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水楊酸的雙重身份房裕東 如果你沒聽說過水楊酸,那你一定聽說過阿司匹林,它其實是水楊酸的另一個身份。早在公元前4世紀,古希臘“醫(y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就在《希波克拉底文集》中提到,咀嚼柳樹皮后,產婦分娩時的疼痛可以得到有效減輕。我國漢朝時也有喝柳樹皮湯能退燒止痛的記載。15世紀時,印第安人通過搗碎柳樹皮并將其敷在傷者的皮膚表面以緩解疼痛。可以說,在現(xiàn)代制藥技術普及之前,柳樹皮幾乎是世界很多地方最常用的止痛藥和退燒藥。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許多醫(yī)學實驗室競相開展從柳樹皮中分離藥用成分的工作。1828年,德國科學家約翰?畢希納成功地從柳樹皮提取液中分離出少量具有活性的鎮(zhèn)痛成分,并將其命名為水楊苷(Salicin)。1838年,意大利化學家拉法里?皮利亞將水楊苷水解后得到了水楊醇,他又將水楊醇氧化,得到了水楊酸。這是阿司匹林研究中的巨大突破。
雖然水楊酸具有良好的解熱鎮(zhèn)痛效果,但它味道難聞,患者直接服用的話,不僅會惡心嘔吐,還會刺激消化黏膜,甚至造成消化道潰瘍。為了減少副作用,提高鎮(zhèn)痛效果,德國一家公司一直試圖對水楊酸的結構進行修飾。該公司的有機化學家費利克斯?霍夫曼的父親患有嚴重的風濕病,他在服用水楊酸鈉(由水楊酸用堿中和結晶而得)后胃疼不止,為了減輕父親的痛苦,霍夫曼查閱了大量資料,對水楊酸的提取工藝進行了精心改進,終于在1898年8月10日成功合成了乙酰水楊酸。實驗表明,乙酰水楊酸可以明顯減輕水楊酸的酸性所造成的“燒心”癥狀。后來,根據(jù)水楊酸可以從繡線菊中提取出來的特性,霍夫曼把繡線菊的拉丁名“spiraea”中的“spir”放在中間,以“乙?;钡挠⑽拿癮cetylation”的首字母“a”打頭,詞尾加上“藥物”的英文后綴“in”,組成了乙酰水楊酸的英文名“Aspirin”。之后,該公司通過了乙酰水楊酸對疼痛、炎癥及發(fā)熱的臨床療效測試,并將其商品名注冊為“阿司匹林”。從此,阿司匹林暢銷全球,成為應用最廣泛的解熱鎮(zhèn)痛藥物之一。
其實,不只是柳樹皮,在很多植物體內,水楊酸都承擔著非常重要的功能。水楊酸就像植物的“警衛(wèi)員”,肩負著為植物“報告敵情”的使命。當植物的某個部位受到病原微生物侵害時,水楊酸就會迅速出動,向植物的各個部位發(fā)送警戒信息,全方位調動植物自身的免疫系統(tǒng),準備迎接戰(zhàn)斗。
水楊酸增強了植物抵抗細菌感染的能力,從而一定程度上延長了花卉和果蔬的保鮮期。早在1975年,科學家們就發(fā)現(xiàn),用水楊酸浸泡馬鈴薯的塊莖,可以抑制其腐爛和發(fā)芽的速度,使馬鈴薯的保鮮期延長到8個月之久。用水楊酸處理蘋果、雪梨、香蕉、桃子等水果,也可以提高其抗氧化能力,延長保鮮期。同理,將阿司匹林加在鮮花培養(yǎng)液里,可使鮮花體內的水楊酸含量迅速升高,既可抑制鮮花的呼吸作用,又可抑制鮮花切口處的細菌繁殖,使美麗的鮮花能維持更長時間的嬌艷。
很早以前,人們就開始嘗試用水楊酸治療痤瘡。經過數(shù)十年的探索,水楊酸的祛痘效果獲得了無數(shù)人的肯定,無論在臨床應用還是日常護膚品中,它都是“香餑餑”,是祛痘的明星成分之一。除了祛痘,水楊酸還有哪些強大的護膚功效呢?
水楊酸是一種脂溶性物質,能滲透到富含脂質的毛孔內;因此,除了可以用來對抗油脂分泌過多形成的痤瘡,還可以去除皮膚多余的角質,使皮膚光滑度得到臨時性改善。更神奇的是,去除角質的同時,水楊酸還能使黑色素脫落,達到淡斑、美白的效果。另外,水楊酸還具有一定的抗衰老功效,這是因為對皮膚施以適當濃度的水楊酸并配合使用其他護膚成分后,可以有效消除一些皮膚細紋。水楊酸居然有這么多美容護膚功效,難怪護膚品中或多或少都會添加一些水楊酸。
水楊酸不像果酸等其他酸性物質具有強刺激性。這是因為,人體角質含有豐富的脂質,水楊酸的脂溶性特性可以與角質的脂質融合,滲透進角質層及毛孔深處,卻不會對真皮組織造成刺激,作用鎖定在淺層角質中;同時不影響活性表皮細胞,具有較高的穩(wěn)定性和低刺激性。
水楊酸雖然護膚效果顯著且刺激性低,但仍需控制好添加使用的濃度。一般護膚品中添加的水楊酸濃度為0.5%-2%,如果濃度超過2%,就會對皮膚產生較強的刺激性。對于有些皮膚不耐受的人群而言,初次使用如果感覺刺痛,可以先用水乳,再使用含水楊酸的產品,雖然效果會減弱,但可以降低直接接觸皮膚的刺激。
水楊酸,分子雖小,作用卻大。它負擔著植物抵御外界侵害的重任,是植物體內的“超級英雄”。對于人類來說,不論是貯存花卉果蔬、解熱鎮(zhèn)痛還是美容護膚,水楊酸也都發(fā)揮著神奇的功效,可謂難得一見的“寶藏神藥”。
(有刪改)(1)下列圖解,最符合材料相關內容的一項是 BB
A.1828年畢希納首次從柳樹皮提取液中分離出水楊苷之后皮利亞將水楊苷水解,得到水楊醇貢獻二者都是阿司匹林研究中的巨大突破
B.水楊酸優(yōu)點良好的解熱鎮(zhèn)痛作用缺點味道難聞、刺激消化黏膜激發(fā)對水楊酸研究的進一步深入
C.化學家霍夫曼通過查找大量醫(yī)學資料,找到研究方向改進水楊酸提取工藝合成乙酰水楊酸
D.乙酰水楊酸減輕服用后“燒心”等癥狀增強藥物在解熱鎮(zhèn)痛上的療效通過臨床測試,最終發(fā)明阿司匹林
(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BB
A.“如果你沒聽說過……那你一定聽說過……”,使用假設復句,先否定再肯定,明確阿司匹林在當代人生活中的常見和使用的廣泛等,引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
B.文章詳細介紹了乙酰水楊酸的英文名“Aspirin”的由來,側面介紹了霍夫曼提取水楊酸的原材料可能是繡線菊,也證明了水楊酸在自然界廣泛的存在。
C.“報告敵情”使用比擬手法,“報告”體現(xiàn)其積極主動,“敵情”指病原微生物的侵害情況,生動形象地介紹了植物受到病原微生物侵害時的反應。
D.文章使用舉例子、作比較等說明方法說明水楊酸的相關內容,語言上使用較多的如“脂溶性”等科學術語和相關科學研究成果,使得文章的科學性增強。
(3)科普文大多會通過全方位介紹科普對象的相關內容讓讀者獲得有關知識。這篇文章是從哪些方面介紹水楊酸的有關知識的?請結合文本簡要概括。
首次
之后
貢獻
優(yōu)點
缺點
激發(fā)
通過
改進
合成
減輕
增強
通過
【答案】B;B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4/23 12:26:7組卷:11引用:2難度:0.6
相似題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龍涎香 龍涎香是一種名貴的動物香料,有“天香”、“香料之王”等美譽。它與麝香的香韻一樣,幾乎是所有高級香水和化妝品中必不可少的配料。龍涎香的香味清靈而溫雅,既含有麝香氣息,又微帶壤香、海藻香、木香和苔香,有著一種特別的甜氣和莫可名狀的奇異香氣。其留香性和持久性更是其他香料所不可比擬的,要比麝香長一倍,作為固體香料它可保持其香氣長達數(shù)百年。歷史上流傳有龍涎香“與日月共長久”的佳話。據(jù)說在英國舊王室中,有一房間因為涂有龍涎香,歷經百年風云,至今仍香飄四溢。
那么,如此美好的東西是怎樣產生的呢?《星槎勝攬》中記載:“龍涎嶼,獨然南立海中,波擊云騰,每至春間,群龍所集,于上交戲,而遺涎味……其龍涎初若膠脂,黑黃色,頗有魚腥之氣,久則成就土泥。”由此可知,先人相信龍涎香是“龍之唾液”。這種說法當然是不科學的。
后經反復研究,海洋生物學家才真正解開了龍涎香的誕生之謎。原來,它源于抹香鯨的體內。抹香鯨最喜歡吞吃章魚、烏賊、鎖管等動物,而章魚類動物體內堅硬的“角喙”可以抵御胃酸的侵蝕,在抹香鯨的體內不能消化,如果直接從體內排出的話,勢必割傷腸道,于是在千萬年的進化中,抹香鯨慢慢地適應了這種“飲食”習慣,它的膽囊能夠大量分泌膽固醇進入胃內將這些“角喙”包裹住,形成罕見的龍涎香,然后再緩慢地從腸道排出體外,有的抹香鯨也會通過嘔吐排出。稀世香料就這樣產生了。
奇怪的是,剛剛誕生的龍涎香不僅不香,還奇臭無比。它需要在海波的摩挲下,在陽光的照射下,在空氣的催化下,臭味才能慢慢消減,然后淡香出現(xiàn),逐漸變得濃烈;顏色也會由最初的淺黑色,漸漸地變?yōu)榛疑\灰色,最后成為白色。白色的龍涎香品質最好,只是它往往需要經過百年以上海水的浸泡,將雜質全漂出來,方可“修”成上品。
(1)下列對龍涎香的介紹,準確的一項是
A.龍涎香因其香氣獨特而享有“天香”、“香料之王”等美譽,和麝香的香韻一樣,它是所有高級香水和化妝品中必不可少的配料。
B.龍涎香的香味清靈而溫雅,有一種特別的甜氣和難以形容的奇異香氣,它含有麝香的氣息,又帶有壤香、海藻香、木香、苔香等較濃的混合香氣。
C.龍涎香的留香性和持久性是其他香料不可比擬的,作為固體香料它可以保持香氣數(shù)百年之久。英國的舊王室中一間涂有龍涎香的房子歷經百年仍香飄四溢,就是一個真實的例證。
D.剛剛誕生的龍涎香是淺黑色,無香氣可言,而且奇臭無比,它要經過復雜的過程和漫長的時間,香氣才逐漸散發(fā)出來,最后成為香料中的珍品。
(2)下列對龍涎香的來源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星搓勝攬》中提到的“土泥”就是龍涎香,它是“龍的涎水”積久而成的。這種說法雖然不科學,但對海洋生物學家真正解開龍涎香的誕生之謎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B.《星槎勝攬》中的有關記載對龍涎香的來源作了生動的描述,給神奇的龍涎香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反映了我們的前人探索大自然的強烈愿望。
C.海洋生物學家認為:龍涎香源于抹香鯨的體內,被抹香鯨吞吃的章魚類動物體內有堅硬的“角喙”,這些“角喙”不能被抹香鯨分泌的膽固醇消化,于是在抹香鯨胃內存積下來,它們是形成龍涎香的基本原料。
D.抹香鯨排出被膽固醇包裹的“角喙”有兩條途徑:一是緩慢地從腸道排出,二是通過嘔吐排出?!敖青埂北慌懦龊?,芳香襲人的稀世香料龍涎香就誕生了。
(3)根據(jù)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龍涎香“修”成上品,需要許多條件,如海波的摩挲,陽光的照射,空氣的催化,海水的浸泡等。因此可以說,龍涎香是大自然的美妙杰作。
B.白色的龍涎香是龍涎香中的上品,因此鑒定龍涎香的純度和品質,從色澤上進行觀察是最基本的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C.龍涎香來之不易,它的形成需要漫長的歲月,因此這種罕見的植物香料一定非常昂貴,難以“飛入尋常百姓家”。
D.龍涎香的持久性雖然很強,但歷史上流傳的龍涎香可“與日月共長久”的佳話不過是夸張的說法而已,實際上是不可能的。發(fā)布:2024/12/24 8:0:2組卷:0引用:1難度:0.7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在150年前,科學家關于植物利用偽裝躲避天敵的猜測就已經零星出現(xiàn),但一直沒有得到嚴格的實驗證實。達爾文進化論觀點的來源——“自然選擇”理論提出者、英國博物學家、探險家和生物學家華萊士,曾認為植物幾乎不會“隱藏自己的需求”。
但近年來,隨著色彩測量技術、動物感官和其他相關領域的研究不斷取得進展,人們重新燃起了對生物色彩這一經典進化生物學話題的熱情。在動物研究之外,科學家們發(fā)現(xiàn)的不少證據(jù)顯示,植物也可能利用各種偽裝策略來防御天敵。
從2012年起,孫航和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牛洋博士在做青藏高原——喜馬拉雅植物多樣性形成與演變研究時,開始關注偽裝植物?!拔覀儚母呱缴系淖陷缹僦参镏盅芯浚⒁獾胶芏喈?shù)厝瞬赏谪惸?,有時甚至會向我們推銷剛采挖的鱗莖。當然,我們也注意到梭砂貝母的偽裝和葉色變異?!迸Q笙蚩萍既請笥浾呓榻B?!霸谝恍┤后w中,梭砂貝母呈現(xiàn)常見的綠色,而在另一些群體中,它們則與背景融為一體,大多顯出灰褐色,非常隱蔽?!迸Q蟛┦拷榻B,他們起初推測,與囊距紫堇相似,這種偽裝可能也是應對食草動物的防御策略。但在多地經過長達數(shù)年的觀察,他們并沒有發(fā)現(xiàn)動物取食梭砂貝母的明顯證據(jù)。
“由于體內富含生物堿,貝母屬植物具有很強的化學防御,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動物取食,那梭砂貝母為何要偽裝?這讓我們很困惑?!迸Q笳f,后來,他們才意識到,梭砂貝母的地下鱗莖長期遭到大量采挖,而這種采挖本身,有可能產生強烈的選擇壓力。這也意味著梭砂貝母的偽裝,可能與人類有關!
為了進一步搞清這一猜想,研究團隊做了更深入的研究,他們比較了動植物偽裝策略進化的差異、推測了影響植物偽裝進化的要素,這不僅是一個惹人著迷的話題,更關系到人類與植物未來的關系和命運。
“作為一味常用的中藥材,人類取用貝母已經有2000年的歷史,當代大規(guī)模采挖的歷史超過80年。”牛洋說,為了評估每個群體遭受的采挖強度,他們從川滇一帶基層藥商那里得到了過去6年間梭砂貝母干品總量數(shù)據(jù),并估算出每個群體單粒貝母鱗莖的干重。他們驚訝地發(fā)現(xiàn)。要獲得一千克干燥鱗莖,意味著要挖掉3000株以上的貝母。這樣的選擇壓力非同小可。牛洋說,通過樣方統(tǒng)計和分布面積評估,他們得到潛在貝母產量,從而獲得了每個群體的采挖強度。與此同時,他們發(fā)現(xiàn)采集強度越大的地方,貝母偽裝的也越好。
緊接著貝母色彩之謎的研究又擺到了眼前。牛洋與同事再次來到高山流石灘,采集每個群體的反射光譜數(shù)據(jù),又根據(jù)專為人類設計的CIELAB色覺模型,量化植物與礫石的光譜,算出在群體之間梭砂貝母體色確實有顯著差異。利用這一模型,他們還計算出貝母與生境巖石背景的匹配程度,來為偽裝程度提供衡量的指標。
“背景匹配是利用自身色彩融入背景,讓采挖者難以發(fā)現(xiàn),實現(xiàn)偽裝?!睂O航說,考慮到采挖壓力可能在較長歷史內有變化,他們還評估了偽裝程度與采挖難度的關系。
因落腳地方不同,有的鱗莖采挖只需幾十秒;有的長在數(shù)十厘米深處的石縫中,挖一顆需要數(shù)分鐘甚至更長時間,從價值和時間成本計,采挖者往往會放棄,遭受的采挖壓力也較小。從實際經驗看,越是難以采集的群體,植株偽裝越好,與周圍灰褐色的石頭“渾然一體”;越是容易采挖的植株,越會“大模大樣”地保持通體透綠的本色。梭砂貝母的體色與生存有顯著的相關性,偽裝增加了它們的生存概率。然而,“變色”的過程仍有諸多有趣的自然之謎。
(摘編自趙漢斌《植物化身“變色龍”是人類“逼”出來的嗎》)(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早在150年前,科學家就已經有了植物利用偽裝躲避天敵的看法,但因沒有得到嚴格的實驗證實,只能算是猜測。
B.2012年之前,孫航和牛洋博士并未關注到偽裝植物。之后他們從紫堇屬植物著手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C.梭砂貝母一般為綠色,但有時則與周圍景物的顏色相似,與囊距紫堇一樣,梭砂貝母利用偽裝來抵御動物取食。
D.牛洋博士對貝母偽裝的研究主要是通過觀察、實地調研、科學的統(tǒng)計和評估等方法實現(xiàn)的,其結論具有一定的科學價值。
(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分析和評價,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從150年前科學家的猜測起筆,提出文章的中心話題,激發(fā)讀者的探究欲望,并能突出下文牛洋等人研究的價值和意義。
B.文中多次引用孫航和牛洋博士說的話,既能對說明內容做出具體解釋說明.同時也使得文章更具說服力,增強了文章說明的準確性。
C.“植物也可能利用各種偽裝策略來防御天敵”“并沒有發(fā)現(xiàn)動物取食梭砂貝母的明顯證據(jù)”等語句體現(xiàn)了文章語言準確嚴密的特點
D.文章結尾處說“仍有諸多有趣的自然之謎”,表明孫航和牛洋等人的研究只是冰山一角,并不能解釋貝母的體色變化的原因
(3)簡要概括孫航、牛洋等人對貝母的偽裝研究的結論。發(fā)布:2025/1/1 2:0:1組卷:7引用:5難度:0.5 -
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龍涎香 龍涎香是一種名貴的動物香料,有“天香”、“香料之王”等美譽。它與麝香等香料一樣,幾乎是所有高級香水和化妝品中必不可少的配料。龍涎香的香味清靈而溫雅,既含有麝香氣息,又微帶壤香、海藻香、木香和苔香,有著一種特別的香甜氣和莫可名狀的奇異香氣。其留香性和持久性更是其他香料所不可比擬的,要比麝香長一倍,作為固體香料它可保持其香氣長達數(shù)百年。歷史上流傳有龍涎香“與日月共長久”的佳話。據(jù)說在英國舊王室中,有一房間因為涂有龍涎香,歷經百年風云,至今仍香飄四溢。
那么,如此美好的東西是怎樣產生的呢?《星槎勝攬》中記載:“龍涎嶼,獨然南立海中,波擊云騰,每至春間,群龍所集,于上交戲;而遺涎味……其龍涎初若膠脂,黑黃色,頗有魚腥之氣,久則成就土泥?!庇纱丝芍?,先人相信龍涎香是“龍之唾液”。這種說法當然是不科學的。
后經反復研究,海洋生物學家才真正解開了龍涎香的誕生之謎。原來,它源于抹香鯨的體內。抹香鯨最喜歡吞吃章魚、烏賊等動物,而章魚類動物體內堅硬的“角喙”可以抵御胃酸的侵蝕,在抹香鯨的體內不能消化,如果直接從體內排出的話,勢必割傷腸道,于是在千萬年的進化中,抹香鯨慢慢地適應了這種“飲食”習慣,它的膽囊能夠大量分泌膽固醇進入胃內將這些“角喙”包裹住,形成罕見的龍涎香,然后再緩慢地從腸道排出體外,有的抹香鯨也會通過嘔吐排出。稀世香料就這樣產生了。
奇怪的是,剛剛誕生的龍涎香不僅不香,還奇臭無比。它需要在海波的摩挲下,在陽光的照射下,在空氣的催化下,臭味才能慢慢消減,然后淡香出現(xiàn),逐漸變得濃烈;顏色也會由最初的淺黑色,漸漸地變?yōu)榛疑?、淺灰色,最后成為白色。白色的龍涎香品質最好,只是它往往需要經過百年以上海水的浸泡,將雜質全漂出來,方可“修”成上品。
(選自《中國青年》2005年第20期)(1)下列對龍涎香的介紹,準確的一項是
A.龍涎香因其香氣獨特而享有“天香”、“香料之王”等美譽,和麝香等香料-樣,它是所有高級香水和化妝品中必不可少的配料。
B.龍涎香的香味清靈而溫雅,有一種特別的香甜氣和難以形容的奇異香氣,它含有麝香的氣息,又帶有壤香、海藻香、木香、苔香等較濃的混合香氣。
C.龍涎香的留香性和持久性是其他香料不可比擬的,作為固體香料它可以保持香氣數(shù)百年之久。英國的舊王室中一間涂有龍涎香的房子歷經百年仍香飄四溢,就是一個真實的例證。
D.剛剛誕生的龍涎香是淺黑色,無香氣可言,而且奇臭無比,它要經過復雜的過程和漫長的時間,香氣才逐漸散發(fā)出來,最后成為香料中的珍品。
(2)下列對龍涎香的來源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星槎勝攬》中提到的“土泥”就是龍涎香,它是“龍的涎水”積久而成的。這種說法雖然不科學,但卻賦予龍涎香以一層特別神秘的色彩。
B.龍涎香的產生與抹香鯨的食譜有關,如果章魚等體內有堅硬角喙的抹香鯨獵物從大海中消失,龍涎香很可能也就不復存在了。
C.海洋生物學家認為:龍涎香源于抹香鯨的體內,被抹香鯨吞吃的章魚類動物體內有堅硬的“角喙”,這些“角喙”不能被抹香鯨分泌的膽固醇消化,于是在抹香鯨胃內存積下來,它們是形成龍涎香的基本原料。
D.抹香鯨排出被膽固醇包裹的“角喙”的方式有兩種:一是緩慢地從腸道排出,二是通過嘔吐排出?!敖青埂北慌懦龊?,還要接受風浪的浸潤加工,很長時間后才能成為芳氣襲人的龍涎香。
(3)根據(jù)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A.龍涎香是大自然的美妙杰作,也可以說是大自然對人類的美妙饋贈,現(xiàn)在,神奇的自然也需要人類的呵護,那種殺雞取卵、竭澤而漁的行為是應該禁止的。
B.白色的龍涎香是龍涎香中的上品,但灰色、淺灰色的龍涎香如果保存得當,經過長期的發(fā)酵,品質也不亞于白色的龍涎香。
C.牛黃作為牛的膽結石而入藥,龍涎香作為鯨魚的膽結石而成為香料,都很珍貴,但龍涎香的形成需要漫長的歲月,更難得,也更加珍貴,難以“飛入尋常百姓家”。
D.中國沿海并無抹香鯨出沒,因此龍涎香在中國尤其顯得珍貴,中國古代所使用的龍涎香多半是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從東南亞、南亞以及中東地區(qū)進口來的。發(fā)布:2024/12/24 8:0:2組卷:7引用:1難度:0.7
相關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