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組織“探訪袁枚”活動,請你仔細閱讀,完成下面的問題。
隨園記
【清】袁枚 金陵自北門橋西行二里,得小倉山。登小倉山,諸景隆然上浮。凡江湖之大云煙之變非山之所有者皆山之所有也。
康熙時,織造①隋公當(dāng)山之北巔,構(gòu)堂皇②,樹之獲千章,桂千畦,翕然盛一時,號曰隋園。后三十年,余宰江寧,園傾且頹弛,百卉蕪謝,春風(fēng)不能花。余惻然而悲,問其值,曰三百金,購以月俸。茨③墻剪園,易檐改途。隨其高,為置江樓;隨其下,為置溪亭;隨其夾澗,為之橋;隨其湍流,為之舟;隨其地之隆中而欹側(cè)也,為綴峰岫;隨其蓊郁而曠也,為設(shè)宦窔④。或扶而起之,或擠而止之,皆隨其豐殺繁瘠,就勢取景,仍名曰隨園,同其音,易其義。
落成嘆曰:“使吾官于此,則月一至焉;使吾居于此,則日日至焉。二者不可得兼,舍官而取園者也。”遂乞病,率弟香亭、甥湄君移書史居隨園。聞之蘇子⑤曰:“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比粍t余之仕與不仕,與居茲園之久與不久,亦隨之而已。夫兩物之能相易者,其一物之足以勝之也。余竟以一官易此園,園之奇,可以見矣。
(選自《古代小品文鑒賞辭典》有刪改)【注】①織造:督管絲織染業(yè)的職官。②堂皇:廣大的堂廈。③茨:用茅草和蘆葦蓋屋。④宦(yí)窔(yǎo):房屋的東北角與東南角。古代建房,多在東南角設(shè)溷廁,東北角設(shè)廚房。此即代指這些設(shè)施。⑤宋朝大文學(xué)家蘇軾。下面的引文出自蘇軾《靈壁張氏園亭記》。
(1)【活用方法,讀懂文意】參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釋加點詞語。
文言詞句 | 方法策略 | 釋義 |
諸景隆然上浮 | 課內(nèi)遷移法:其西南諸峰(《醉翁亭記》) | A 眾,多 眾,多 |
君子不必仕 | 查找字典法:①做官;②審察;③同“事”,事業(yè)。 | B 做官 做官 |
同其音,易其義 | 參考成語法:移風(fēng)易俗 | C 改變 改變 |
自北門橋西行二里 | 詞性活用法:山行六七里(《醉翁亭記》) | D 名詞作狀語,向西 名詞作狀語,向西 |
文言現(xiàn)象 | 例句 |
通假字 | ①屬予作文以記之 同“囑”,囑托、囑咐 同“囑”,囑托、囑咐 |
古今異義 | ②前人之述備矣 古義: 詳盡 詳盡 今義:準(zhǔn)備③去國懷鄉(xiāng) 古義: 國都 國都 今義:國家 |
詞類活用 | ④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以……為樂 以……為樂 (意動用法)⑤客此 客居 客居 (名詞活用為動詞) |
一詞多義 | ⑥與余舟一芥:表數(shù)詞“一”上下一白 全 全 ⑦把酒臨風(fēng) 面對 面對 ⑧臨溪而漁 靠近 靠近 |
錦囊:抓住句式,明結(jié)構(gòu)。
牛刀小試:凡江湖之大云煙之變非山之所有者皆山之所有也
(4)【抓高頻字,領(lǐng)會情感】“隨”字不僅是文章的高頻字,亦是叩開袁枚心門的鑰匙。根據(jù)要求,補全小文的摘錄思考。
摘錄:隨其高,為置江樓……皆隨其豐殺繁瘠。
思考:六個“隨”字連用,足見袁枚在修葺隨園時①
就勢取景,順其自然
就勢取景,順其自然
。摘錄:然則余之仕與不仕,與居茲園之久與不久,亦隨之而已。
思考:此處的“隨”與之前六個“隨”又有區(qū)別,此處“隨”字的含義是②
隨意
隨意
,可見袁枚③灑脫放任
灑脫放任
的處世觀念。“隨園”不只是袁枚晚年寓居之地,更是他的④精神家園
精神家園
。(5)【關(guān)聯(lián)閱讀,深度學(xué)習(xí)】小語想把這篇選文推薦給同學(xué)們作為《醉翁亭記》的拓展閱讀材料,這引來了同桌的反對。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幫小語擬一條回復(fù)。
同桌:既然是拓展閱讀,就應(yīng)該與《醉翁亭記》在相似之余有所區(qū)別。這兩篇文章表達的都是作者享受山水園林的樂趣,情感完全相同,沒有補充閱讀必要。
【答案】眾,多;做官;改變;名詞作狀語,向西;同“囑”,囑托、囑咐;詳盡;國都;以……為樂;客居;全;面對;靠近;就勢取景,順其自然;隨意;灑脫放任;精神家園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quán)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fù)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9/7 12:0:8組卷:32引用:1難度:0.5
相似題
-
1.閱讀下面的古詩文,完成各題。
【甲】賈生
李商隱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diào)更無倫。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乙】賈誼傳(節(jié)選)
班固??天子議以誼任公卿之位。東陽侯、馮敬之屬盡害之,乃毀誼曰:“洛陽之人年少初學(xué)專欲擅權(quán)紛亂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議,以誼為長沙王太傅。誼既以謫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為賦以吊屈原。追傷之,因以自諭。
??后歲余,文帝思誼,征之。至,入見,上方受厘[注],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問鬼神之本。誼具道所以然之故。至夜半,文帝前席。即罷,曰:“吾久不見賈生,自以為過之,今不及也。”乃拜誼為梁懷王太傅。
(節(jié)選自班固《漢書?賈誼傳第十八》)[注]受厘:祭祀后把剩余的肉送回皇上,以示受福。
(1)根據(jù)語境,參考方法提示,解釋下列加點詞語的意思。加點詞語 方法提示 解釋(填寫文字) 東陽侯、馮敬之屬盡害之 關(guān)聯(lián)教材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桃花源記》)
①屬:
因以自諭使用詞典選擇義項
諭:a明白;了解;b告訴;c詔令;d同“喻”,比方
②諭:
乃拜誼為梁懷王太傅參考字源釋義,聯(lián)系語境推斷詞語意思
拜:會意。從兩手,從下?!墩f文》:“拜從兩手下?!北硎倦p手作揖,或下拜。
③拜:
①誼既以謫去,意不自得。
②后歲余,文帝思誼,征之。
(3)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洛陽之人年少初學(xué)/專欲擅/權(quán)紛亂諸事
B.洛陽之人年少初學(xué)/專欲擅權(quán)/紛亂諸事
C.洛陽之人年少初/學(xué)專欲擅權(quán)/紛亂諸事
D.洛陽之人年少初/學(xué)專欲擅/權(quán)紛亂諸事
(4)下列對甲乙詩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詩首句中“逐臣”二字體現(xiàn)賈誼身份,乙文首段詳敘賈誼成為“逐臣”的原因。
B.甲詩“可憐”意為可惜,用詞含蓄,隱含著對漢文帝求仙訪道、不計民生的嘲諷。
C.甲詩借寫漢代賈誼的遭遇,寄寓詩人在政治上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郁悶和感傷。
D.同樣寫漢文帝“宣室求賢”這件事,但甲乙語言風(fēng)格不同,甲詩華麗,乙文質(zhì)樸。
(5)甲乙詩文都寫出賈誼才華過人,但寫法有同有異,請從描寫角度簡要分析。發(fā)布:2024/12/27 4:0:2組卷:50引用:2難度:0.3 -
2.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
【甲】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fēng),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節(jié)選自《岳陽樓記》)【乙】季文子(即魯國大夫黃越)相①宣、成,無衣帛之妾,無食粟之馬。仲孫它諫曰:“子為魯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馬不食粟,人共以子為愛②,且不華國”乎!”文子曰:“吾亦愿之。然吾觀國人,其父兄之食粗而衣惡者猶多矣,吾是以不敢。人之父兄食粗衣惡,而我美妾與馬,無乃非相人者乎!且吾聞以德榮為國華,不聞以妾與馬?!?br />(節(jié)選自《國語?季文子以德為榮》)【注釋】①相:輔助。②愛:吝嗇。③華國:使國家有光彩。
(1)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①春和景明
②長煙一空
③古仁人之心
④食粗衣惡
(2)下列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A.人共以子為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吾亦愿之╲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C.不聞以妾與馬╲太守與客來飲于此
D.子為魯上卿╲或異二者之為
(3)翻譯下列句子。
①微斯人,吾誰與歸?
②無乃非相人者乎!
(4)季文子在思想上與范仲淹有什么相同之處?請結(jié)合【乙】文內(nèi)容說說你的理解。發(fā)布:2024/12/27 3:30:2組卷:15引用:3難度:0.7 -
3.下列句中加點字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h2>
發(fā)布:2024/12/27 3:30:2組卷:13引用:3難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