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必修上冊《第15課 我與地壇(節(jié)選)》2023年同步練習卷(3)
發(fā)布:2024/10/17 11:0:2
一、填空題
-
1.多音字。
(1)剝蝕
(2)樹干
(3)慰帖
(4)熨帖
(5)角度
(6)倔強組卷:1引用:2難度:0.9
二、現(xiàn)代文閱讀
-
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題。
回想鐵生
陳 村 2010年的最后一天,早上八點半,我被手機短信鬧醒,去看,才知道史鐵生去世的消息。接著的幾天有幾十家媒體要求采訪,我一一謝絕。我自己寫文章比記者寫,真實。
他在送我的華夏社出版的《禮拜日》一書上寫道,陳村:這家出版社,這本書的裝幀,這本書的作者和這本書的存有者,都與殘疾有關。看來,殘疾有可能是這個世界的本質。鐵生/八九年十月。
他跟我投緣,也許因為我們有相似的經歷,都曾當過知青,都是病退回城,都曾在里弄加工組“午餐半小時”,都屬殘疾人,都寫作。但他站不起來了,我還能彎曲地站立和難看地短程行走,我曾跟他說,我在走向他。他的困厄比我多十倍,他的思想也深入十倍。在我眼里,史鐵生是當代中國最好的作家。
這些年,我到北京必去望望史鐵生。在他那里坐兩三個小時,吃頓飯。他們夫婦邀我住他們家,我總推辭了。我來去匆匆,住下本可以多說話,可是他的身體禁不住客人的打擾。他的截癱,他的腎臟萎縮,用他的話說,發(fā)動機和輪子都壞了,維持身體的運行很累。每周兩到三次的腎臟透析,不由分說地打斷他的生活和思維。
除了他的體力精力,除了同情他不能多抽煙,我和他的談話與常人無異,談得很快樂。殘疾其實并不缺少什么,只是不能實現(xiàn)罷了。他常常想得比人們深入透徹,他有自己的理由和節(jié)律。他是小說家,我喜歡讀他作品的一個最大的理由是,他的想法和文字明凈,不曾神神鬼鬼牽絲攀藤。他的手總是溫暖的,寬厚的。他是能超越智和愚的。他常常省察自己的內心。他把自己看輕了,才能去愛自己,愛世界。
史鐵生通常并不抱怨,他知道感恩,知道在生的命題下諸多奧義。別人用腿走路,丈量大地。他從腿開始思想,體察心靈。他常常糾纏于那些排遣不開的命題,時間長了,成為習慣和樂趣。他的想法都是經過推理論證的,有明晰的線索可尋。可是,聽他說話的人,因為自己的好腿好腎,常常哼哼哈哈的,懶得跟從他的思維。他更多被閱讀的是《我的遙遠的清平灣》《我與地壇》《命若琴弦》。那樣的故事只有他能寫。讀的時候想,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
讀史鐵生的文章,和他談話,都不會越讀越狹隘。他很艱難地從生存的窄縫里走出來,帶著豁然開朗的喜悅。我常是站到自己之外,有一種嘲弄自己之流的快樂。他不是,他完整地保存自己,依然快樂。經過那道窄縫之后,快樂肯定不再張揚,應該稱為喜悅了。他是用喜悅平衡困苦的人,不容易破滅。許多游戲和他無緣,他不再迷失,可以觀賞自己,觀賞上帝的手藝。史鐵生坦然寫他自己,他的一生透明坦蕩,讀過他作品的人知道他許多往事,也看見他的許多思索。那些困苦,經受血的洗禮后成了他的資源,以此走向內心,走通命定之路,去看他人和世界。他追問,但不控訴,不失態(tài)。
這幾天重新翻看《病隙碎筆》和他送我的其他書。他將自己拆開,思索許多有關精神的命題。關于上帝和神,關于心魂,關于愛情,關于有無,關于自卑,關于生死。他給世界找到的本質是殘疾和愛情:殘疾是事物的障礙,愛情是心魂的追求。他將上帝視為同行,窺探上帝作為編劇的手藝。1998年1月,我?guī)畠喝タ磋F生。鐵生打開電腦教她玩著名的吃豆子游戲。他說自己有時也玩兩盤。這也是他的生存狀態(tài),在死神的追逐下,他飛快行走,一路跳跳蹦蹦地吃下許多豆子。這個輪椅上的人是最勇敢的人,面向真實的人生,不退縮到無知和曲解,不麻痹麻醉自己。他對許多事情興致盎然,關心新舊科學和新舊哲學,關心今天。他的敘述強調邏輯,推理嚴密,用論據論證那些看似荒謬的人生命題。他一直在思索:人從哪里來,到哪里去。他從身體的不能去想精神,想靈魂。他的神不是星相或星座,而在自己心中。他是無法站立的人,也是最挺拔正直的人。
1月6日,復旦大學的“史鐵生追思會”,屏幕上打出他的肖像。照片上的他那么神采奕奕,寬厚地笑著。史鐵生和他的作品真誠溫暖厚重。這樣的作家是不會死的。
(文章有刪改)(1)正確理解下列句子的含意。
①我自己寫文章比記者寫,真實。
②他很艱難地從生存的窄縫里走出來,帶著豁然開朗的喜悅。
(2)文章第三段末尾為什么說“在我眼里,史鐵生是當代中國最好的作家”?
(3)根據陳村的回想,請從三個角度概括史鐵生是什么樣的人。
(4)文中特別寫到史鐵生打開電腦教作者的女兒玩吃豆子的游戲,史鐵生自己有時也玩兩盤的細節(jié)。請簡要分析作者這樣寫的意圖。組卷:5引用:3難度:0.5
三、解答題
-
4.如何領悟文中母親的形象?作者又是如何表現(xiàn)母親這一形象的?
組卷:0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