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開展“大美?古籍”的主題學習活動,請你完成下列任務(wù)。
(1)活動一:古籍發(fā)展足跡
下面是一位同學找來的一段文字。閱讀這段文字,完成問題。
中華古籍從甲骨、青銅器、石刻、竹簡、縑帛,發(fā)展到寫卷、刻本,數(shù)量之大,世所罕見。西漢時期以竹木簡和縑帛為知識載體。用于編連竹木簡的繩子稱為“編”,絲質(zhì)的稱為“絲編”,皮質(zhì)的稱為“韋編”。司馬遷在《史記》中就曾用“韋編三絕”來記載孔子勤讀《易》書的故事。之后東漢蔡倫用樹皮、破麻布等創(chuàng)新了造紙術(shù),【甲】紙張迅速取代竹簡成為書籍的首選。
隨著印刷技術(shù)的演化,書籍進入了尋常百姓家?!疽摇浚瑫庥^也隨之改變,頗富創(chuàng)義。唐五代前的卷軸式裝潢,慢慢發(fā)展為梵夾裝、經(jīng)折裝、旋風裝、蝴蝶裝、包背裝等多種形式,明中期后,線裝方冊成為主流。
翻開古籍的河流,我們從那翻卷浪花的濤聲中窺見哲思,從河邊搖曳的蒹葭中嗅到詩情。我們的心底慢慢積蓄起向上的能量,為自己擁有“炎黃子孫”的冠冕而驕傲。
①有同學認為劃線詞語中有錯別字,對加點字的讀音也有疑問。下列判斷錯誤的一項是 AA
A.“濤聲”應(yīng)寫為“滔聲”。
B.“曳”應(yīng)讀為“yè”。
C.“創(chuàng)義”應(yīng)寫為“創(chuàng)意”。
D.“冠”應(yīng)讀為“guān”。
②在文中【甲】【乙】兩處分別填入詞語,最恰當?shù)囊豁検?BB
A.【甲】由于 | 【乙】而且 |
B.【甲】因而 | 【乙】同時 |
C.【甲】因而 | 【乙】而且 |
D.【甲】由于 | 【乙】同時 |
韋編三絕:
孔子讀《易》書時,編聯(lián)竹簡的皮繩多次脫斷。
孔子讀《易》書時,編聯(lián)竹簡的皮繩多次脫斷。
(2)活動二:古籍內(nèi)容美
下面是一位同學搜集的一段梳理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桃花題材的佳作。閱讀這段文字,完成題目。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2500年前的《詩經(jīng)》用明艷的桃花贊嘆青春而美好的生命。東晉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成為中華文化不可遺忘的夢境。杜甫的“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李白的“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桃花的暗香浮動、柔美婉約與盛唐氣象頗有幾分相似,其花團錦簇、熱烈奔放在氣質(zhì)上則接近宋代詩詞。歐陽修的“畫閣歸來春又晚。燕子雙飛,柳軟桃花淺”,蘇軾的“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歌頌了救亡圖存、忠貞不渝的愛國情懷,曹雪芹《紅樓夢》中的一首《葬花吟》則抒發(fā)了身世飄零之嘆、孤標傲世之志。
一片桃花,風雨兼程,一路飄飛,穿越歷史云煙,經(jīng)過世事滄桑,與中華文明一同成長。
根據(jù)語境,畫線的句子表達欠妥,請修改。
修改:
桃花花團錦簇、熱烈奔放與盛唐氣象頗有幾分相似,花的暗香浮動、柔美婉約在氣質(zhì)上則接近宋代詩詞。
桃花花團錦簇、熱烈奔放與盛唐氣象頗有幾分相似,花的暗香浮動、柔美婉約在氣質(zhì)上則接近宋代詩詞。
(3)活動三:古籍傳承美
古籍得以延續(xù)在于藏家的愛書護書,一位同學找到了一段介紹“天一閣”的文字。閱讀這段文字,完成問題。
天一閣建于明代嘉靖年,距今已有430多年的歷史,素負“南國書城”之盛譽,是亞洲現(xiàn)存最古老的私人藏書樓,也是世界上現(xiàn)存最古老的三個家族圖書館之一。其創(chuàng)始人范欽歷30年之功,收藏7萬余卷藏書,并立下“代不分書,書不出閣”的族規(guī)。范氏后人銘記祖訓,13代薪火相傳,用堅韌和頑強寫下了一部家族藏書的傳奇。
①該同學要從以下兩幅字中選取一幅作為PPT首頁,來體現(xiàn)“天一閣”的精神特質(zhì)。請你選擇并說明理由。
![](https://img.jyeoo.net/quiz/images/svg/202307/338/5e98231b.png)
選擇:
【甲】
【甲】
理由:
楷書,筆畫平直、端正有力,符合范氏后人銘記祖訓,13代用堅韌和頑強寫下一部家族藏書傳奇的特點。
楷書,筆畫平直、端正有力,符合范氏后人銘記祖訓,13代用堅韌和頑強寫下一部家族藏書傳奇的特點。
②下面是一位同學為“天一閣”寫的一副對聯(lián)。請在橫線處填入詞語,將這副對聯(lián)補充完整,恰當?shù)囊豁検?
C
C
上聯(lián):風雨① ,薪火相承,萬卷藏書澤② ,
下聯(lián):歲月③ ,家族傳遞,一閣經(jīng)典照④ 。
A.①滄桑 | ②四海 | ③飄搖 | ④九州 |
B.①滄桑 | ②九州 | ③飄搖 | ④四海 |
C.①飄搖 | ②四海 | ③滄桑 | ④九州 |
D.①飄搖 | ②九州 | ③滄桑 | ④四海 |
D
D
A.中華古籍是華夏文明的重要載體,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偉大智慧,是歷史留給我們的豐厚遺產(chǎn),對后世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
B.今天,我們手捧一卷古籍,指尖的一紙、一墨、一字,都經(jīng)過時空穿梭,流轉(zhuǎn)千年,向我們講述華夏民族最驚艷的故事。
C.古籍帶著時間的風霜走到今天實屬不易,難道不需要我們用鄭重、虔敬的心去欣賞嗎?
D.一段段精煉深奧的文字,永久地凝固在古舊泛黃的紙頁上,它們相輔相成,間不容發(fā),形成了古籍的美。
【答案】A;B;孔子讀《易》書時,編聯(lián)竹簡的皮繩多次脫斷。;桃花花團錦簇、熱烈奔放與盛唐氣象頗有幾分相似,花的暗香浮動、柔美婉約在氣質(zhì)上則接近宋代詩詞。;【甲】;楷書,筆畫平直、端正有力,符合范氏后人銘記祖訓,13代用堅韌和頑強寫下一部家族藏書傳奇的特點。;C;D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quán)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8/27 9:0:9組卷:17引用:1難度:0.5
相似題
-
1.學校組織開展一次“低碳生活、綠色環(huán)保”主題宣傳活動,你和同學們參與其中。
(1)上網(wǎng)瀏覽相關(guān)資料時,你看到了如下材料:
工廠粗大的水管,排出帶泡沫的廢水;輪船上的人們談笑風生,食品包裝順著指尖很自然地滑入水中;公園里散步的人們經(jīng)過池塘邊,總有一口痰、幾塊土落進水里;夏天,孩子們拿著水槍,奔跑著,追逐著,鬧得渾身是水……水在哭泣。水,很渴。
讀完以上材料,請你撰寫宣傳標語。
(2)下面是小組成員寫的采訪提綱,請你從“提問技巧”的角度對采訪問題做出評析。采訪提綱 采訪對象 王浩:我國水文水資源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采訪目的 了解中國的地下水污染情況 采訪方式 訪談、錄像拍攝 采訪問題 問題1:王老師,您是研究地下水的權(quán)威專家,您能介紹一下我國地下水的現(xiàn)狀嗎?
問題2:王老師,您剛才提到地下水正遭受著越來越嚴重的污染,地下水受污染后硬度過高,那水中的魚、蝦之類的您會吃嗎?發(fā)布:2024/12/30 12:30:6組卷:22引用:1難度:0.8 -
2.綜合性學習。
在央視播出的首期《中國詩詞大會》上,來自四川的無臂小伙彭超過五關(guān)斬六將,成為首位播主。彭超幼年失去雙臂,克服了常人難以克服的困難,學會了用腳穿衣、寫字、上網(wǎng)等。自初中起,彭超就開始喜歡讀古詩詞,不如意時讀讀詩,用寫逆境的詩篇來鼓勵自己。彭超最喜歡李清照的“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這句詩格外豪邁,這種豪邁能帶給人力量”。彭超表示,未來的人生,需要“詩意的生活”,要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未來。
(1)你認為怎樣才能做到自強不息?
(2)假如你在演講稿中要運用上面的材料,那么這則材料不能證明的觀點是
A.不可一曝十寒
B.不可見利而進
C.須堅忍剛毅
D.須不屈不撓發(fā)布:2025/1/2 1:30:3組卷:9引用:2難度:0.7 -
3.綜合性學習。
材料一 2021年12月2日是第十個“全國交通安全日”。公安部、中央網(wǎng)信辦、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司法部、交通運輸部、應(yīng)急管理部、共青團中央等八部門近日聯(lián)合下發(fā)通知,部署各地以“知危險會避險、安全文明出行”為主題,共同組織開展第十個“全國交通安全日”主題活動;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道路交通事故。
材料二 教育行政部門指導中小學校開展“小手拉大手,親子安全行“主題宣教活動,增強中小學生及其監(jiān)護人交通安全意識。
材料三 第十個“全國交通安全日”主題圖標。(見圖)
(1)請用一句話概括材料一的內(nèi)容。
(2)根據(jù)材料一和材料二,請為你的班級的“小手拉大手,親子安全行”主題班會設(shè)計一個活動。請寫出活動名稱。
(3)仔細觀察材料三圖標,按照一定順序介紹圖標內(nèi)容。發(fā)布:2025/1/2 23:0:3組卷:4引用:2難度:0.5
相關(guān)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