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研究影子長度與哪些因素有關,某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在水平地面上豎直固定一根長桿,長桿上裝有一個可以上下移動的點光源A,再在地面上豎立一根短木條(短木條始終低于點光源A)。保持短木條的長度和位置不變,該同學將點光源A從圖示位置逐漸向上移動,測得數(shù)據如下表:(圖中s可表示點光源到短木條放置處的水平距離)
點光源的高度h(厘米) | 20 | 30 | 40 | 50 | 60 |
影子長度L(厘米) | 30 | 15 | 10 | 7.5 | 6 |
影子長度可能與光源的高度有關
影子長度可能與光源的高度有關
。(2)分析上述實驗數(shù)據還可得出:在點光源逐漸上移的過程中,則影子長度L的變化是
減小
減小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3)如果要研究影子長度L與點光源到短木條的水平距離s的關系,應如何設計實驗?請你來完成以下步驟:
①在水平地面上豎直固定一根長桿,將短木條放在長桿前10厘米處;
②
長桿上裝有一個固定的點光源A
長桿上裝有一個固定的點光源A
;③
記錄影子長度
記錄影子長度
。④將短木條保持豎直狀態(tài),向右移動5厘米;
⑤重復步驟③④多次;
⑥分析實驗數(shù)據,并得出結論。
【考點】光學實驗設計與探究.
【答案】影子長度可能與光源的高度有關;減??;長桿上裝有一個固定的點光源A;記錄影子長度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4/20 14:35:0組卷:4引用:1難度:0.5
相似題
-
1.學習了光學知識后,愛動腦筋的小桐和小朵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現(xiàn)象。如圖所示,她們給兩個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別打上一個圓孔和一個方孔,再用兩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分別將小孔對著燭焰和燈絲,可以看到燭焰和燈絲通過小孔所成的像。
(1)分析比較甲、乙兩圖,可以得出怎樣的結論?;
(2)分析比較甲、丙兩圖,可以得出怎樣的結論?;
(3)通過實驗,可以看到燭焰和燈絲在塑料膜上成的都是 (選填“正立”或“倒立”)的實像,說明小孔成像的原理是 。
(4)樹蔭下的圓形光斑就是 通過樹葉間的小孔在地面上所成的實像。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28引用:1難度:0.5 -
2.1607年,伽利略進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測量光速的嘗試:他和助手分別站在相距1.5km的兩座山上,每人手拿一盞燈,伽利略先打開燈,當助手看到他的燈光時,立刻打開自己的燈,從伽利略打開燈到他看到助手那盞燈的燈光,這個間隔就是光傳播了3km的時間。這個實驗最終失敗了,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嗎?請你通過實驗方案的設計和操作兩方面分析伽利略失敗的原因。
發(fā)布:2024/8/8 8:0:9組卷:27引用:1難度:0.5 -
3.據資料顯示,北京2022冬奧會圣火火種采集時利用了凹面鏡對太陽光的會聚作用,而凸透鏡對太陽光也有會聚作用。請你利用以下器材,設計實驗探究同樣情況下凸透鏡與凹面鏡哪個對太陽光的會聚能力更強。
【實驗器材】直徑和焦距相同的凸透鏡和凹面鏡各1個、兩根相同的細木棒、秒表
【實驗步驟】
①;
②;
③。
【預期現(xiàn)象和結論】。發(fā)布:2024/8/14 0:0:1組卷:4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