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第12課 故宮博物院》2023年同步練習卷(3)
發(fā)布:2024/10/17 6:0:3
一、選擇題
-
1.下面加點字的讀音全對的一組是( ?。?/h2>
組卷:195引用:2難度:0.7
二、語言表達
-
3.請根據(jù)課文材料一和材料四,畫出故宮“前朝”的參觀路線。(《故宮博物院》)
組卷:9引用:2難度:0.7
三、現(xiàn)代文閱讀
-
4.云岡石窟 云岡石窟的造像氣勢宏偉,內容豐富多彩,堪稱公元 5 世紀中國石刻藝術之冠,被譽為中國古代雕刻藝術的寶庫。按照開鑿的時間可分為早、中、晚三期,不同時期的石窟造像風格也各有特色。早期的“曇曜五窟”氣勢磅礴,具有渾厚、純樸的西域情調。中期石窟則以精雕細琢,裝飾華麗著稱于世,顯示出復雜多變、富麗堂皇的北魏時期藝術風格。晚期窟室規(guī)模雖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適中,是中國北方石窟藝術的榜樣和“瘦骨清像”的源起。此外,石窟中留下的樂舞和百戲雜技雕刻,也是當時佛教思想流行的體現(xiàn)和北魏社會生活的反映。
云岡石窟形象地記錄了印度及中亞佛教藝術向中國佛教藝術發(fā)展的歷史軌跡,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國逐漸世俗化、民族化的過程。多種佛教藝術造像風格在云岡石窟實現(xiàn)了前所未有的融會貫通。
云岡石窟是石窟藝術“中國化”的開始。云岡中期石窟出現(xiàn)的中國宮殿建筑式樣雕刻,以及在此基礎上發(fā)展出的中國式佛像龕,在后世的石窟寺建造中得到廣泛應用。云岡晚期石窟的窟室布局和裝飾,更加突出地展現(xiàn)了濃郁的中國式建筑、裝飾風格,反映出佛教藝術“中國化”的不斷深入。
(選自《著名遺產縱橫》)(1)根據(jù)意思,從短文中找出合適的四字詞語填空。
形容內容豐富,花色繁多。
形容氣勢極其宏壯雄偉。
(2)根據(jù)短文內容填空。
云岡石窟反映了
(3)為什么說云岡石窟是石窟藝術“中國化”的開始?
(4)概括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內容。組卷:165引用:3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