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xué)年福建省福州十九中七年級(上)月考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7/20 8:0:8
一、積累與運用?傳承文化(32分)
-
1.請閱讀下列文段,完成有關(guān)問題。
“文”最早指花紋、紋身。相傳倉頡造字時,觀察了鳥獸造型,借jiàn① 了掌心紋路,漢字走勢勾陳,甲 。而“文”字的含義乙_______為文化,還要追溯② 到泰伯仲雍的故事。二人為放棄王位,遠赴荊蠻,紋身斷發(fā),卻也為此地帶來了中原文明之光。久而久之,“文”也成了一種氣質(zhì)和文化的。無論是紋身還是文化,丙 ,其本身就有十足的美感——位于中心國度的美麗花紋,這就是中文!
(1)根據(jù)拼音寫出①處正確的漢字,為②處加點字注音。
①
②
(2)從括號內(nèi)選擇符合語境的詞語分別填入甲、乙處。(只填序號)
甲
乙
(3)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請寫出修改后的句子。
(4)下列三個句子填入文中丙處,排序最恰當(dāng)?shù)囊豁検?
①那份優(yōu)雅就是他的“文”。
②而我們的文字被稱作中文。
③“文”都仿佛一個人優(yōu)雅地行于世間的樣子。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①③②組卷:10引用:1難度:0.7 -
2.誦詩文,賞哲思深情。
小語在課后制作了思維導(dǎo)圖以復(fù)習(xí)詩文,請補寫出其中的空缺部分。
(1)組卷:18引用:1難度:0.2 -
3.閱讀回答問題。
【甲】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乙】
于郡城送明卿①之江西
李攀龍
青楓颯颯雨凄凄,秋色遙看入楚迷。
誰向孤舟憐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
[注]①明卿:吳國倫字明卿,因違忤奸相,被貶至江西(古屬楚地)。當(dāng)時詩人正在郡城濟南養(yǎng)病,吳國倫途經(jīng)濟南時,詩人寫下這首詩為其送行。
(1)下列對兩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詩借“楊花”的紛揚和“子規(guī)”的啼聲宛轉(zhuǎn),表達詩人對好友遠行的深深祝福。
B.甲詩“聞道”一詞意為聽說,既照應(yīng)題目,又寫出詩人得知摯友被貶時的驚愕。
C.乙詩首句點明了送別的時節(jié),以飄飄青楓和凄凄秋雨映襯出二人離別時的不舍。
D.乙詩“迷”字用得極妙,寫出秋雨中特有的迷蒙景色,又暗示離人前途的渺茫。
(2)兩首詩的后兩句巧用修辭,借“明月”“白云”表達情感,請結(jié)合詩句說明。組卷:21引用:1難度:0.3
二、閱讀?啟智潤心(58分)
-
8.閱讀回答問題。
苦瓜
肖復(fù)興 ①原來我家有個小院,院里可以種些花草和蔬菜。這些活兒都是母親特別喜歡的。把那些花草蔬菜侍弄得姹紫嫣紅,像是給自己的兒女收拾得眉清目秀、招人眼目,母親的心里很舒坦。
②那時,母親每年都特別喜歡種苦瓜。其實這么說并不準確,是我特別喜歡苦瓜。剛開始,我從別人家里要回苦瓜籽,并對她說:“這玩意兒特別好玩兒,皮是綠的,里面的瓢和籽是紅的!”這便是我最初喜歡苦瓜的原因??喙辖Y(jié)在架上,母親一直不摘,就讓它們那么老著,一直掛到秋風(fēng)起時。【甲】越老,它們里面的瓤和籽越紅,紅得像瑪瑙,像熱血,像燃燒了一天的落日。當(dāng)我掰開苦瓜,興奮地注視著這兩片像船一樣盛滿了鮮紅欲滴的?和籽的瓜時,母親總要瞇縫起昏花的老眼注視著,露出和我一樣喜出望外的神情,仿佛那是她的杰作,是她讓我看到苦瓜最終具有了這朝陽般的血紅和輝煌。
③后來,我發(fā)現(xiàn)苦瓜做菜其實很好吃。無論做湯,還是炒肉,都有一種清苦味。那苦味,格外別致,既不會傳給肉或別的菜,又有一種苦中蘊含的清香和苦味淡去的清新。
④像喜歡院子里母親種的苦瓜一樣,我喜歡上了用苦瓜做的菜。每年夏天,母親都會從小院里摘下沾著露水珠的鮮嫩的苦瓜,給我炒一盤苦瓜青椒肉絲?!疽摇?bdo class="mathjye-underline">它成了我家夏日飯桌上一道經(jīng)久不衰的家常菜。
⑤【丙】自從這以后,我再見不到苦瓜瓤和籽鮮紅欲滴的時候,因為再等不到那個時候了。
⑥這樣的菜、一直吃到我離開了小院,搬進了樓房。住進樓房,我依然愛吃這樣的菜,只是再吃不到母親親手種、親手摘的苦瓜了,只能吃母親親手炒的了。
⑦一直吃到母親六年前去世。
⑧如今,我依然愛吃這樣的菜,只是母親再也不能到廚房為我親手將青嫩的苦瓜切成絲,再掂起炒鍋親手將它炒熟,端上自家的餐桌了。
⑨其實母親并不愛吃苦瓜。除了頭幾次,在我的慫恿下,她勉強動了幾筷子,皺起眉頭,以后便不再問津。母親實在忍受不了那股子異樣的苦味。她說過,苦瓜還是留著看紅瓤紅籽好??墒敲磕晗奶飚?dāng)苦瓜爬滿架時,她依然為我清炒一盤我特別喜歡吃的苦瓜肉絲。
⑩最近,看了一則介紹苦瓜的短文,上面有這樣一段文字:“苦瓜味苦,但它從不把苦味傳給其他食物。故而人們美其名曰‘君子菜’?!?
?【丁】不知怎么搞的、看完這段話,讓我想起母親。
(選自《我的父親母親》,有刪減)(1)小語在初讀本文時寫下了四條批注,其中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處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秋日苦瓜瓤和籽的色彩濃烈,表達了“我”的喜愛。
B.【乙】處“經(jīng)久不衰”一詞,表面上講可以常吃這道菜,實則贊美了親情的細膩和綿長。
C.【丙】處“再見不到苦瓜瓤和籽鮮紅欲滴的時候”,是因為“我”離開小院搬進了樓房。
D.【丁】處卒章顯志,既點出母親與苦瓜在品質(zhì)上的相似,又有言有盡意無窮的藝術(shù)效果。
(2)在閱讀交流會上,同學(xué)們就“第一段是否有必要寫母親種花種菜”的問題展開討論。小語認為該段很有必要,為什么?
(3)小語再讀《苦瓜》,聯(lián)系全文,分析母親的形象。組卷:11引用:1難度:0.3 -
9.為采擷福州之蘊,記錄家鄉(xiāng)之美,學(xué)校特開設(shè)了“有福之州,文化之城”的主題研學(xué)活動。
材料一:
在福州鼓樓區(qū)鬧市中,有一處福州最古老的文化遺址——冶山。冶山為閩越國都,已多次發(fā)現(xiàn)宮殿遺址,冶山春秋園則是以冶山命名的公園。小語與同學(xué)們打卡了園中幾處景點。
【歐冶池】歐冶池又名劍池,據(jù)《吳越春秋》記載,越王聘歐冶子鑄劍,“或冶劍于山,淬劍于池”,冶山、劍池由此得名,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是當(dāng)之無愧省內(nèi)最古老的城池。
【唐代馬球場遺址】時任福州刺史的裴次元所建。馬球場三面矮墻,北面倚靠自然山,人為造景,體現(xiàn)了人、自然、建筑和諧共美的局面。
【仁壽堂】薩鎮(zhèn)冰晚年居住的場所,旅客可通過館內(nèi)的數(shù)字技術(shù)了解薩鎮(zhèn)冰的生平事跡。
(摘編自《央廣網(wǎng)觀世遺|探訪福州“明星”古厝冶山春秋園》)材料二:
通過參觀仁壽堂,小語得知薩鎮(zhèn)冰出生于福建福州,是中國近代著名的海軍將領(lǐng)。他戎馬倥惚卻不忘扶危濟困,深受百姓愛戴。其生平主要事跡如下表所示:時間 主要事跡 甲午海戰(zhàn) 參加威海海戰(zhàn)血戰(zhàn)日軍:
在北洋水師喪失殆盡時,毅然肩負起重振中國海軍的重任。民國初年 歷任北洋政府軍政要職,決不與貪官酷吏同流合污。 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 奔赴華僑集中的東南亞各國宣傳抗日,募集僑資支援抗戰(zhàn)。 晚年 熱衷慈善事業(yè),為社會公益和濟困扶危不遺余力,傾其所有。
(1)根據(jù)材料,下列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冶山春秋園重現(xiàn)了不同時期的文化風(fēng)貌,見證了閩都歷史的發(fā)展變遷。
B.冶山、劍池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是現(xiàn)今存在的最古老的城池。
C.如果游客想感受自然與建筑的和諧共美,可以參觀唐代馬球場遺址。
D.由材料二可知,薩鎮(zhèn)冰先生是一位報國恤民、廉潔無私的愛國將領(lǐng)。
(2)為紀念薩鎮(zhèn)冰,仁壽堂對外征集對聯(lián)。請根據(jù)已給出的上聯(lián),將以下信息組合成下聯(lián)。
備選信息:猶在 大愛 濟民 盡顯 無疆 赤誠 七十載
上聯(lián):守疆一甲子,丹心不改,方識英雄本色
下聯(lián):
(3)小語在公園東大門偶遇一位同學(xué),該同學(xué)想?yún)⒂^“歐冶亭”,請你根據(jù)材料三的示意圖為其指路。組卷:7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