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云南省怒江州瀘水市新城新時代中學七年級(上)期末歷史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 1.學了歷史我們知道人類是從古猿演化而來的,可今天仍然有很多猿類,它們?yōu)槭裁床荒苎莼扇四??人和猿的最大區(qū)別在哪?( ?。?/h2>

    組卷:91引用:6難度:0.7
  • 2.如圖圖片內(nèi)容共同反映了( ?。?br />菁優(yōu)網(wǎng)

    組卷:25引用:6難度:0.7
  • 3.“華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來,諸族錯居,接觸交通,各去小異而大同,漸化合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謂諸夏是也?!迸c華夏族形成有關的人物有( ?。?br />①炎帝②堯③啟④黃帝⑤禹

    組卷:6引用:3難度:0.8
  • 4.這一制度,使得舜、禹得以從千百萬人中脫穎而出,率領部落走向強盛。這一制度是( ?。?/h2>

    組卷:40引用:5難度:0.8
  • 5.歷史解釋是在史事的敘述和理解的基礎上,對歷史事物進行的理性分析和客觀評價。下列屬于歷史解釋的是(  )

    組卷:3引用:4難度:0.3
  • 6.下列青銅器中最重的是( ?。?/h2>

    組卷:10引用:2難度:0.7
  • 7.據(jù)記載,春秋時期魯國向周天子朝貢7次,其中,魯國國君親自去的只有3次。同時魯國卻朝貢齊國11次,朝貢晉國20次。這反映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政治方面的主要特點是( ?。?/h2>

    組卷:6引用:3難度:0.8
  • 8.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思想家與其主張對應正確的一項是( ?。?/h2>

    組卷:135引用:4難度:0.7
  • 9.有歷史學家認為,秦始皇是中國古代一位杰出人物,不是因為他是一個王朝的創(chuàng)立者,而是因為他不自覺的順應了中國歷史發(fā)展的傾向。以下不能說明這一觀點的是( ?。?/h2>

    組卷:26引用:3難度:0.8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26題12分,27題16分,28題10分,29題12分,共50分)

  • 28.經(jīng)濟發(fā)展是社會進步的基礎。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春秋戰(zhàn)國時期,勞動工具得到了改進,促進了農(nóng)業(yè)的深耕細作,大大提高了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力水平;水利設施的興建,使旱澇無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國。
    材料二:通過這條道路,漢朝的絲綢、漆器等物品,以及開渠、鑿井、鑄鐵等技術(shù)傳到西域;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良種馬、香料、玻璃等,以及多種樂器和歌舞等傳入中原。
    (1)據(jù)材料一并結(jié)合所學知識,請寫出這一時期出現(xiàn)的代表性勞動工具和水利設施。
    (2)材料二中所指的“這條路”指什么?起點在哪?根據(jù)材料結(jié)合所學知識,談談“這條路”在中外交往中有何重要作用。

    組卷:10引用:1難度:0.3
  • 2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
    ——摘編自《論語》材料二:公元前350年,商鞅以孝公遷都至咸陽為契機,將原本分散的小鄉(xiāng)、邑等自然聚落編制在一起,設立縣,由國君派出官吏進行管理,職位不世襲,這種縣制的推行,把分散的權(quán)力匯聚到國君手中。
    ——摘編自《中國通史》材料三:“魏主”宣布以漢語為“正音”,稱鮮卑語為“北語”,要求朝臣“斷諸北語,一從正音”,還下令鮮卑族一律改穿漢裝,魏逐步強大。
    ——摘編自《中國古代史》
    (1)材料一中“管仲相桓公”成就了齊桓公怎樣的“千秋偉業(yè)”?
    (2)根據(jù)材料二,簡述商鞅變法的措施并簡析秦國權(quán)力發(fā)生的變化。
    (3)根據(jù)材料三,歸納孝文帝推行漢化的措施。結(jié)合所學知識,簡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特點。
    (4)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改革的認識。

    組卷:83引用:8難度:0.3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