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福建省福州十八中九年級(上)月考語文試卷(12月份)
發(fā)布:2024/7/19 8:0:9
一、積累與運用(20分)
-
1.根據(jù)語境,補寫空格中的古詩文名句。
品讀優(yōu)秀詩文,就是讀人生歲月。在歐陽修的“(1)
品讀優(yōu)秀詩文,也是讀人生際遇。它是身處逆境時的樂觀曠達:劉禹錫懷遭貶二十余年,卻仍發(fā)出“(6)組卷:7引用:1難度:0.5 -
2.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閩劇、評話、呎藝,包粽子、點雄黃、插艾草……端午假期,一系列豐富多彩的非遺大餐輪番上演,改造了福州市民假期文化生活。三坊七巷水榭戲臺絲竹聲動,演出中,演員們或娉① (A.pìnB.pīng)婷裊娜,或峭拔矯健,他們結(jié)合劇情,輕移蓮步,來到觀眾席,讓觀眾近距離感受“念白抑揚含頓挫,唱腔委婉透激昂”的戲曲魅力。優(yōu)美的唱腔、靈動飄逸的姿態(tài),與古意盎然的戲臺、雕梁畫棟的古厝相融合,真可謂甲 (A.相得益彰B.相輔相成)。它還讓觀眾產(chǎn)生了奇妙的穿越感,也rú② (A.孺B.濡)養(yǎng)了現(xiàn)代人的精神生活。
劃龍舟是端午的重頭戲。如何讓龍舟文化展示傳統(tǒng)魅力,市非遺展示館的龍舟文化展為人們提供了路徑。展廳內(nèi),古老的龍舟頭、繽紛的柳葉槳、質(zhì)樸的造舟工具、微縮的龍舟模型等展品乙 (A.活靈活現(xiàn)B.精巧靈動),這些都是福州非遺瑰寶。
“福州燦若繁星的非遺瑰寶,是融入榕城兒女血脈的文化印記,是閩都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敝氖穼<?、閩都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林山表示,丙 ,更需要與時俱進、守正創(chuàng)新,才能讓非遺代代守護、薪火相傳。
(1)根據(jù)拼音為①處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為②處選擇正確的漢字。(只填序號)
①處
②處
(2)從括號中選擇符合語境的詞語分別填入甲、乙兩處。(只填序號)
甲
乙
(3)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請寫出修改后的句子。
(4)將下列四個句子依次填入文章丙處,排序最恰當?shù)囊豁検?
①打造閩都文化國際品牌
②是打造閩都文化國際品牌的重要途徑和必然選擇
③提高福州非遺傳承發(fā)展水平
④必須堅持閩都文化的個性和特質(zhì)
A.③①②④
B.②①③④
C.③②①④
D.②③①④組卷:3引用:1難度:0.7
二、閱讀(70分)
-
3.閱讀下列宋詞,完成問題。
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
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1)對《水調(diào)歌頭》的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A.這是一首中秋借月抒情的佳作。作者于中秋賞月,歡飲達旦,在醉意朦朧中寫下此詞,抒發(fā)了人生感慨和懷念親人的深情。
B.這首詞有“我欲乘風歸去”的遐想,表現(xiàn)出作者遺世獨立的一面,又有“高處不勝寒”的畏懼,表現(xiàn)出安于世俗的愿望。
C.“此事古難全”一句中的“此事”指“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兩句表達了與親人共賞人間美景的心愿,體現(xiàn)了詩人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D.全詞想象新奇,境界開闊,融幻想與現(xiàn)實于一體,既有飄逸邈遠的意境,又有耐人尋味的理趣,富有浪漫主義色彩。
(2)杜甫《月夜憶舍弟》與本詞都是借月懷親的名篇,這兩首在表達的情感上有何不同?組卷:23引用:1難度:0.5
二、閱讀(70分)
-
8.同學們對《水滸傳》進行梳理與探究,以下是其中一個梳理表,請你聯(lián)系整本書參與探究。
章回 刺配人物 刺配原因 刺配地點 刺配后反應 第8回 林沖 ② 滄州牢房 感謝孫孔目維持,與張教頭告別,欲讓妻子改嫁 第27回 ① 替兄報仇,斗殺西門慶、潘金蓮 孟州牢城 和兩個公人在刺配路上買酒買肉吃 第36回 宋江 ③ 江州牢城 灑淚拜辭父親,囑托兄弟照顧父親 第62回 盧俊義 被都管李固首告私通梁山“賊寇” 沙門島 本想明日上路,但忍氣吞聲又不得不立刻走動 探究結(jié)論
結(jié)論1:刺配是古代一種在犯人面部刺字且發(fā)配邊遠地區(qū)的刑罰,《水滸傳》中不同的人刺配原因各不相同。請按照相應序號填寫。①
結(jié)論2:從面對刺配的不同反應能看出人物的不同性格(寫出兩位人物的性格),如④
結(jié)論3:“刺配”是貫穿全文的線索,是聯(lián)系各個情節(jié)的紐帶,推動整個故事的發(fā)展。有些人物在刺配路上無法忍受或多次遇到暗算而被迫走上梁山。所以“刺配”這一情節(jié)對《水滸傳》全書的主題表現(xiàn)有何作用?⑤組卷:13引用:1難度:0.8
三、作文(60分)
-
9.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寫作。
2022年4月17日,上天摘星星的神舟十三號航天員們回家了。在他們身后,還有許許多多摘星星的人——他們是各行各業(yè)的頂尖人才,懷揣著共同的星空夢,把全人類幾千年積累的科技成果變成了一場尋夢太空的旅程,推動了航天事業(yè)的進步,也讓很多夢想摘星星的孩子相信:夢想可以成真,好奇心可以改變世界。這份相信的力量,就是他們?yōu)榻裉斓暮⒆觽冋碌摹靶切恰薄?br /> 上述材料給了你什么聯(lián)想與感悟?請以“摘星”為標題,寫一篇文章,激勵奮斗在逐夢路上的學子們。
要求:(1)自定文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2)不得泄露個人信息;(3)不少于600字。組卷:1引用:1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