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江蘇省南通市啟東市長江中學八年級(下)月考語文試卷(3月份)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基礎知識及運用。(35分)
-
1.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問題。
在歷史的長河里,南通人素有“通天下”的háo mài、“闖第一”的氣質(zhì)。張謇先生就是一個標桿,他是艱難跋涉、 A (披荊斬棘/金戈鐵馬)的開拓者,更是一塊鐫刻在南通和近代中國社會的豐碑! B隨著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的建成通車,南通不僅迎來一個黃金年代,而且增加了一個過江通道。張謇后人再當先,傳奇的故事正在南通上演,美麗的篇章正由新時代的南通人pǔ xiě。
(1)根據(jù)拼音用正楷(或行楷)寫出相應的漢字。
①háo mài
②pǔ xiě
(2)結(jié)合語境,從括號內(nèi)選擇恰當?shù)亩陶Z填在A處。
A處應填:
(3)B處畫線句有語病,請寫出修改意見。組卷:28引用:4難度:0.8 -
2.為了探究古詩詞蘊含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精神,八年級(3)班開展了“古詩苑漫步”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參與進來。
(1)下面各項詩句中,詩人的志向和情懷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A.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
B.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
C.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
D.壯心未與年俱老,死去猶能作鬼雄。(陸游)
(2)意象是詩歌鑒賞中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審美元素。了解詩歌中意象的特殊寓意,是讀懂作品和把握作者情感的關鍵。找出下面詩句中蘊含相同寓意和情感的意象,并說說它蘊含了怎樣的情感。
①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
②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李白)
③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王灣)
④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李白)
(3)在小組學習交流結(jié)束后,老師要求同學們研讀下面四句詩,并據(jù)此寫一段對李白其人的評價文字。(不超過40字)
①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行路難》)
②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③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夢游天姥吟留別》)
④松柏本孤直,難為桃李艷。(《古風十二》)組卷:4引用:1難度:0.5 -
3.閱讀下列文段,回答問題。
??A雙手抱頭,陷入沉思之中。他的一生,從童年時代一直到現(xiàn)在,一幕幕地在他眼前閃過。他這二十四年生活得怎么樣?好呢,還是不好?他一年又一年的回顧,像一個鐵面無私的法官檢查自己的一生。結(jié)果他十分滿意,他這輩子過得挺不錯。當然,由于愚蠢,由于年輕,更多的是由于無知,也犯了不少錯誤。但最主要的一點是,在火熱的斗爭年代,他沒有睡大覺,在奪取政權的殘酷搏斗中找到了自己的崗位,而且在革命的紅旗上,也有他的幾滴鮮血。
(1)文段選自小說《
(2)A與唐僧在某些方面有著驚人的相似,閃耀著人性的光輝。請你對此發(fā)表簡要的看法。
(3)文段中A認為“這輩子過得挺不錯”。實際上,當你讀完這本書,你會發(fā)現(xiàn)他的一生與唐僧西天取經(jīng)一樣充滿了坎坷與磨難。請寫出他們各自遭受的一次磨難,要求語言簡潔順暢。組卷:7引用:1難度:0.5
二、閱讀理解。(50分)
-
8.閱讀下面的文學類文本,完成各題。
大美田園
王本道
①千百年來,“田園”這兩個字,在國人的思想情感與文化積淀中有著特殊的意蘊。雖然自幼在城里長大,但自打脫離童稚后,無論何時何地,只要乘車駛離市區(qū),眼前出現(xiàn)坦蕩開闊的原野,寧靜曠達的村落,裊裊升空的炊煙,我的心總會沉入一場迷離縹緲的夢境。對田園的眷戀,已經(jīng)深入我的骨髓。
②今年入夏以來,我約了三兩好友,利用休息日出離市區(qū),每天踏著晨光,映著朝霞,在遼寧盤錦水鄉(xiāng)徜徉。這里一馬平川,坦蕩如砥,河流交錯如織。在稻田間的阡陌穿行,清風徐來,水波澹蕩,周遭世界綠得無拘無束,飛揚灑脫,一縷縷甜絲絲的清香在微風吹拂下掠過鼻翼。那是正在生長的莊稼的芬芳,草木的芬芳,并夾帶著泥土的芬芳,田園歲月的純凈與醇厚,是這些氣息的混合;田水清清,粉蝶紛飛,陽光渾樸天真,稻秧恣意茁長。雖然還沒有到水稻揚花的季節(jié),但可以想象出一束束稻穗上那朵朵乳白色小花的淡雅,它在農(nóng)民的心里有種淳樸的香甜。雖然是綠肥紅瘦的盛夏,但是原野上卻不乏有高低錯落的野花,鮮紅、橘紅、粉紅、淡紫、潔白,星星點點,纏纏綿綿,與天邊稀疏的云朵連成了一片。身旁的溝渠里,田水在嘩嘩地流淌,時而有青蛙呱呱的叫聲傳來,這情景很容易讓人想到以往在電影里或圖畫上看到的江南水鄉(xiāng):一位農(nóng)人頭戴斗笠,手牽一頭水牛徐徐而行,稻田中倒映著老人和水牛移動的身影,姍姍可愛。據(jù)唐人《云仙雜記》記載:“淵明嘗聞田水聲、倚仗久聽,嘆曰:‘秫稻已秀。翠色染人,時剖胸襟,一洗荊棘,此水過吾師丈人矣?!倍犓麂?,滿目翠色瑩瑩,令他身心頓爽。
③中國人從古至今都打著深厚的田園情結(jié)。無論是“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還是“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都無疑是一種高雅的精神享受,一種理想生存方式的詩意表現(xiàn)。具有共同文化傳統(tǒng)的人們都有共同的生存態(tài)度。即便離開故土,但其心靈深處依然有一種執(zhí)拗的田園情結(jié)。人們?nèi)缇鞈倌赣H一樣地眷戀田園,不僅僅因為那是自己的家園,那里有自己的親人,還因那里有著熟悉的青山秀水,有彌漫著莊稼成熟氣味的田壟。田園承載著記憶,承載著鄉(xiāng)愁。滋養(yǎng)著人們的精神之根,是血脈和心靈的安住之所。
④臨近中午,我們走出水光瀲滟、一碧萬頃的田疇,進入一片蘆蕩之中。此時,天空煥發(fā)出這個季節(jié)愜意的火熱和光輝。放眼四顧,稠密的蘆葦,連綿在天地之間。走在蘆蕩的小徑上,葦葉蔥蘢,宛如青紗織成的帳幔;清風吹拂,蘆稈搖曳,發(fā)出的沙沙聲伴著潺潺的水聲,合成一支美妙動聽的樂曲。我們置身其中,只能看見頭頂?shù)囊痪€藍天。行進之中,蘆蕩深處不斷“撲棱棱”地飛出一只只大鳥,朋友告訴我說,眼前飛起又旋即隱沒的是白鷺,而那直翔云天的蘆鷹……“東風染盡三千頃,白鷺飛來無處?!?,詩人描繪田園風光的詩句真的是浮動著顏色呢!
⑤我暗忖,無論是陶淵明、孟浩然等古代的田園詩人,抑或是當今世界的后來人,憧憬田園之美歷來是人類共同的精神追求。這是一種對拜物的、浮躁的、急功近利的生活態(tài)度的否定,對那種真正人性的、樸素的、自然的人生理想的呼喚。從這個意義上說,田園不僅可以“養(yǎng)目”,更可以“洗心”“養(yǎng)心”。
⑥正午過后,我們離開水鄉(xiāng)。夏日的碧眼在嫣然的云朵間笑意盈盈,陽光在無垠的天地間迷離閃爍。此時,我心中長滿了馥郁的鮮花,萋萋的芳草,濃密的莊稼……
(選自《天津日報》2020年8月11日,有改動)(1)下面是對本文思路的梳理,請你根據(jù)第②段和第④段,在方框中補上合適的內(nèi)容。
向往田園,來到水鄉(xiāng)→①
(2)請結(jié)合全文,理解第⑥段中畫線句子的含義。
此時,我心中長滿了馥郁的鮮花,萋萋的芳草,濃密的莊稼……
(3)結(jié)合語境,按要求賞析詞句。
①雖然是綠肥紅瘦的盛夏,但是原野上卻不乏有高低錯落的野花。(賞析加點詞語的妙處)
②走在蘆蕩的小徑上,葦葉蔥蘢,宛如青紗織成的帳幔;清風吹拂,蘆稈搖曳,發(fā)出的沙沙聲伴著潺潺的水聲,合成一支美妙動聽的樂曲。(從修辭的角度賞析句子的妙處)
(4)散文朗讀要有一定的技巧。下面是一位同學的朗讀設計(“?”表重讀,“V”表停頓,“→”表稍稍延長),請選出設計不恰當?shù)囊惶?
(5)文中說,中國人心中始終有一種田園情結(jié),田園可以“洗心”“養(yǎng)心”。對此,你有何看法?請結(jié)合全文和你的生活體驗談一談。組卷:320引用:6難度:0.4
三、作文。(65分,含寫字5分)
-
9.根據(jù)要求作文。
父母、老師那暖暖的愛;朋友、同學那默默的關懷;一本好書帶給我的感動或袁隆平爺爺那淺淺的笑,都會在我們心中播下一粒粒種子……
請以“我心中有一粒種子”為題,寫一篇記敘文。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600字。組卷:18引用:10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