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dāng)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部編版五年級下冊《第1課 古詩三首》2021年同步練習(xí)卷(17)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基礎(chǔ)知識

  • 1.用“√”給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并根據(jù)拼音寫詞語。
    為了(gōng gòng)
     
    弟弟上大學(xué),他不分zhòu yè
     
    地辛苦勞作,cǎi sāng
     
    喂蠶,yún tián
     
    插秧,用(zhì zì)
     
    嫩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的重?fù)?dān)。當(dāng)他笑著說“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時,我內(nèi)心不禁泛起點點漣(yī qí)
     
    。這是多么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啊!

    組卷:67引用:2難度:0.9

選擇

  • 2.“童孫未供耕織”中帶點字正確解釋是( ?。?/h2>

    組卷:826引用:2難度:0.7

選擇

  • 7.課文回顧。
    三首詩歌都描寫了
     
    ,不同的是《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寫的是
     
    ,《稚子弄冰》寫的是
     
    ,《村晚》寫的是
     
    。
    雖然三首詩歌描寫的場景不同,但表達(dá)的感情卻有相同之處,那就是
     
    。

    組卷:106引用:2難度:0.7
  • 8.課外閱讀。
    村晚
    [宋]雷震
    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
    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牧童
    [唐]呂巖
    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fēng)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后,不脫蓑衣臥月明。
    (1)下列對詩句的朗讀節(jié)奏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A.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
    B.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fēng)/三四/聲
    C.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
    D.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fēng)/三四/聲
    (2)《村晚》為我們展示了一幅
     
    圖,《牧童》為我們展示了一幅
     
    圖。右邊這幅圖可以用詩句“
     
    ,
     
    ”來概括,我能結(jié)合圖片,用自己的話把詩句中的情景描繪出來:
     

    (3)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異同點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兩首詩都描寫了兒童自在快樂的生活狀態(tài),塑造了天真活潑的兒童形象,充滿了童真童趣。
    B.兩首詩都是前兩句寫景,其中《村晚》把草、池塘、山、落日等融合起來,構(gòu)成了一幅幽靜美麗的圖畫;《牧童》則通過“六七里”“三四聲”等寫出了原野的廣闊、傍晚的寧靜。
    C.兩首詩都表現(xiàn)了牧童的無憂無慮、自由自在,但《牧童》還通過“不脫蓑衣”讓我們體會到了牧童放牧一天的勞累。
    D.兩首詩都是從視覺和聽覺的角度來寫的,詩中有景、有人、有聲,流露出作者對悠然自得的鄉(xiāng)村生活的向往。

    組卷:70引用:1難度:0.8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yīng)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yīng)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wù)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