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北京市昌平二中高三(上)期中歷史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滿分45分)
-
1.近年,考古工作者在江西國字山發(fā)現(xiàn)了戰(zhàn)國中期的大型墓葬。該墓葬具有突出的越文化特征,同時又有楚文化和江淮文化等文化因素,墓葬形制也與中原墓葬有相似之處。此考古發(fā)現(xiàn)( )
組卷:276引用:71難度:0.6 -
2.《國語》記載了齊桓公與管仲的一段對話,表述了士農工商之四民分業(yè)、居處有別的組織管理模式,“不可使雜處。雜處則其言哤(máng,混亂),其事亂。是故圣王之處士必于閑燕,處農必就田壄,處工必就官府,處商必就市井”。這一對話的背景是( )
①原有等級結構的破壞
②百家爭鳴局面的興盛
③土地國有制度的廢除
④民間商業(yè)活動的興起組卷:45引用:2難度:0.7 -
3.20世紀后期,考古學家在湖北、甘肅、湖南等地發(fā)現(xiàn)了大量秦代的竹簡,其中有政令、上下公文往米、司法文書、吏員簿,還有物資登記、轉運、賦稅、徭役、軍爵、官吏任用等文書。這些重要史料可以佐證秦代( )
組卷:17引用:77難度:0.7 -
4.史料是認識歷史的橋梁和紐帶。下列史料可以證明( ?。?br />
① 在今土庫曼斯坦境內屬于公元前4世紀的居民點遺址中,發(fā)現(xiàn)有葡萄籽核。 ② 《史記?大宛列傳》記載:“大宛在匈奴西南,在漢正西,去漢可萬里。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麥,有蒲陶酒。”(大宛國首府貳師城,即今土庫曼斯坦阿斯哈巴特城) 組卷:14引用:19難度:0.5 -
5.某位同學在復習北魏孝文帝改革時,整理了以下表格。表格內容邏輯關系對應準確的是( )
改革前的北魏 孝文帝改革措施 A 國家將控制的土地分配給無地農民耕種 制定官吏俸祿制,整頓吏治 B 中原地區(qū)長期戰(zhàn)亂,百姓流亡,以致“千里無煙” 將都城從平城遷到洛陽 C 豪強地主隱瞞控制人口,逃避賦稅徭役 設立三長制,推行均田制 D 民族矛盾激化,威脅北魏統(tǒng)治 發(fā)動對南朝的征討 組卷:14引用:8難度:0.9 -
6.宋代自然災害頻發(fā)。王安石認為“以有限之食,給無數(shù)之民……有惠人之名,而無救患之實”,無法解決根本問題。他希望培育農民自身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上有善政而下有儲蓄”。以下措施反映其救荒思想的是( )
①實行均輸法
②興建水利工程
③鼓勵百姓養(yǎng)馬
④低息借貸錢谷給農民組卷:161引用:11難度:0.7
二、解答題(共5小題,滿分55分)
-
19.材料 嚴格意義上的留學生運動,是伴隨著我國現(xiàn)代化進程而出現(xiàn)的歷史現(xiàn)象。近150年來,留學生作為一支學貫中西的新型知識群體,直接影響了中國的現(xiàn)代化進程和中國先進文化的構建。
高潮時期 主要方向 方式 規(guī)模及代表人物 清末
同治時期留學美國 官費 1872-1875年間120名(廣東84名,江蘇20名,浙江9名,福建4名,安徽2名,山東1名)
詹天佑、唐紹儀等清末
光緒年間留學日本 官費自費各半 1896年至1912年期間近3萬人赴日留學
黃興、宋教仁、秋瑾、魯迅等民初
五四前后留美、留法、留蘇 庚子賠款赴美,
留法、留蘇基本民間社團組織梅貽琦、胡適、竺可楨等(赴美)
蔡元培、周恩來、鄧小平等(赴法勤工儉學)
劉少奇、劉伯承、蔣經國等(赴蘇)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新時期 全方位,歐美發(fā)達
國家居多初期公費為主,進入21世紀后,自費留學占主流 從1978年到2015年底,走出國門的留學生累計達404.21萬人;2015年,有來自202個國家和地區(qū)的397635人來華留學。
李彥宏、張朝陽等組卷:19引用:15難度:0.1 -
20.紅色精神
在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歷程中,孕育了一系列具有豐富時代內涵和民族特征的紅色精神,共同構成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紅色精神譜系,為黨帶領人民指引方向。A.五四精神 B.特區(qū)精神 C.長征精神 D.西柏坡精神 E.抗美援朝精神 F.建黨精神 G.延安精神 H.探月精神 I.遵義會議精神 J.“兩彈一星”精神
①: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國共產黨歷次全國代表大會情況(一大至七大)會議 時間 地點 介紹 一大 1921年 上海
嘉興建黨;通過黨綱、宣言;強調與第三國際的聯(lián)系。 二大 1922年 上海 制定了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明確提出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 三大 1923年 廣州 討論同國民黨建立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問題。 四大 1925年 上海 明確提出無產階級在民主革命中的領導權和工農聯(lián)盟問題。 五大 1927年 武漢 批評了陳獨秀錯誤,但對無產階級如何爭取領導權,如何領導農民進行土地革命及建立革命武裝未能作出回答。 六大 1928年 莫斯科 認真總結了大革命失敗以來的經驗教訓。解決了中國的社會性質與革命性質問題,提出了黨的總路線是爭取群眾。 七大 1945年 延安 毛澤東作《論聯(lián)合政府》的政治報告;確定了毛澤東思想為全黨的指導思想。 組卷:2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