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年山西省臨汾市兩縣一市八年級(上)月考語文試卷(9月份)

發(fā)布:2024/8/31 18:0:8

一、讀?書(共12分)

  • 1.下面是兩幅詠梅的書法作品,請從下面的選項中為甲、乙兩幅書法作品分別選出最適當的評價。

    A.此作品為楷書,字形端正,筆畫平直,規(guī)矩整齊
    B.此作品為隸書,字形扁方,曲折方圓,粗細兼?zhèn)?br />C.此作品為篆書,筆法古樸,圓潤流暢,平衡對稱
    D.此作品為草書,筆法蒼勁,結構簡省,筆畫連綿
    甲:
     
    乙:
     

    組卷:21引用:2難度:0.9
  • 2.山水之美,美美與共,景景有情,讀下面語段,將空缺處的古文原句書寫在橫線上。
    (1)酈道元在《三峽》中用“
     
    ,
     
    ”兩句從側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用“
     
    ,
     
    ”兩句對比襯托出三峽夏水流勢急速;引用漁歌“
     
    ,
     
    ”反襯三峽深秋肅殺凄清。
    (2)陶弘景在《答謝中書書》中用“
     
    ,
     
    ”寥寥八字,從仰視和俯視兩個視角,描寫了山高水清的特點;用“曉霧將歇,
     
    ;夕日欲頹,
     
    ”由靜入動,描寫山間早晚美景,充滿了生機和活力。

    組卷:7引用:1難度:0.8

二、讀?思(共38分)

  • 3.人生路漫漫,用心領略沿途風光,總有別樣的精彩。為此學校開展豐富多彩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積極參與并完成相關任務。
    【活動一:聚焦新聞時事】
    (1)活動進程中,校園廣播站設置了“新聞速遞”專欄。請你給下列這則新聞擬寫一個標題。(30字以內)
                                   本報北京11月29日電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北京時間2022年11月29日23時08分,搭載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五運載火箭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點火發(fā)射,約10分鐘后,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航天員乘組狀態(tài)良好,發(fā)射取得圓滿成功。
          飛船入軌后,將按照預定程序與空間站組合體進行自主快速交會對接,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將與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進行在軌輪換。在空間站工作生活期間,航天員乘組將進行多次出艙活動,完成艙內外設備安裝、調試、維護維修、空間科學與技術實(試)驗等任務。
          目前,空間站組合體已進入對接軌道,工作狀態(tài)良好,滿足與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交會對接和航天員進駐條件。
    【活動二:致敬時代楷?!?br />(2)板報組成員選擇了以下材料作為本期板報的內容。請你研讀材料,思考內涵,將下面的語句補充完整。
          盡自己之天職,平社會之不平,茍見有強凌弱,眾暴寡之行為,必毅然伸張人道,而為弱者吐不平之氣,使豪暴之徒不敢逞其志,不能不屈服于輿論之制裁。
    ——邵飄萍,民國時期著名報人、《京報》創(chuàng)辦者      新聞,就是廣大群眾欲知、應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實。新聞必須是事實,謠言不是新聞,感想不是新聞,一定是事實。而且必須是新的事實,有代表性的事實。
    ——范長江,新中國新聞事業(yè)的開拓者      邵飄萍捍衛(wèi)記者的天職,他認為記者職責在于
     
    ;范長江則用鮮明的語言闡明了
     
    。
    【活動三:分享閱讀筆記】
    (3)下面是小語同學在課外閱讀過程中針對相關片段所做的筆記,請你仿照示例,在表格畫橫線處幫他補充完整。
    摘抄         他在民族意識覺醒的大時代中,對于文學的興趣轉變了。經過了一九一一年的辛亥革命以后,中國新文化運動開始萌芽而逐漸成長起來,周恩來也就被卷入了搖撼中國的社會革命運動。         毛澤東在我的印象中是一個感情豐富的人物。有一兩次當講到已死的同志或回憶到少年時代不幸事件的時候,我看見他的眼睛是潤濕的……有一個士兵告訴我,他曾親眼看見毛澤東把自己的短衫脫給一位在前線受傷的弟兄。他們又說當紅軍戰(zhàn)士沒有鞋穿的時候,他也不愿意穿鞋。
    筆記 提要:周恩來在中國社會風起云涌的時代,轉變對文學的興趣,加入改變中國命運的革命。
    心得:
     
    提要:
     
    心得:在生活中,我們應該向他學習。與人相處要互相關愛、彼此體諒。
    溫馨小貼士:
          寫提要——概括內容要點,寫心得——記錄體驗感想

    組卷:3難度:0.9

三、讀?寫(共70分)

  • 8.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題。
    班級開展了“了解網絡新聞”綜合性學習活動。下面是各小組收集的相關資料。
    【材料一:網絡新聞概述】
          隨著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我們通過網絡能接收到來自世界各地各種各樣的事情,讓我們與這個世界有了連接。每天打開手機瀏覽網頁或者其它APP比如說抖音、頭條時,我們都會接收到來自很多媒體報道的新聞。網絡新聞突破了傳統(tǒng)的新聞傳播概念,以網絡為載體進行傳播,在視、聽、感方面給受眾全方位的體驗。它將無序化的新聞進行有序的整合,并且大大壓縮了信息的厚度,讓人們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最有效的新聞信息。不僅如此,未來的網絡新聞將不再受傳統(tǒng)新聞發(fā)布者的限制,受眾可以發(fā)布自己的新聞,并在短時間內獲得更快的傳播,而且網絡新聞將成為人們互動交流的平臺。
          網絡新聞業(yè)務,其誕生之初,是傳統(tǒng)新聞業(yè)務的一種延伸,但是,經過近十年的發(fā)展,它在不斷吸取傳統(tǒng)新聞業(yè)務養(yǎng)分的同時,也在逐漸形成自己的嶄新面貌,有些甚至是革命性的,并有可能對整個媒體的新聞業(yè)務發(fā)展產生影響。
    【材料二:網絡新聞現(xiàn)狀】

          調查發(fā)現(xiàn),中學生現(xiàn)在很少通過電視、報紙或廣播等傳統(tǒng)媒體接收信息。在“您看報紙和雜志的頻率”“您聽廣播的頻率”“您看電視的頻率”等問題的調查中,對于“每天、3天一次、一周一次、偶爾”幾個選項,學生選擇“偶爾”項的占93%以上。在“您最喜愛的新聞媒介”選項上,中學生選擇的排列順序依次為:手機、電腦、電視、雜志、廣播、報紙等。
    【材料三:青少年與網絡新聞】
    《心理學雜志》2021年9月刊登的一項研究指出:從14歲開始,孩子們就很容易相信未經證實的陰謀論觀點。許多青少年無力分辨網上信息的可信度。有研究者曾對近8000名學生進行過一項調查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超過80%的初中生相信貼著“贊助商內容”標簽的廣告是真實的新聞報道。研究者還發(fā)現(xiàn):只有不到20%的高中生會認真質疑社交媒體當中的荒唐言論——比如網上的某個帖子,帖子中曬出形狀古怪的花朵,說它長在日本核電站事故現(xiàn)場附近,以此證明這片區(qū)域存在危險的核輻射水平。
          防范虛假新聞需要多方面齊抓共管。政府應積極制定相關法律,嚴厲打擊假新聞,要嚴格要求新聞平臺設立把關人,對網絡新聞進行篩查,采用科技和人力等多種手段將虛假新聞、低俗新聞扼殺在萌芽狀態(tài)。從青少年自身來說,對待新聞一定要敢于質疑,有批判意識、有辨別真假的能力。例如:要警惕“生僻的媒體名稱”“唯一信源的報道”,以及“主流媒體未報內容”,要注重特定新聞的發(fā)布時間和背景,比如愚人節(jié)發(fā)布的消息就不太可靠。此外,一些媒體慣用的“文字游戲”也值得注意,比如“十年一次”“前所未有”一類修辭表面看去極具“戲劇效果”,但其內容可能十分平常。
          青少年要有良好的社會責任感,積極健康的心態(tài),不制造虛假新聞。遵守相關法律政策,弘揚先進文化,維護傳播生態(tài)文明。面對虛假新聞時,更好保持清醒的頭腦,不盲目轉發(fā),不以訛傳訛。如果發(fā)現(xiàn)媒體發(fā)布虛假新聞,應立刻向新聞主管部門檢舉、反映。如果能形成“人人都是監(jiān)督者”的社會氛圍,那么出現(xiàn)虛假新聞的可能性會大大降低。
    (1)請結合材料,用簡潔的語言向同學們介紹什么是網絡新聞。
    (2)網絡新聞的發(fā)展狀況日新月異。請結合材料,說一說我國的網絡新聞發(fā)展現(xiàn)狀,以及中學生對待網絡新聞的態(tài)度。
    (3)在學習交流過程中,有些同學認為“網絡新聞媒體不夠正規(guī),有太多的虛假新聞,應該取締”。針對這種觀點,請說說你的看法。
    寫作提示:①從材料中篩選有用信息;②不少于100字。

    組卷:4引用:2難度:0.5
  • 9.作文。
          新聞是我們認識和了解社會、國家、世界的一個重要窗口。在我們生活的校園里,一樣也會發(fā)生很多新鮮的事情:開學典禮、慶祝教師節(jié)、新生入學軍訓、學校運動會、歌詠比賽……
          請你拿起筆,以小記者的身份寫一則不少于500字的消息或通訊,報道校園內發(fā)生的事件,題目自擬。

    組卷:1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