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八年級上冊《第11課 短文二篇 記承天寺夜游》2021年同步練習卷(7)
發(fā)布:2024/11/15 14:0:2
對比閱讀。
-
1.古詩文閱讀。
[甲]記承天寺夜游
[宋]蘇軾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乙]米芾與蘇軾對飲揮毫
[清]余懷 元祐①末,米芾知雍丘縣,子瞻自揚州召還京,米乃具飯。既至,則對設長案。各以精筆、佳墨、妙紙三百列其上,而置饌②于旁。子瞻見之,大笑就座。每酒一行③,即展紙共作字。二小吏磨墨,幾不能供。薄暮,酒行既終,紙亦書盡,更相易攜去。
(節(jié)選自《東山談苑》)
[丙]游沙湖④
[宋]蘇軾 黃州東南三十里為沙湖,亦曰螺師店。予買田其間,因往相田得疾。聞麻橋人龐安常善醫(yī)而聾。遂往求療。安常雖聾,而穎悟絕人,以紙畫字,書不數(shù)字,輒深了人意。余戲之曰:“余以手為口君以眼為耳皆一時異人也?!?br /> 疾愈,與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蘄水郭門外二里許,有王逸少洗筆泉,水極甘,下臨蘭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guī)啼。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笔侨談★嫸鴼w。
(選自蘇軾《東坡志林》)【注釋】①元祐:宋哲宗年號。②饌(zhuàn):飲食。③一行:一回。④《游沙湖》是蘇軾因烏臺詩案貶居黃州時寫的一篇隨筆小品。
【文言釋義】
(1)根據(jù)文意,寫出加點詞的意義。
①念無與為樂者
②相與步于中庭
③更相易攜去
④是日劇飲而歸
【句子翻譯】
(2)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②以紙畫字,書不數(shù)字,輒深了人意。
【比較品味】
(3)蘇軾與張懷民“欣然”賞月漫步,與米芾“大笑”對飲揮毫,與龐安?!白鞲琛庇吻迦?,你能發(fā)現(xiàn)這三位朋友與蘇軾各有什么共同點嗎?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蘇軾?
(4)“門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富含哲理,請結(jié)合全詩做簡要賞析。組卷:256引用:5難度:0.7 -
2.閱讀下面的詩文,完成問題。
【甲】水調(diào)歌頭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乙】記承天寺夜游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1)這兩篇作品的作者都是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畫線句。
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3)關于兩篇作品中的“月”,下列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甲】中的月居于高處,象征著不理會人世間悲歡離合的統(tǒng)治者。
B.【乙】中的月悄然入戶,不請自來,是引發(fā)作者起行夜游的原因。
C.作者寄托于月的情感截然不同,【甲】多悲戚,而【乙】多欣悅。
D.兩篇作品都提及因月無眠,表達了作者向月傾吐心聲的強烈愿望。
(4)兩篇作品或側(cè)重于抒情,或側(cè)重于敘事,都表達了作者在特定情境中的思想感情?!炯住拷Y(jié)尾兩句呼應了小序中的“組卷:285引用:3難度:0.5 -
3.閱讀下列古詩文,完成問題。
【選文一】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選文二】記承天寺夜游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選文三】儋耳夜書 己卯上元,余在儋耳①。有老書生數(shù)人來過,曰:“良月佳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從之。步城西,入僧舍,歷小巷,民夷雜糅,屠酤紛然②,歸舍已三鼓矣。舍中掩關熟寢,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為得失?問先生何笑,蓋自笑也。然亦笑韓退之釣魚無得③,更欲遠去,不知釣者未必得大魚也。
【注釋】①己卯上元:宋哲宗元符二年正月十五。上元節(jié)即元宵節(jié)。儋耳:今海南省儋縣,蘇軾于公元1097年被貶至此。②民夷雜糅:指漢人和少數(shù)民族混雜在一起。屠酤:屠,屠戶;酤(gū),賣酒者;這里泛指各種店鋪商販。③韓退之:韓愈,字退之。曾寫詩《贈侯喜》:“君欲釣魚須遠去,大魚豈肯居沮洳?!笔銎溽烎~釣不著大魚,埋怨水太淺,要另覓垂釣佳處,暗指自己境遇不好,不得志。沮(jù)洳(rù):低濕泥濘的地方。
(1)三篇選文的作者都是蘇軾,他是
(2)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①何似在人間
②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③予欣然從之
④更欲遠去
(3)句子翻譯。
①翻譯“選文二”的畫線句。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②對“選文三”畫線句翻譯正確的一項是
舍中掩關熟寢,已再鼾矣。
A.房屋中間關門熟睡,已經(jīng)是第二次打鼾了。
B.家里的人關門熟睡,已經(jīng)是第二次打鼾了。
C.家里的人關門熟睡,已經(jīng)是鼾聲陣陣了。
D.房屋中間關門熟睡,已經(jīng)是鼾聲陣陣了。
(4)下列對文章的理解,恰當?shù)囊豁検?
A.三篇選文所述事件均發(fā)生在秋季。
B.三篇選文分別描述了作者和子由、張懷民、老書生月夜同游之事。
C.三篇選文都運用了設問的修辭手法。
D.三篇選文都表達了作者仕途不順時內(nèi)心復雜的情感。
(5)閱讀選文,回答問題。
①從選文一的上闋“
②選文二的“閑人”一詞是全文的點睛之筆,表現(xiàn)了作者
③選文三寫作者“放杖而笑”,請結(jié)合全文與注釋分析他“笑”的兩個原因。組卷:69引用:3難度:0.5 -
4.閱讀(甲)(乙)兩文,回答問題。
(甲)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東坡志林?記承天寺夜游》)(乙)
余嘗寓居惠州嘉祐寺,縱步松風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謂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間有甚么歇不得處!”由是如掛鉤之魚,忽得解脫。若人悟此,雖兵陣相接,鼓聲如雷霆,進則死敵,退則死法,當恁么時也不妨熟歇。
(《東坡志林?記游松風亭》)
(注)①木末:樹梢。②死敵:死于敵手。③死法:死于軍法。④恁么:如此,這樣。
(1)(甲)(乙)兩文作者蘇軾,字
(2)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①念無與樂者 (
②蓋竹柏影也 (
③余嘗寓居惠州嘉祐寺(
④由是 如掛鉤之魚 (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①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②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
(4)(甲)(乙)兩文分別為蘇軾被貶黃州、惠州期間所作,雖然時間不同,地點不同,但所展露的胸懷卻有共同之處,請寫出來。組卷:4引用:1難度:0.4 -
5.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問題。
【甲】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
(蘇軾《記承天寺夜游》)【乙】凡物皆有可觀。茍有可觀,皆有可樂,非必怪奇?zhèn)愓咭?。哺糟啜醨①,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飽。推此類也,吾安往而不樂?
(節(jié)選自蘇軾《超然臺記》)
【注釋】①哺糟啜醨(chuò lí):吃酒糟,喝薄酒。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①念無與為樂者 念: ②相與步于中庭 相與: ③蓋竹柏影也 蓋: ④皆可以飽 飽:
①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②茍有可觀,皆有可樂。
(3)對“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币痪淅斫庥姓`的一項是
A.哪里都有月夜、竹柏,只是缺少我們兩個這樣的賞月的“閑人”罷了。
B.表現(xiàn)了作者為大自然的美景所陶醉,而產(chǎn)生了異常欣喜的心情。
C.表現(xiàn)了作者在政治上受排擠,心情苦悶,只好去大自然中尋找快樂和解脫。
D.表現(xiàn)了作者超然物外、曠達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
(4)乙文中說“凡物皆有可觀”“吾安往而不樂”。甲文中哪些內(nèi)容可以印證這兩句話?
(5)《記承天寺夜游》和《超然臺記》分別表達作者什么心境?組卷:68引用:3難度:0.5 -
6.閱讀下面詩文,完成問題。
【甲】水調(diào)歌頭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乙】記承天寺夜游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1)請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基礎知識積累。作品 文學常識 詞語解釋 句子翻譯 水調(diào)歌頭 作者是宋朝的①
甲詞中“水調(diào)歌頭”是詞的②/ / 記承天寺夜游 月色入戶③ 相與步于中庭
譯文:④
A.甲詞的小序和乙文的首句,都交代了作者寫作的時間和緣由。
B.甲詞以夜已深而人難以入眠,寫出了自己對人間生活的厭棄。
C.乙文巧用比喻寫月光清澈透明,點染出疏影搖曳的美妙境界。
D.甲詞和乙文均用借景抒情的寫作手法,將復雜情感融于景中。
(3)甲詞有作者內(nèi)心的傷悲、無奈等,乙文中“組卷:40引用:2難度:0.6 -
7.文言文閱讀,完成下列各題。
【甲】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
(蘇軾《記承天寺夜游》)
【乙】王子猷居山陰①,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四望皎然②。因起彷徨,詠左思《招隱詩》③,忽憶戴安道④。時戴在剡⑤,即便夜乘小船就⑥之。經(jīng)宿⑦方至,造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
(選自《世說新語》)
【注釋】①山陰:在今浙江紹興。②皎然:潔白的樣子。③左思《招隱詩》:表現(xiàn)隱居的樂趣。④戴安道:戴逵,字安道。⑤剡(shàn):縣名,今浙江嵊縣。⑥就:拜訪、訪問。⑦經(jīng)宿:一整夜。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①念無與樂者
②人問其故
(2)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
②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
(3)【甲】文中的畫線句是描寫庭院美景的名句,歷來為后人稱頌,請談談你的理解。
(4)【甲】【乙】兩文都是寫夜晚造訪友人,試分析它們主題的異同。組卷:24引用:2難度:0.6 -
8.閱讀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題。
(甲)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東坡志林?記承天寺夜游》)
(乙) 余嘗寓居惠州嘉佑寺縱步松風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字尚在木末①,意謂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間有甚么歇不得處?”由是如掛鉤之魚,忽得解脫。若人悟此,雖兵陣相接,鼓聲如雷霆,進則死敵②,退則死法③,當恁么④時也不妨熟歇。
(《東坡志林?記游松風亭》)(注)①木末:樹梢。②死敵:死于敵手。③死法:死于軍法。④恁么:如此,這樣。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①月色入戶
②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③余嘗寓居惠州嘉佑寺
④思欲就亭止息
(2)請給乙文中劃線句子斷句。(限斷3處)
余 嘗 寓 居 惠 州 嘉 祐 寺 縱 步 松 風 亭 下 足 力 疲 乏 思 欲 就 亭 止 息
(3)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由是如掛鉤之魚,忽得解脫。
(4)甲、乙兩文分別為蘇軾被貶黃州、惠州期間所作,兩文所展露的胸懷有沒有共同之處?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簡要概述。組卷:2引用:3難度:0.4 -
9.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蘇軾《記承天寺夜游》)
(乙)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時。其實湖光染翠之工,山嵐①設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②未下,始極其濃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態(tài)柳情山容水意別是一種趣味。此樂留與山僧游客受用,安可為俗士道哉!
(袁宏道《西湖游記》)
[注]①嵐:山中的霧氣。②夕舂:夕陽。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①月色入戶
②念無與為樂者
③皆在朝日始出
④尤不可言
(2)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月景尤不可言/花態(tài)柳情山容/水意/別是一種趣味
B.月景/尤不可言/花態(tài)柳情/山容水意別是一種趣味
C.月景/尤不可言花態(tài)柳情/山容水意/別是一種趣味
D.月景尤不可言/花態(tài)柳情/山容水意/別是一種趣味
(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②此樂留與山僧游客受用,安可為俗士道哉!
(4)乙文描寫月色的句子是哪句?甲乙兩文分別寫出月色什么特點?請簡要概括。組卷:8引用:2難度:0.4 -
10.閱讀下列文言文,完成各題。
(甲)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乙) 元豐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齊安①舟行適臨汝,而長子邁②將赴饒之德興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觀所謂石鐘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硿硿③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大石側(cè)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棲鶻④,聞人聲亦驚起,磔磔⑤云霄間;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鸛鶴⑥也。余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fā)于水上噌吰⑦如鐘鼓不絕。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⑧,不知其淺深,微波入焉,涵澹⑨澎湃而為此也。
(選自蘇軾《石鐘山記》)
(注)①齊安:今湖北黃岡。臨汝:今河南臨汝②邁:即蘇邁,蘇軾的長子,字伯達。③硿硿(kōng):金石相撞擊的聲音。④鶻(hú):鷙鳥名,即隼。⑤磔磔(zhé):鳥鳴聲。⑥鸛鶴:鳥名。⑦噌(cēng)吰(hóng):形容鐘聲洪亮。⑧罅(xià):裂縫,縫隙。⑨涵澹:水波蕩漾的樣子。
(1)解釋下列加點字在文中的意思。
①念無與為樂者
②蓋竹柏影也
③至絕壁下
④或曰此鸛鶴也
(2)翻譯下列句子。
①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②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
(3)下列對文中劃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余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fā)于水上噌吰如鐘鼓不絕
B.余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fā)于水上/噌吰如鐘鼓不絕
C.余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fā)于水上/噌吰如鐘鼓不絕
D.余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fā)于水上噌吰/如鐘鼓不絕
(4)《記承天寺夜游》寫出了月光組卷:6引用:1難度:0.6 -
11.閱讀(甲)(乙)兩段文言文,完成文后小題。
[甲]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乙]徙知徐州。河決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匯于城下,城將敗,富民爭出避水。軾曰:“富民出,民皆動搖,吾誰與守?吾在是,水決不能敗城。”驅(qū)使復入。軾詣武衛(wèi)營,呼卒長,曰:“河將害城,事急矣,雖禁軍且為我盡力。”卒長曰:“太守猶不避涂潦①,吾儕小人,當效命?!甭势渫匠舟五?sup>②以出,筑東南長堤,首起戲馬臺,尾屬于城。軾廬于其上,過家不入,使官吏分堵③以守,卒全其城。復請調(diào)來歲夫,增筑故城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從之。
(節(jié)選自《宋史?蘇軾傳》)(注)①涂潦,泥沼雨水。②畚鍤,箕畚鐵鍬。③堵,古墻體單位,長與高各一丈為一堵。
(1)解釋下面句中加點詞
①念無與為樂者
②蓋竹柏影也
③卒全其城
(2)下列加點詞語的用法意義都相同的一組是A.相與步于中庭 軾廬于其上 B.念無與為樂者 雖禁軍且為我盡力 C.春冬之時 朝廷從之 D.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以錢覆其口
A.[甲]文以寥寥數(shù)語描繪了月夜小景,傳達了作者的微妙心境,語言樸素而含有深長的意味。
B.[乙]文蘇軾在洪水泛溢“城將敗”之際,采取了驅(qū)使富民回城、調(diào)動軍隊筑堤護城、讓官吏分堵守護等措施。
C.[甲]文既運用了比喻進行描寫,又借助竹柏的影子正面表現(xiàn)月光的明亮。
D.[乙]文洪水匯于城下的危急時刻,蘇軾親率士兵冒雨增筑城墻,保全了徐州城。
(4)翻譯下列句子
①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
②富民出,民皆動搖,吾誰與守?
(5)乙文記述了蘇軾率領官兵抗洪筑堤、保城安民的事跡,表現(xiàn)了他怎樣的精神品質(zhì)?組卷:161引用:3難度:0.9
三、課內(nèi)閱讀。
-
34.閱讀文言文選段,完成問題。
記承天寺夜游
蘇軾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1)解釋下面加點詞的意思。
①解衣欲睡 (
②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③相與步于中庭 (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
①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②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中的“遂”“亦”二字流露出作者與張懷民相知的喜悅。
B.文章前三句敘事,交代了夜游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敘述自然流暢。
C.作者描繪庭中景物極富特色:寫月突出其明,寫影突出其形,寫水突出其清。
D.文章以寥寥數(shù)語描繪了月夜小景,傳達了作者復雜微妙的心境,語言凝練而又意味深長。組卷:2引用:1難度:0.7 -
35.課內(nèi)文言文閱讀。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A.月色入戶 關門閉戶 B.念無與為樂者 一念之差 C.相與步于中庭 寸步難行 D.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①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
②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3)本文寫于作者被貶黃州期間,你認為文章表達了作者哪些微妙而復雜的感情?組卷:85引用:2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