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吉林省松原市前郭縣八年級(下)月考語文試卷(5月份)
發(fā)布:2024/8/26 8:0:8
一、積累與運用(15分)
-
1.請在下面的田字格中、括號里端正地書寫正確答案,或填寫相應選項。
(1)坐觀垂釣者,。(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2),
。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3)李白在《送友人》中,即景取喻,形容友人行蹤飄忽不定及自己對友人依依不舍之情的句子是:,
。
(4)陸游《卜算子?詠梅》中的“,
”兩句,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現(xiàn)了自己雖命運坎坷,報國之志難酬,卻永遠堅守高潔堅貞的人格,給后人以堅強不屈、昂揚向上的鼓舞力量。
組卷:1引用:1難度:0.5 -
2.閱讀語段,回答問題。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遨游在無垠的書海里,閱讀開闊了我們的視野,①______了我們的智慧,②______了我們的心靈,③______了我們的情操,賦予了我們中國人民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塑造了我們中華民族自信自強、奮發(fā)進取的品格。讓我們打開書卷閱讀吧,與好書相約,去感受文字的魅力,去汲取知識的營養(yǎng),在閱讀中開闊視野,增廣見聞□讓我們打開書卷閱讀吧,與好書相伴,去探索無窮的世界,去追尋真理的光輝,在閱讀中含養(yǎng)氣質(zhì),啟智增慧;讓我們打開書卷閱讀吧,與好書同行,去鈴聽時代的足音,去展望未來的圖景,在閱讀中堅定信念,凝聚奮進力量!
(1)下列對文段中加點字的讀音和書寫的判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塑”應讀為“sù”
B.“汲”應讀為“jī”
C.“鈴聽”應寫為“聆聽”
D.“含養(yǎng)氣質(zhì)”應寫為“涵養(yǎng)氣質(zhì)”
(2)文段①②③處依次填入動詞,正確的一項是A.①啟迪 ②溫潤 ③陶冶 B.①溫潤 ②啟迪 ③陶冶 C.①陶冶 ②啟迪 ③溫潤
A.并列短語
B.主謂短語
C.偏正短語
D.動賓短語
(4)文中“□”處依次填寫標點符號,恰當?shù)囊豁検?A.分號 句號 B.頓號 分號 C.句號 破折號 D.冒號 問號 組卷:5引用:1難度:0.7
二、閱讀(45分)
-
3.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甲】 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秲睹吩弧皩W學半”,其此之謂乎!
(選自《禮記?雖有嘉肴》)【乙】 英雄之士,能為智者之所不能為。夫仲達①出奇制勝,變化如神,天下莫不憚之。雖孫權(quán)亦以為可憚,而仲達亦自負其能也。孔明以步卒十余萬,西行千里,行行然②求與之戰(zhàn)。而仲達以勁騎三十萬,僅能自守,來不敢敵,去不敢追。賈詡等嘗逼之戰(zhàn)③矣,兵交即敗,不敢復出,姑以待弊為名④。而其為計者不過日夕望其死而無他術(shù)也。彼豈孔明敵哉!
(選自陳亮《酌古論?孔明》)【注釋】①仲達:司馬懿。②行行然:一直在行進,不停的樣子。③賈詡等嘗逼之戰(zhàn):賈詡等曾經(jīng)催促司馬懿與諸葛亮交戰(zhàn)。④以待弊為名:只好用等候諸葛亮軍隊疲困為借口。
(1)《禮記》是戰(zhàn)國至秦漢間
(2)解釋下列加點詞的意思。
①不知其旨也
②教然后知困
③然后能自反也
④去不敢追
(3)請用“/為【乙】文中畫線句子斷句。(限兩處)
而其為計者不過日夕望其死而無他術(shù)也。
(4)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夫仲達出奇制勝,變化如神,天下莫不憚之。
(5)【甲】文結(jié)尾引用《兌命》中的話有什么作用?
(6)下面對【甲】文內(nèi)容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的中心論點是“《兌命》曰‘學學半’”。
B.本文是《禮記?學記》中的一段,短文多用對偶句,造成鋪排效果,增強了說理的力度。
C.這篇文章告訴我們,當別的同學在學習中遇到問題的時候,不要教別的同學,這樣可能會影響自己的學習。
(7)【甲】【乙】兩文都屬論說文,【甲】文將“嘉肴”“至道”作類比,引出下文對①組卷:16引用:1難度:0.5
三、綜合性學習與寫作(60分)請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
-
9.寫作。
作文題目:我為自己驕傲
作文要求:(1)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真情實感。(2)文體不限(詩歌除外)。(3)不少于500字。(4)文字和標點書寫規(guī)范、整潔。(5)文中不得出現(xiàn)考生本人姓名及學校名。組卷:3引用:1難度:0.5 -
10.閱讀下面的材料,任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珠穆朗瑪峰只有一座;尋常人雖然極少去做這樣的極限挑戰(zhàn),但在生活中,總有許多座山等在那里。一山過,一山攔,每座都需要邁過去。而每次邁過,都不會被辜負。那個更好的自己,更豐富也更巋然的自己,在那里等著你遇見。執(zhí)著而無畏地追求自己熱愛的,遇山過山,不可撼動。
作文要求:(1)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真情實感。(2)文體不限(詩歌除外)。(3)不少于500字。(4)文字和標點書寫規(guī)范、整潔。(5)文中不得出現(xiàn)考生本人姓名及學校名。組卷:1引用:1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