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福建省泉州市城東中學、南安華僑中學、石獅八中、泉州外國語學校高一(上)期中生物試卷
發(fā)布:2024/10/21 4:0:1
一、選擇題(25題,共50分)
-
1.細胞學說由德國植物學家施萊登和動物學家施旺最早提出,后經德國科學家魏爾肖補充完善。它賦予生物學不同于其他自然科學的獨特韻味,被譽為19世紀自然科學三大發(fā)現之一。下列關于細胞學說的敘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7難度:0.7 -
2.丙型肝炎病毒(即HCV)呈球形,為單鏈RNA病毒。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9難度:0.5 -
3.對下列圖示的生物學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br />
組卷:86引用:19難度:0.7 -
4.科學家發(fā)現了一種被稱作GFAJ-1的獨特細菌,這種細菌能利用劇毒化合物(砒霜)中的砷來代替磷元素構筑生命分子和生化反應。根據材料進行預測,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3引用:4難度:0.7 -
5.如圖中X代表某一生物學概念,其內容包括①②③④四部分。下列與此概念圖相關的描述錯誤的是( ?。?/h2>
組卷:11引用:3難度:0.5 -
6.下列生理作用不是脂質所具有的是( )
組卷:39引用:12難度:0.9 -
7.下列有關細胞組成成分、結構與功能敘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0引用:2難度:0.6 -
8.研究人員對分別取自4種不同生物的部分細胞(甲、乙、丙、?。┻M行分析、觀察等實驗,獲得的結果如下表(表中“√”表示“有”,“×”表示“無”)。
核仁 葉綠素 葉綠體 線粒體 中心體 核糖體 纖維素酶處理的結果 甲 × √ × × × √ 無變化 乙 √ × × × √ √ 無變化 丙 √ × × √ × √ 外層結構破壞 丁 √ √ √ √ √ √ 外層結構破壞 組卷:107引用:28難度:0.7 -
9.研究發(fā)現一類稱做“分子伴侶”的蛋白質可識別正在合成的多肽或部分折疊的多肽,并通過改變自身空間結構與多肽的某些部位相結合,從而幫助這些多肽折疊、組裝或轉運,其本身不參與組成最終產物并可循環(huán)發(fā)揮作用。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h2>
組卷:21引用:4難度:0.7
二、主觀題(4題,共50分)
-
28.冬小麥一般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播種,翌年5月底至6月中下旬成熟。如圖為冬小麥在不同時期含水量變化曲線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活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2)播種小麥時,農民常將麥種放在水中浸泡段時間,種子萌發(fā)過程中水的作用有
(3)種子浸水萌發(fā)長出第片真葉過程中Mg2+參與構成了
(4)隨著氣溫下降,冬小麥細胞中結合水與自由水含量的比值
(5)某生物興趣小組為驗證發(fā)芽的小麥種子中含有還原糖,設計了如表所示的實驗。請回答問題:實驗步驟 試管1 試管2 發(fā)芽小麥種子勻漿樣液 ——— 2mL 蒸餾水 ? ——— 加斐林試搖勻 適量 適量 溫度處理 60℃水浴 60℃水浴
a.質量濃度為0.1g/mL的NaOH溶液
b.質量濃度為0.05g/mL的CuSO4溶液
c.質量濃度為0.01g/mL的CuSO4溶液
②預測實驗結果:試管1呈現
③得出結論:對比試管1、2的實驗結果,可以說明組卷:3難度:0.6 -
29.圖1所示為細胞膜業(yè)顯微結構模式圖,圖2為典型的細胞核及其周圍部分結構示意圖。
(1)圖1中細胞膜的外側是
(2)吞噬細胞吞噬細菌的過程體現了細胞膜具有
(3)圖2中[3]
(4)科學家研究發(fā)現酵母菌中蛋白質在液泡中降解的過程,首先由一種稱為自噬體的囊泡逐漸吞沒細胞內受損的蛋白質和細胞器,然后與液泡相融。在液泡中,自噬體內容物被降解成更小的物質成分,為細胞提供自我更新所需的營養(yǎng)和材料。為驗證細胞缺乏養(yǎng)分時,自噬體的活動也會增強,請根據以下提供的材料設計實驗,寫出實驗思路:
材料與用具:培養(yǎng)瓶若干、酵母菌完全培養(yǎng)液、缺少營養(yǎng)物質的酵母菌培養(yǎng)液、液泡中缺乏降解酶的突變酵母菌若干(自噬體會在液泡中累積)、顯微鏡、載玻片、蓋玻片、滴管等。(要求與說明:酵母菌培養(yǎng)具體方法、裝片制作過程不作要求,實驗條件適宜)
1.請將以下實驗步驟補充完整:
①取液泡中缺乏降解酶的突變酵母菌
②
③每隔段時間,
④統(tǒng)計并分析所得數據。
2.預測實驗組觀察結果:實驗組酵母菌培養(yǎng)液中缺少營養(yǎng)物質,因此隨著時間推移,自噬體在酵母菌液泡中的積累數量會越來越多。組卷: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