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浙江省寧波市慈溪市高一(下)期末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4分)(一)論述類閱讀(本題共1小題,15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材料一:
這種“詞匯”和“文法”到底是什么呢?歸根說來,它們是從世世代代的勞動人民在長期建筑活動的實踐中所累積的經(jīng)驗中提煉出來的,經(jīng)過千百年的考驗,而普遍地受到承認而遵守的規(guī)則和慣例。它們是智慧的結(jié)晶,是勞動和創(chuàng)造成果的總結(jié)。它們不是一人一時的創(chuàng)作,而是整個民族和地方的物質(zhì)和精神條件下的產(chǎn)物。
由這“文法”和“詞匯”組織而成的這種建筑形式,既經(jīng)廣大人民所接受,為他們所承認、所喜愛,雖然原先是從木材結(jié)構(gòu)產(chǎn)生的,但它們很快地就越過材料的限制,同樣運用到磚石建筑上去,以表現(xiàn)那些建筑物的性質(zhì),表達所要表達的情感。這說明為什么在中國無數(shù)的建筑上都常常應用原來用在木材結(jié)構(gòu)上的“詞匯”和“文法”。這條發(fā)展的途徑,中國建筑和歐洲希臘、羅馬的古典建筑體系,乃至埃及和兩河流域的建筑體系是完全一樣的,所不同者,是那些體系很早就舍棄了木材而完全代以磚石為主要材料。在中國,則因很早就創(chuàng)造了先進的科學的梁架結(jié)構(gòu)法,把它發(fā)展到高度的藝術(shù)和技術(shù)水平,所以雖然也發(fā)展了磚石建筑,但木框架同時也被采用為主要結(jié)構(gòu)方法。這樣的框架實在為我們的新建筑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無比有利的條件。
在這里,我打算提出一個各民族的建筑之間的“可譯性”的問題。
如同語言和文學-樣,為了同樣的需要,為了解決同樣的問題,乃至為了表達同樣的情感,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時代是可以各自用自己的“詞匯”和“文法”來處理它們的。簡單的如臺基、欄桿、臺階等等,所要解決的問題基本上是相同的,但許多民族創(chuàng)造了許多形式不同的臺基、欄桿和臺階。例如熱河普陀拉的一個 窗子,就與無數(shù)文藝復興時代的窗子“內(nèi)容“完全相同,但是各用不同的“詞匯”和“文法”,用自己的形式把這樣一句“話”說出來了。又如天壇皇穹字與羅馬的布拉曼提所設(shè)計的圓亭子,雖然大小不同,基本上是同一體裁的“文章”。又如羅馬的凱旋門與北京的琉璃牌樓,巴黎的一些紀念柱與我們的華表,都是同一性質(zhì),同樣處理的市容點綴。這許多例子說明各民族各有自己不同的建筑手法,建筑出來各種各類的建筑物,如同不同的民族使用不同的文字所寫出來的文學作品和通俗文章一樣。
(選自梁思成《中國建筑的特征》)材料二:
中國建筑乃一獨立之結(jié)構(gòu)系統(tǒng)。中國雖常與他族接觸,但建筑之基本結(jié)構(gòu)及部署之原則,僅有和緩之變遷,順序之進展,直至最近半世紀,未受其他建筑之影響。
中國建筑數(shù)千年來,始終以木為主要構(gòu)材。磚石常居軸材之位。故重要工程。以石營建者較少。成石性強于壓力,而張力曲力州力至物,與術(shù)性相反.我國古來質(zhì)不是看下有好您相醫(yī)。如體安濟橋之建遺者幸存,然而通常石匠用石之法,如各地石牌功。石的欄等所見。大多鑿石為卯樺,使其構(gòu)合如木,而不知利用其壓力而壘砌之,故此類石建筑之崩壞者最多。中國石匠既未能盡量利用石性之強點而避免共弱點,故對于墊灰問題,數(shù)千年來,高無設(shè)讓予以解決之努力。墊灰材料多以石灰為主,然其使用,僅取其粘凝性:以為木作用敗之替代。而不知墊灰之主要功用,乃在于兩石縫間墊以富于粘性而堅固耐壓之墊物,使兩石面完全接觸以避免因支點不勻而發(fā)生之破裂。故通常以結(jié)晶粗沙粒與石灰混合之原則,在我國則始終未能發(fā)明應用。古希臘羅馬對于此方面均早已認識。希臘匠師竟有不惜工力,將石之每面磨成絕對平面,使之全面接觸,以避免支點不勻之弊者:羅馬工師則大刀闊斧,以大量富于粘性而堅固之墊灰墊托,且更進而用為混凝土,以供應其大量之建筑事業(yè),是故有其特有之建筑形制之產(chǎn)生。反之,我國建筑之注重木材,不諳石性,亦互為因果而產(chǎn)生現(xiàn)有現(xiàn)象者也。
此建筑系統(tǒng)之壽命,雖已可追溯至四千年以上,而地面所遺實物,其最古者,雖待考之先秦土垣殘基之類,已屬鳳毛麟角,次者如漢唐石闕磚塔,不止年代較近,且亦非可以居止之殿堂。古者中原為產(chǎn)木之區(qū),中國結(jié)構(gòu)既以木材為主,官室之壽命固乃限于木質(zhì)結(jié)構(gòu)之未能耐久,但更深究其故,實緣于不著意于原物長存之觀念。蓋中國自始即未有如古埃及刻意求永久不滅之工程,欲以人工與自然物體竟久存之實,且既安于新陳代謝之理,以自然生滅為定律:視建筑且如被服輿馬,時得而更換之:未嘗患原物之久暫,無使其永不殘破之野心。
(選自梁思成《中國建筑史》,有改動)
(1)下列關(guān)于中國建筑的“詞匯”和“文法”的定義,最準確的一項是
A.中國建筑的“詞匯”和“文法”是指從世代中國人民的長期生活實踐所累積的經(jīng)驗中提煉出來的、經(jīng)過長久考驗而被普遍承認并遵守的規(guī)則和慣例。
B.中國建筑的“詞匯”和“文法“是指中國人民智慧的結(jié)晶、勞動和創(chuàng)造成果的總結(jié),是整個中華民族和地方的物質(zhì)和精神條件下的寶貴產(chǎn)物。
C.中國建筑的“詞匯”和“文法”是指在木材結(jié)構(gòu)建筑中產(chǎn)生的,經(jīng)廣大人民群眾實踐,并為他們所承認、所喜愛的建筑中的規(guī)則和慣例。
D.中國建筑的“詞匯”和“文法“是指中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建筑實踐中整合、歸納、提煉出來的被普遍承認而遵守的規(guī)則和慣例。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在中國,之所以雖然也發(fā)展了磚石建筑,但木框架仍被采用為主要結(jié)構(gòu)方法,是因為中國人很早就創(chuàng)造了先進的科學的梁架結(jié)構(gòu)法,并將其發(fā)展到高度的藝術(shù)和技術(shù)水平。
B.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時代,可以用自己的規(guī)則和慣例來處理各自的建筑,而他們這樣做可以是為了同樣的需要,為了解決同樣的問題,乃至為了表達同樣的情感。
C.中國建筑有著自己獨立的結(jié)構(gòu)系統(tǒng),雖然中外一直有接觸與交流,但中國建筑的基本結(jié)構(gòu)及部署原則,卻從未受到過其他國家建筑的任何影響,除了細節(jié)略有變遷。
D.羅馬的凱旋門與北京的琉璃牌樓,都是同性質(zhì)、同樣處理的市容點綴。這說明各民族各有自己不同的建筑手法,建筑出來各種各類的建筑物。
(3)下列對選文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不同民族、不同時代的建筑手法各不相同,這與菜位建筑大師的設(shè)計理念沒必然聯(lián)系。
B.無論是中國,還是西方,古典建筑體系的建筑形式,原先都是從木結(jié)構(gòu)開始的。
C.中國石匠用石之法大多鑿石為卯排,這說明中國石匠有很深的“構(gòu)合如木”的建筑思維。
D.古代中國與古代埃及的建筑所采用的主要構(gòu)材不同,但兩者深層的建筑觀念是一致的。
(4)結(jié)合材料二分析,在研究中國建筑史時應持什么樣的態(tài)度?組卷:5引用:4難度:0.1
(二)文學類閱讀(本題共2小題,19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祝福(節(jié)選)
魯迅 第二天我起得很遲,午飯之后,出去看了幾個本家和朋友:第三天也照樣。他們也都沒有什么大改變,單是老了些:家中卻一律忙,都在準備著“祝?!?。這是魯鎮(zhèn)年終的大典,致敬盡禮,迎接福神,拜求來年--年中的好運氣的。殺雞,宰鵝,買豬肉,用心細細的洗,女人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紅,有的還帶著絞絲銀鐲子。煮熟之后,橫七豎八的插些筷子在這類東西上,可就稱為“福禮”了,五更天陳列起來,并且點上香燭,恭請福神們來享用:拜卻只限于男人,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 買得起福禮和爆竹
之類的,——今年自然也如此。天色愈陰暗了,下午竟下起雪來,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滿天飛舞,夾著煙靄和忙碌的氣色,將魯鎮(zhèn)亂成-團槽。我回到四叔的書房里時,瓦楞上已經(jīng)雪白,房里也映得較光明,極分明的顯出壁上掛著的朱拓的大“壽“字,陳摶老祖寫的:一邊的對聯(lián)已經(jīng)脫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長桌上,一邊的還在,道是“事理通達心氣和平。我又無聊賴的到窗下的案頭去一翻,只見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錄集注》和一部《四書襯》。[甲]無論如何,我明天決計要走了。
況且,一想到昨天遇見祥林嫂事,也就使我不能安住。那是下午,我到鎮(zhèn)的東頭訪過一個朋友,走出來,就在河邊遇見她;而且見她瞪著的眼睛的視線,就知道明明是向我走來的。我這回在魯鎮(zhèn)所見的人們中,改變之大,可以說無過于她的了:五年前的花白的頭發(fā),即今已經(jīng)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臉上瘦削不堪,黃中帶黑,而且消盡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只有那眼珠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一個活物。她一手提著竹籃,內(nèi)中一個破碗,空的;一手拄著一支比她更長的竹竿,下端開了裂:她分明已經(jīng)純乎是一個乞丐了。
我就站住,豫備她來討錢。
“你回來了?”她先這樣問。
“是?!?br />“這正好。你是識字的,又是出門人,見識得多。我正要問你一件事——“”她那沒有精采的眼睛忽然發(fā)光了。
我萬料不到她卻說出這樣的話來,詫異的站著。
“就是——”她走近兩步,放低了聲音,極秘密似的切的說,“一個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沒有魂靈的?”
我很悚然,一見她的眼釘著我的,背上也就遭了芒刺一般,比在學校里遇到不及豫防的臨時考,教師又偏是站在身旁的時候,惶急得多了。對于魂靈的有無,我自己是向來毫不介意的:但在此刻,怎樣回答她好呢?我在極短期的躊躕中,想,這里的人照例相信鬼,然而她,卻疑惑了,——或者不如說希望:希望其有,又希望其無……。人何必增添末路的人的苦惱,為她起見,不如說有罷。
“也許有罷,——我想?!蔽矣谑峭掏掏峦碌恼f。
“那么,也就有地獄了?”
“啊!地獄?”我很吃驚,只得支梧著,“地獄?——論理,就該也有?!欢参幢?,……誰來管這等事……”
“那么,死掉的一家的人,都能見面的?”
“唉唉,見面不見面呢?……”這時我已知道自己也還是完全一個愚人,什么躊躕,什么計畫,都擋不住三句問。我即刻膽怯起來了,便想全翻過先前的話來,“那是,……實在,我說不清……。其實,究竟有沒有魂靈,我也說不清?!?br /> 我乘她不再緊接的問,邁開步便走,匆匆的逃回四叔的家中,心里很覺得不安逸。自己想,我這答話怕于她有些危險。她大約因為在別人的祝福時候,感到自身的寂寞了,然而會不會含有別的什么意思的呢?——或者是有 了什么豫感了?倘有別的意思,又因此發(fā)生別的事,則我的答話委實該負若干的責任……。但隨后也就自笑,覺得偶爾的事,本沒有什么深意義,而我偏要細細推敲,正無怪教育家要說是生著神經(jīng)?。憾鴽r明明說過“說不清”,已經(jīng)推翻了答話的全局,即使發(fā)生什么事,于我也毫無關(guān)系了。
“說不清”是一句極有用的話。不更事的勇敢的少年,往往敢于給人解決疑問,選定醫(yī)生,萬一結(jié)果不佳,大抵反成了怨府,然而一用這說不清來作結(jié)束,便事事逍遙自在了。我在這時,更感到這一句話的必要,即使和討飯的女人說話,也是萬不可省的。
但是我總覺得不安,過了一夜,也仍然時時記憶起來,仿佛懷著什么不祥的豫感:在陰沉的雪天里,在無聊的書房里,這不安愈加強烈了。不如走罷,明天進城去。福興樓的清燉魚翅,一元一大盤,價廉物美,現(xiàn)在不知增價了否?往日同游的朋友,雖然已經(jīng)云散,然而魚翅是不可不吃的,即使只有我一個……[乙]無論如何,我明天決計要走了。
(1)下列對小說中的“我”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我”是魯迅本人,也是小說敘述者,并在小說中充當了祥林嫂悲劇見證者的角色。
B.“我”是一個具有啟蒙意識的知識分子形象,能解決底層百姓的精神出路問題。
C.“我”是一個激進的革命青年,不滿現(xiàn)狀,努力尋找啟蒙之路,代表中國的希望。
D.“我”是一個線索性人物,在一定程度上,“我”也參與了祥林嫂的命運進程。
(2)下列對小說內(nèi)容與技巧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可以看出魯鎮(zhèn)一直沒有變,而“我”以略帶消極的語氣強調(diào)這一點,恰恰暗示了“我”的變化。
B.祥林嫂的三個問題反映了一個普通人的樸素愿望,即如何避免人生中的災難或者說改善自己的生存處境,包括死后的境遇。
C.“說不清”并不能使“我”的良心得到安寧,反而在自我安慰中加劇著“我”的惶恐,并逐漸發(fā)展成難以消解的負疚感。
D.魯迅善以白描手法刻畫人物,譬如寫祥林嫂的“只有那眼珠間或一輪”,用極簡的筆墨寫出了祥林嫂的專注、遲鈍與呆滯。
(3)簡析兩處“我明天決計要走了”的原因和心理。
甲:
乙:組卷:7引用:5難度:0.5 -
3.閱讀下面《紅樓夢》中的文字,完成各題。
(甲) 古人有云:“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比缃耠m說不及先年那樣興盛,較之平常仕宦之家,到底氣象不同。如今生齒日繁,事務日盛,主仆上下,安富尊榮者盡多,運籌謀畫者無一:其日用排場費用,又不能將就省儉,如今外面的架子雖未甚倒,內(nèi)囊卻也盡上來了。這還是小事。更有一件大事:誰知這樣鐘鳴鼎食之家,翰墨詩書之族,如今的兒孫,競一代不如一代了!
(《紅樓夢》第二回,冷子興向賈雨村演說寧榮兩府)
(乙) 正是呢,我一見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歡,又是傷心,竟忘記了老祖宗,該打,該打!
你也不用說誓,我很知道你心里有“妹妹”,但只是見了“姐姐”,就把“妹妹”忘了。
憑他是誰,除了林妹妹,都不許姓林的!
(丙) 至晚散時,賈母深愛那作小旦的與一個作小丑的,因命人帶進來,細看時益發(fā)可憐見。因間年紀,那小旦才十一歲,小丑才九歲,大家嘆息一回。賈母令人另拿些肉果與他兩個,又另外貫錢兩串。鳳姐笑道:“這個孩子扮上活像一個人,你們再看不出來?!睂氣O心里也知道,便只一笑_____。寶玉也猜著了,亦_____。史湘云接著笑道:“倒像林妹妹的模樣兒。”寶玉聽了,忙把湘云瞅了一眼,使個眼色。眾人卻都聽了這話,留神細看,都笑起來了,說果然不錯。一時散了。
(《紅樓夢》二十二回,榮國府為薛寶釵過十五歲生日,賈母出錢吩咐王熙鳳置辦演出)(1)下列哪位人物不屬于上面說的“安富尊榮者”
A.賈敬
B.賈赦
C.賈珍
D.賈政
(2)上述三段話分別出自下列人物之口A.王熙鳳 林黛玉 賈寶玉 B.王熙鳳 史湘云 賈寶玉 C.賈寶玉 賈探春 王熙鳳 D.賈寶玉 薛寶釵 王熙鳳 A.不便說 不肯說 B.不肯說 不敢說 C.不敢說 不便說 D.不屑說 不好說 組卷:6引用:2難度:0.6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
8.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边@兩句詩出自唐末王貞白的《白鹿洞》,它是詩人在白鹿洞求學時 ①____ 的寫照。登上②____的廬山五老峰東南麓,可見枝葉掩映的白鹿洞書院,經(jīng)幾百年歲月打磨,她依然氤氳著書卷墨香。1179 年,理學大家朱熹曾造訪書院,見殘垣斷壁,深感惋惜,遂向朝廷呈報修復書院的建議。但朝廷并未采納,而朱熹依然 ③_____,自任洞主,制定教規(guī),聘師聚徒。在“朱陸之辯”后,朱熹還邀請心學大家陸九淵到白鹿洞書院升堂講學,( ?。?。不僅如此,朱熹制定的《白鹿洞書院揭示》亦為后世諸多書院效仿,影響深遠?!督沂尽饭参鍡l要求,有四條涉及教人如何為人處世,只有一條談及做學問,這在當時科舉既成“④_____”的社會背景下是非常寶貴的。《揭示》不僅對中國書院發(fā)展意義重大,還對朝鮮、韓國、日本等國產(chǎn)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書院雖然現(xiàn)已不再具有教學功能,但學術(shù)文化交流與合作會始終延續(xù),文化交流活動,對傳承、弘揚和挖掘中國國學文化有著重要意義。近年來,一系列帶有中國傳統(tǒng)文化特色的文藝思潮已在海外盛行,并且擁有強大的感召力,在對外交流過程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
(1)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shù)囊豁検?A.鍥而不舍 人杰地靈 一 意孤行 通衢大道 B.鍥而不舍 鐘靈毓秀 堅持己見 通衢大道 C.勤勉不倦 人杰地靈 一 意孤行 終南捷徑 D.勤勉不倦 鐘靈毓秀 堅持己見 終南捷徑
A.并將陸九淵關(guān)于“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等論述鐫刻入石
B.并鐫刻入石了陸九淵關(guān)于“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篩論述
C.陸九淵關(guān)于“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等論述也被鐫刻入石
D.關(guān)于陸九淵“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等論述也鐫刻入石
(3)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shù)囊豁検?
A.書院雖然現(xiàn)已不再具有教學功能,但學術(shù)文化交流與合作會始終延續(xù),文化交流活動,對挖掘、傳承和弘揚中國國學文化有著要意義。
B.雖然書院現(xiàn)已不再具有教學功能,但學術(shù)文化交流與合作會始終延續(xù),這種文化交流活動,對挖掘、傳承和弘揚中國國學文化有著重要意義。
C.書院雖然現(xiàn)已不再具有教學功能,但學術(shù)文化交流與合作會始終延續(xù),這種文化交流活動,對傳承、弘揚和挖掘中國國學文化有著重要意義。
D.雖然書院現(xiàn)已不再具有教學功能,但學術(shù)文化交流與合作會始終延續(xù),文化交流活動,對傳承、弘揚和挖掘中國國學文化有著重要意義。組卷:2引用:3難度:0.6
四、寫作(60分)
-
9.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紅樓夢》中劉姥姥告誡女婿,一個人守多大碗,就吃多大飯。
北京冬奧會金牌得主谷愛凌說,創(chuàng)造歷史,突破個人界限,一直是她最大的追求。
對此,你怎么看?請寫一篇文章,發(fā)表你的看法。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組卷:2引用:1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