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北京二中七年級(上)期末歷史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的選項,每小題1分,共45分)

  • 1.以下是北京人遺址的考古發(fā)掘情況簡表,據(jù)此得出的合理結論是( ?。?
    人類化石200余件,分屬40多個個體 5個灰燼層及大量動物燒骨
    動物化石100多種 石器10多萬件

    組卷:128引用:16難度:0.8
  • 2.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一種文化,因1921年首先在河南澠池仰韶村發(fā)現(xiàn)而得名。距今約7000-5000年,分布在陜西、河南、山西等地區(qū),并分為不同的文化類型。下列哪一文化遺址最可能是考古學家研究仰韶文化類型的對象( ?。?/h2>

    組卷:241引用:37難度:0.7
  • 3.某校舉辦“百件文物講述浙江故事”圖片展,如圖為“河姆渡文化豬紋陶缽”文物介紹。據(jù)此推測(  )
    ①該文物出土于黃河中游地區(qū)
    ②河姆渡居民已開始了家畜飼養(yǎng)
    ③該文物是舊石器時代的器物
    ④河姆渡居民已經(jīng)能夠燒制陶器
    菁優(yōu)網(wǎng)

    組卷:431引用:33難度:0.6
  • 菁優(yōu)網(wǎng)4.如圖為距今5300年的牙雕蠶,出土于河南鄭州。該遺址不遠處還出土了同時期的絲帛。專家推測此遺址為黃帝時代的都邑。據(jù)此可知( ?。?/h2>

    組卷:45引用:13難度:0.8
  • 5.下面對西周分封制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目的是為穩(wěn)定周初的政治形勢,鞏固疆土
    ②周王將宗親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們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權力,建立諸侯國
    ③受封諸侯要向周王進獻貢物,并服從周王調(diào)兵,還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內(nèi)進行再分封
    ④西周通過分封建立了嚴格的等級制度,加強了對全國的統(tǒng)治

    組卷:23引用:3難度:0.9
  • 6.殷墟出土的文物對人們識別甲骨文提供了一些幫助。通過以下示意圖,我們可以看出(  )
    菁優(yōu)網(wǎng)

    組卷:86引用:16難度:0.7
  • 7.據(jù)史書記載,西周初年的諸侯國有800多個,春秋初年還剩下170多個,到了戰(zhàn)國之初只有十幾個了。這個現(xiàn)象反映了我國歷史發(fā)展的趨勢是(  )

    組卷:35引用:48難度:0.5
  • 8.“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服,獲楚、魏之師,舉地千里,至今治強?!边@段材料指的是商鞅變法的(  )

    組卷:29引用:4難度:0.8
  • 9.老子認為: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這些主張?zhí)N含的思想是( ?。?/h2>

    組卷:21引用:8難度:0.6
  • 10.一位同學在分析“百家爭鳴”影響時制作了下表。表中內(nèi)容反映出“百家爭鳴”(  )
     百家爭鳴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儒家  仁義禮智信;民為邦本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
     墨家 “兼愛”,愛無差別等級
     法家 “尚法”,依法治國

    組卷:300引用:54難度:0.8
  • 11.時序是歷史學科的基礎,它串起了人類從古至今的發(fā)展歷程。下列關于秦漢時期重大歷史事件的時間軸,空白處應填寫的是( ?。?br />菁優(yōu)網(wǎng)

    組卷:45引用:5難度:0.7
  • 12.對如圖示意圖解讀正確的是( ?。?br />菁優(yōu)網(wǎng)

    組卷:199引用:33難度:0.9
  • 13.某歷史興趣小組在課外探究活動中收集到以下歷史典故。這些典故反映的史實是( ?。?br />
    歷史典故 出處
    揭竿而起 “將數(shù)百之眾,轉而攻秦;斬木為兵,揭竿為旗。”——《過秦論》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史記?陳涉世家》

    組卷:61引用:14難度:0.7
  • 14.某同學搜集了成語“鴻門謝罪、四面楚歌、霸王別姬”,請你為這些成語確定一個主題,應選擇(  )

    組卷:163引用:7難度:0.6
  • 15.公元前202年,漢朝建立,這一時間也可表述為( ?。?/h2>

    組卷:37引用:21難度:0.9
  • 16.據(jù)史書記載,西漢建立之初,到處是殘破荒涼的景色,皇帝的馬車配不齊毛色相同的四匹馬,有些將相出行只能乘牛車。為改變這種局面,穩(wěn)定社會局勢,漢高祖劉邦采取的政策是(  )

    組卷:31引用:5難度:0.7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3道小題,共25分)

  • 47.絲綢之路是溝通古代東西方的橋梁,傳遞著物質(zhì)和文化,鐫刻下歷史和永恒。
    材料一:
    菁優(yōu)網(wǎng)
    (1)依據(jù)所學,說出上面《絲綢之路示意圖》中A處的名稱。
    (2)公元前60年,西漢朝廷設置B
     
    ,作為管理西域的最高長官。標志著西域正式歸屬中央政權,其管轄范圍包括今C
     
    及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的廣大地區(qū)。
    材料二:①絲綢、葡萄、核桃、石榴、苜蓿、漆器、鐵器、良種馬通過絲綢之路在西域和中原之間進行貿(mào)易交流。
    ②166年,大秦國王安敦遣使?jié)h朝,向漢桓帝贈送象牙、犀角等禮物。
    ③佛教、伊斯蘭教及阿拉伯的天文、歷法、醫(yī)藥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國。
    (3)將材料二的史實與以下觀點相對應。(填寫序號)
     
    A:絲綢之路增進了國家間的政治往來
     
    B:絲綢之路促進了經(jīng)濟交流
     
    C:絲綢之路促進了文化交往
    (4)依據(jù)材料二,完成下面的表格。(填寫內(nèi)容從材料二①中選擇)
    物品
    中原傳到西域 A
     
    (填寫文字,寫出一項即可)
    西域傳入中原 B
     
    (填寫文字,寫出一項即可)

    組卷:14引用:1難度:0.4
  • 48.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在歷史的長河中孕育了許多科技文化智慧,這些成就對中國乃至世界文明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
    材料一:
    菁優(yōu)網(wǎng) 西漢時期,人們已懂得造紙的基本方法,東漢時,宦官①
     
    改進造紙術,因原料易找、價格低廉,易于推廣,成為廣泛書寫材料,便利了典籍流傳,為書法藝術發(fā)展提供物質(zhì)條件。世界各國的造紙術大都是從中國輾轉傳過去的,是中國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之一。
    一-摘自統(tǒng)編教材《中國歷史七上》
    (1)結合所學,寫出①對應的人物名稱;根據(jù)材料一,寫出你對“造紙術是中國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的理解。
    材料二:祖沖之定出圓周率密值為355/113,已被日本數(shù)學史家三上義夫稱為“祖率”,領先世界一千多年。為此,莫斯科大學為祖沖之塑了銅像,美國吉利斯皮(C.C.Gillispie)《科學家大辭典》為他立了傳,國際天文學聯(lián)合會將第1888號小行星和月面上的一個環(huán)形山用祖沖之命了名,全世界公認祖沖之是一位科學家。
    ——嚴敦杰《祖沖之科學著作校釋》材料三: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六年(公元462年),著名數(shù)學家、天文歷算學家祖沖之在總結前人經(jīng)驗的基礎上,經(jīng)過自己的實際測量和精確運算,編制了一部歷法,其最大創(chuàng)造性表現(xiàn)在將東晉虞喜發(fā)現(xiàn)的歲差現(xiàn)象引入了歷法計算之中。
    ——《中華文明史》馮國超(2)根據(jù)材料二、三并結合所學,說一說祖沖之在數(shù)學和天文歷法領域取得的突出成就。
    材料四:
    序號 成就 人物 內(nèi)容
    《史記》 司馬遷 記敘傳說中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約3000年的歷史
    《傷寒雜病論》 張仲景 總結各種疾病的癥候,提出辨癥施治、“治未病”理論。
    《蘭亭集序》 王羲之 稱其書法為古今之冠,所作楷、行、草尤為精湛,行書、楷書擺脫了以往隸、篆的痕跡。
    《齊民要術》 賈思勰 總結北方農(nóng)林牧副漁的生產(chǎn)技術和經(jīng)驗,強調(diào)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要遵循自然規(guī)律,提倡以農(nóng)為本的務實精神。
    (3)依據(jù)材料四表格的內(nèi)容,一一對應下列觀點(只填寫序號)
    A:對后世農(nóng)學的發(fā)展具有深遠影響,在世界農(nóng)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B:筆勢“飄若浮云,矯若驚龍”,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
    C:中國古代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魯迅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D:發(fā)展了中醫(yī)學的理論和治療方法。

    組卷:34引用:1難度:0.3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6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