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19-2020學年浙江省溫州市瑞安市六校聯(lián)盟七年級(下)期中科學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共20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共40分)

  • 1.青春期是人一生中的黃金期,人的身體和心理都會發(fā)生顯著變化。下列有關(guān)青春期的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2引用:1難度:0.5
  • 2.黃腹角雉是國家一級鳥類保護動物,黃腹角雉的生殖方式為( ?。?/h2>

    組卷:14引用:2難度:0.5
  • 3.人食用的面粉、玉米面主要來自種子的( ?。?/h2>

    組卷:1引用:1難度:0.5
  • 4.近年來,我們在高端水果市場能看到一種長刺兒的“怪水果”--火參果。它又名金刺猬、非洲角瓜,原產(chǎn)于非洲喀拉哈里沙漠地區(qū)。切開果皮后可見內(nèi)部有大量的種子。有關(guān)該水果的表述中錯誤的是( ?。?/h2>

    組卷:4引用:2難度:0.5
  • 5.保存不當?shù)氖称繁砻婧苋菀装l(fā)霉,霉菌的生活受哪些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呢?某實驗小組進行了實驗探究,有關(guān)敘述正確的是( ?。?br />
    組別
    實驗處理 將烤干的橘皮置于塑料袋中,扎緊袋口,放在25℃環(huán)境里 將新鮮的橘皮置于塑料袋中,扎緊袋口,放在25℃環(huán)境里 將新鮮的橘皮置于塑料袋中,扎緊袋口,放在0℃環(huán)境里
    實驗結(jié)果 不發(fā)霉 發(fā)霉 不發(fā)霉

    組卷:11引用:3難度:0.5
  • 6.古詩“不經(jīng)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體現(xiàn)了作者對挫折的感悟。梅花雖香,但聞久會覺得十分清淡,其主要原因是( ?。?/h2>

    組卷:17引用:1難度:0.5
  • 7.如圖為玩具鳥在平面鏡中的成像示意圖。下列能改變像的位置的是(  )

    組卷:3引用:1難度:0.5
  • 8.2018年12月,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制作的《我和我的祖國》主題MV紅遍網(wǎng)絡(luò),唱者激情無限,歡笑與淚水交織,聽者觀者動容,激發(fā)人性中真實、溫暖、樸素的愛國情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8引用:1難度:0.5
  • 9.在“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這句詩中,請用光學知識解釋杏花呈現(xiàn)紅色的原因( ?。?/h2>

    組卷:5引用:2難度:0.5
  • 10.月亮不是光源,那它發(fā)出的光是從哪里來的呢?以下是“月亮發(fā)光”光路圖分析,正確的是( ?。?/h2>

    組卷:11引用:3難度:0.5

三、實驗探究題(共4題;每空2分共24分)

  • 31.為了研究影子長度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某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在水平地面上豎直固定一根長桿,長桿上裝有一個可以上下移動的點光源A,再在地面上豎立一根短木條(短木條始終低于點光源A)。保持短木條的長度和位置不變,該同學將點光源A從圖示位置逐漸向上移動,測得數(shù)據(jù)如下表:(圖中s可表示點光源到短木條放置處的水平距離)
    點光源的高度h(厘米) 20 30 40 50 60
    影子長度L(厘米) 30 15 10 7.5 6
    (1)該科學興趣小組同學做此實驗,想要驗證的假設(shè)是
    。
    (2)分析上述實驗數(shù)據(jù)還可得出:在點光源逐漸上移的過程中,則影子長度L的變化是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3)如果要研究影子長度L與點光源到短木條的水平距離s的關(guān)系,應如何設(shè)計實驗?請你來完成以下步驟:
    ①在水平地面上豎直固定一根長桿,將短木條放在長桿前10厘米處;
    ;

    ④將短木條保持豎直狀態(tài),向右移動5厘米;
    ⑤重復步驟③④多次;
    ⑥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并得出結(jié)論。

    組卷:4引用:1難度:0.5

四、分析計算題(共1題;共6分)

  • 32.汽車追尾是高速公路上常發(fā)生的交通事故,其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況時不能立即停車。研究發(fā)現(xiàn),司機從看到情況到踩剎車需要一段時間,這段時間叫反應時間;在反應時間內(nèi)汽車要保持原速前進一段距離;這段距離叫反應距離;從踩剎車到車停止,汽車還要前進一段距離,這段距離叫制動距離。如圖所示。

    如表是一個機警的司機駕駛一輛保養(yǎng)得很好的汽車,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駛時,測得的反應距離和制動距離。
    原行駛速度v/(米/秒) 反應距離s1/米 制動距離s2/米
    15 9 15
    20 12 20
    30 19 64
    (1)利用如表數(shù)據(jù),計算出該司機的反應時間大約是多少?
    (2)由這個測試可見,
    是影響汽車制動距離的主要因素;
    (3)請在圖中畫出從司機看到情況開始計時,到汽車停止的這段時間內(nèi),汽車運動的速度v-時間t圖像。(不需準確描點,只用畫出一條大致變化曲線)

    組卷:18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