的。
          ④用不道德的手段去推行道德,就如同抱薪救火;用不道德的手段去懲罰不道德,又如同以暴易暴。
          ⑤舉一個例子,53歲的山東省威海市退休女教師李建華遭遇入室搶劫,她在身中數刀的情況下與搶劫者斗智斗勇,最終,那個19歲的搶劫者精神崩潰、癱倒在地,而李建華則撥打了 120急救電話,讓他得到及時救治。
          ⑥這是很感人的事件。李建華老師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刻,體現了人性的高貴和美好。但是,在媒體報道這件事后,卻出現了爭論,有不少人認為,對這樣的歹徒,根本不需要同情和幫助。
          ⑦一個網友在網上的留言是:“假如我碰到這樣的歹徒,我要扒了他的皮,抽了他的筋,吃了他的肉,砸了他的骨,吸了他的髓!”這種極其殘暴的心態(tài),使我毛骨悚然,從不在網上留言的我,忍不住留了一句話:“你更像歹徒?。 ?br />      ⑧孔子做了魯國大司寇,攝行相事,堅決推行“墮三都”,他的學生子路被魯國執(zhí)政季桓子任命為家臣,負責具體執(zhí)行??梢哉f,墮三都的成敗,關乎孔子在魯國的政治生命。但在這樣的關鍵時刻,孔子的另一個學生公伯寮,竟然對季氏說子路的壞話,導致子路丟了職務,對墮三都的失敗,以及孔子最終離魯出走都負有相當大的責任。
          ⑨這樣一個學生,后人把他稱之為“圣門蟊塍”,意思是孔子門下的害蟲。當時,魯國的一個叫子服景伯的,對孔子說:“你的這個學生實在太不像話了,如果你允許的話,我有力量殺了他,讓他暴尸大街?!?br />      ⑩孔子說:“如果我的道能夠行得通,那是命;如果我的道行不通,那也是命。公伯寮能把我的命怎么樣呢?”(《論語?憲問》)孔子斷然拒絕子服景伯的殺人建議。
    ?公伯寮不好。但是,假如我們用殺掉他的方法來對待這樣的人,我們就更不好了。用極端的手段來清除異己,還有比這更壞的行為和更壞的人嗎?
    ?為什么孔子不贊成人們用極端方式來履行道德?為什么孔子反對用極端的手段來實現正義、維護道德?因為一切極端手段必定隱含著對某種價值的破壞。而且,極端手段所蘊含的破壞性,往往指向更原始、更基本的價值。
    ?正義,是有邊界的。
    (選自《讀者》2018年09期)
    【注】墮三都:指春秋時期魯國孔子執(zhí)政,毀壞三桓(魯國公族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的私邑事件。墮(huī),通“隳”,毀壞。
    (1)文章的中心論點是什么?全文是怎樣圍繞中心論點展開論述的?
    (2)文章第⑦段,作者認為網友“更像歹徒”,這是為什么?請結合全文分析。
    (3)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對不仁的人,恨得太過分,就是禍亂。因為天下的禍亂就是由絕對道德主義惹出來的。
    B.李建華老師在特殊的時刻撥打電話救歹徒,雖然表現了人性的高貴和美好,但是也縱容了壞人。
    C.孔子的學生公伯寮對季氏進讒言的行徑遭到當時人們及后人的唾聲,以至有人意欲殺之而后快。
    D.孔子拒絕子服景殺公伯寮,他認為“道”能否行得通。取決于“命”。這完全是宿命論思想的體現。
    組卷:286引用:5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6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