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陜西省咸陽市西北農林科大附中高一(下)期末歷史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的選項)
-
1.北宋時期,江浙和四川成為全國絲織業(yè)的中心。河南、河北、江西生產的瓷器大量運銷國外。蘇皖地區(qū)金、銀、銅、鐵、鉛、煤的開采冶煉規(guī)模相當大。據(jù)此可知,宋代( )
組卷:22引用:26難度:0.7 -
2.《明史?食貨志》記載:“總括一州縣之賦役,量地計丁,丁糧畢輸于官,一歲之役,官為僉募。力差,則計其工食之費,量為增減;銀差,則計其繳納之費,加以增耗。凡額辦、派辦……悉并為一條,皆計畝征銀?!睂Υ死斫庹_的是( )
組卷:17引用:7難度:0.7 -
3.法國史學家阿爾德伯特等人認為,16世紀大量黃金白銀流入西班牙,“與葡萄牙相比,西班牙更有利于在17世紀成為經濟中心”,然而它錯過了機會,西班牙的黃金被投到歐洲其他地方,促進了英國、法國、荷蘭工業(yè)的發(fā)展,西北歐成為經濟中心。對上述觀點的理解較為合理的是( ?。?/h2>
組卷:70引用:66難度:0.7 -
4.19世紀80年代德國逐步建立起全國性的疾病、失業(yè)、養(yǎng)老保險等體制,俾斯麥因此被稱為歐洲社會福利計劃的奠基人。這客觀上反映了當時德國( )
組卷:21引用:8難度:0.5 -
5.1874年《捷報》記載:(廣東)機器動力代替手工操作,使人們在幻想中覺得惡果很多,這是主要的反對理由……第二理由是因為男女在同一廠房里做工,有傷風化。第三……是工匠操縱機器,技藝不純熟,容易傷人。又說高煙囪有傷風水。材料表明( )
組卷:11引用:14難度:0.7 -
6.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的中國市場已到了“無貨不美,有美皆備”的地步。據(jù)統(tǒng)計,上海、天津各大公司的美貨已分別占到全部貨物的50%以上。下列與此現(xiàn)象無關的是( )
組卷:3引用:4難度:0.6 -
7.20世紀中國曾出現(xiàn)兩次工業(yè)向西部內陸地區(qū)遷移的現(xiàn)象,一次在30年代中后期,一次是60年代后。這兩次( ?。?/h2>
組卷:3引用:10難度:0.7 -
8.改革開放初期的廣東有一個說法:遇到綠燈往前走,看到黃燈趕緊走,碰上紅燈繞著走。但1992年他們說:北京送來了更通暢的綠燈。“更通暢的綠燈”是指( ?。?/h2>
組卷:8引用:9難度:0.7 -
9.旗袍泛指旗人穿的長袍。清軍入關,統(tǒng)治者力圖用滿族服飾來同化漢人……20世紀20年代,旗袍在吸收西洋服裝樣式不斷改良,進入千家萬戶……20世紀50年代末旗袍作為“資產階級生活方式”的代表逐漸淡出了人們的生活……1984年,旗袍被國務院指定為女性外交人員禮服。材料中旗袍的演變( ?。?/h2>
組卷:6引用:8難度:0.6
二、非選擇題(共50分)
-
2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工業(yè)化的速度首先決定于重工業(yè)的發(fā)展,因此我們必須以發(fā)展重工業(yè)為大規(guī)模建設的重點。在“邊打、邊穩(wěn)、邊建”的方針下,就要求我們集中力量而不是分散力量去進行基本建設,要求我們以有限的資金和建設力量,首先保證重工業(yè)和國防工業(yè)的基本建設,特別是確保那些對國家起決定作用的,能迅速增強國家工業(yè)基礎與國防力量的主要工程的完成。我們必須在五年內基本上完成鞍鋼等大工業(yè)基地的建設,并開始新的工業(yè)基地的建設,以此來發(fā)展我國的五金、燃料、機械、電力工業(yè)與國防工業(yè),使1957年的工業(yè)生產比1952年提高一倍到二倍半。
--摘編自《中共中央關于編制一九五三年計劃及五年建設計劃綱要的指示》材料二:1998-2000年私營、國有和外資工業(yè)企業(yè)的工業(yè)產值比較表年份 私營企業(yè) 國有企業(yè) 外資企業(yè) 數(shù)值
(億元)比重
(%)數(shù)值
(億元)比重
(%)數(shù)值
(億元)比重
(%)1998 2083 3.90 33621 62.90 17750 33.21 1999 3245 5.62 35571 61.57 18954 32.81 2000 5520 7.94 40554 58.32 23465 33.74
(2)根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這三類工業(yè)企業(yè)的產值變化趨勢并說明原因。組卷:12引用:5難度:0.5 -
2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李斯上奏,建議秦始皇采取強硬措施)“非秦紀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入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若欲有學法令,以吏為師?!鼻厥蓟什杉{了李斯的建議,“下焚書之命,行偶語之刑”,從而造成了中國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戰(zhàn)國時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學術空氣被窒息,廣袤的思想原野上,萬馬齊喑。
——摘編自張岱年、方克立主編《中國文化概論》材料二 春秋大一統(tǒng)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統(tǒng)一,法制數(shù)變,下不知所守。臣愚認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邪辟之說滅患,然后統(tǒng)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
——摘編自董仲舒《春秋繁露》材料三 后代的人們,由其現(xiàn)實的利益和要求出發(fā),各取所需,或夸揚其(孔子)保守的方面,或強調其合理的因素,來重新解說、建造和評價他們,以服務于當時階級的、時代的需要。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
——摘編自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材料四 如果一種思想成為擁有權力的意識形態(tài)而籠罩一切,這時,會有一些空洞的套話反復,這些話語不僅會常常寫在書里而且會成為背誦的教條,甚至當作生活的金科玉律。我曾經相當注意明代和清朝初期,皇權運用普遍主義的真理觀念對思想的壟斷和遏制。
——摘編自葛兆光《中國思想史導論?思想史的寫法》(1)根據(jù)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別概括秦始皇和漢武帝加強思想統(tǒng)治的措施及其產生的影響。
(2)根據(jù)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概述“朱熹的孔子”的含義。
(3)根據(jù)材料四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明清之際中國思想界存在的問題,概括這一時期儒學的新發(fā)展。組卷:2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