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探究“口腔對淀粉的消化作用”,某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設計了下表所示的實驗方案,并上網查找了如下材料:①食物的消化從口腔開始;②食物入口,首先要經過牙齒切斷、撕裂、磨碎,同時舌把食物與唾液攪拌混合,形成食團容易下咽;③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可促使淀粉分解;④淀粉遇碘變藍。
然后,小組同學設計如下表所示的實驗,請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
組別 | 1 | 2 | 3 | 4 | 5 |
饅頭碎屑或饅頭塊 | 適量饅頭碎屑 | 適量饅頭碎屑 | 適量饅頭塊 | 適量饅頭碎屑 | ② |
是否攪拌 | 充分攪拌 | 充分攪拌 | 不攪拌 | 充分攪拌 | 充分攪拌 |
唾液或清水 | 2mL唾液 | 2mL清水 | 2mL唾液 | ① | 2mL唾液 |
溫度 | 37℃ | 80℃ | 5℃ | ||
加入碘液 | 2滴 |
1組與3組
1組與3組
兩組進行對照實驗。(2)若將1組和2組進行對照,這兩組實驗的變量是
唾液
唾液
。根據唾液淀粉酶的作用推測,1組和2組中加入碘液后,呈現藍色的是2
2
組。(3)若要利用1組、4組和5組進行對照實驗,可探究
溫度
溫度
對唾液淀粉酶分解淀粉的影響,請對上表實驗方案中的①②兩處進行補充完善:①2mL唾液
2mL唾液
;②適量饅頭碎屑
適量饅頭碎屑
。(4)每組實驗都嚴格規(guī)范操作,滴加碘液后,
1
1
組不變藍,本探究實驗探究了唾液、牙齒的咀嚼和舌的攪拌、溫度
唾液、牙齒的咀嚼和舌的攪拌、溫度
對淀粉消化的影響。【考點】探究發(fā)生在口腔內的化學消化.
【答案】1組與3組;唾液;2;溫度;2mL唾液;適量饅頭碎屑;1;唾液、牙齒的咀嚼和舌的攪拌、溫度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4/20 14:35:0組卷:50引用:3難度:0.8
相似題
-
1.“饅頭在口腔中的消化”實驗。
在下列7支試管中加入等量的饅頭(清水和唾液均為2毫升):試管 物質 是否攪拌 溫度 時間 碘液 現象 ① 碎饅頭+唾液 攪拌 37℃ 10分鐘 加 不變藍 ② 碎饅頭+清水 攪拌 37℃ 10分鐘 加 變藍 ③ 碎饅頭+唾液 攪拌 37℃ 10分鐘 加 部分變藍 ④ 未切碎的饅頭+唾液 攪拌 37℃ 10分鐘 加 部分變藍 ⑤ 碎饅頭+唾液 攪拌 37℃ 10分鐘 加 變藍 ⑥ 碎饅頭+唾液 攪拌 37℃ 10分鐘 加 變藍 ⑦ 碎饅頭+唾液 攪拌 37℃ 10分鐘 加 部分變藍
(2)在上述實驗中,①和③是一組對照實驗,探究的是
(3)如果探究牙齒在消化中的作用,可以選擇哪兩支試管為一組:
(4)除此之外,請你再從表中選出一組對照實驗,并說明探究的因素是什么?
(5)實驗證明饅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在實驗室里你如何利用饅頭證明淀粉是有機物?發(fā)布:2025/1/6 8:0:1組卷:20引用:1難度:0.4 -
2.某生物學興趣小組進行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消化”實驗,在下列7支試管中均加入等量的饅頭(清水河唾液均為2毫升),根據所學的生物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試管 物質 是否攪拌 溫度/℃ 時間/分 碘液 現象 ① 碎饅頭+唾液 攪拌 37 10 加 不變藍 ② 碎饅頭+清水 攪拌 37 10 加 變藍 ③ 碎饅頭+唾液 不攪拌 37 10 加 部分變藍 ④ 未切碎饅頭+唾液 攪拌 37 10 加 部分變藍 ⑤ 碎饅頭+唾液 攪拌 100 10 加 變藍 ⑥ 碎饅頭+唾液 攪拌 0 10 加 變藍 ⑦ 碎饅頭+唾液 攪拌 37 5 加 部分變藍
(2)試管②變藍的原因是
(3)在上述實驗中,①和③是一組對照實驗,探究的是
(4)如果探究牙的咀嚼在消化中的作用,可以選擇哪兩支試管為一組對照實驗?
(5)除此之外,請你再從表中選出一組對照實驗
(6)實驗證明饅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在實驗室里如何證明饅頭中所含的淀粉是有機物?發(fā)布:2025/1/6 8:0:1組卷:7引用:1難度:0.4 -
3.某同學做了“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的實驗。他向A、B試管中加入的物質如表格所示,將兩支試管充分攪拌后,放入盛有37℃的溫水中,10分鐘后取出,待冷卻后各加入2滴碘。稍后觀察實驗現象:
試管 加入的物質 加碘后的現象 A 饅頭碎屑+2毫升唾液 ② B 饅頭碎屑+①清水 變藍
(2)②處的實驗現象是
(3)根據實驗現象得出的結論是:
(4)淀粉在消化道的
(5)淀粉屬于糖類。糖類、脂肪和發(fā)布:2025/1/6 8:0:1組卷:89引用:1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