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學年江蘇省無錫市港下中學八年級(上)段考物理試卷(12月份)
發(fā)布:2025/7/1 8:0:10
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正確)
-
1.小明和小華在窗邊用凸透鏡貼近報紙看文字,看到了文字的像。在移動凸透鏡時,意外的發(fā)現(xiàn)在報紙上出現(xiàn)了窗外景物的像,如圖所示,兩次所成的像相對與原來被觀察的物體,對比像的正倒、大小、虛實三個方面,它們( )
組卷:1845引用:31難度:0.9 -
2.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小汽車越來越多地走進了百姓人家。一輛使用汽油為燃料的小汽車,以72km/h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勻速行駛時,發(fā)動機的實際功率為20kW.若小汽車行駛的路程為108km,汽油的熱值q=4.6×107J/kg,小汽車發(fā)動機的效率為25%.則關(guān)于小汽車在這段路程中,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h2>
組卷:4245引用:9難度:0.3 -
3.王亞平太空授課時,在水球中注入一個氣泡,我們透過水球可以看到一正一反兩個縮小的像。如圖所示,對于正反像的原理,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149引用:3難度:0.7 -
4.寒冷的冬天,居民樓的玻璃窗上會起“霧”或結(jié)“冰花”。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h2>
組卷:70引用:6難度:0.7 -
5.如圖所示的實驗中,可探究決定音調(diào)高低因素的實驗是( ?。?/h2>
組卷:45引用:1難度:0.8 -
6.南極科考隊員最近又有重大收獲,找到南極最高點,這是歷史性的突破。在他們行進的途中,看到一座座冰山迎面走來,他們選取的參照物是( )
組卷:28引用:1難度:0.8 -
7.一同學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測量同一物體的長度,四次測量的結(jié)果分別是12.42cm、12.43cm、12.82cm、12.45cm,則該物體的長度應(yīng)記為( ?。?/h2>
組卷:59引用:2難度:0.8 -
8.下列用科學方法的實例中,屬于“逆向思考法”的是( )
組卷:32引用:5難度:0.9 -
9.如圖甲所示,將質(zhì)量相等的冰和石蠟分別裝在兩個相同的試管中,放入裝有水的燒杯中加熱,繪制出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51引用:2難度:0.9 -
10.某同學拍畢業(yè)合影后,想拍一張單身像。攝影師應(yīng)采取的方法是( ?。?/h2>
組卷:21引用:2難度:0.7 -
11.物理老師演示了“金魚的復(fù)活”實驗,將一條活潑亂跳的金魚放入空杯中,向杯中倒入液態(tài)氮(沸點為-196℃),觀察到杯中液態(tài)氮“沸騰”,周圍“煙霧繚繞”,金魚變得硬邦邦的,把金魚迅速放入水中,金魚又活潑亂跳了,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h2>
組卷:36引用:1難度:0.6 -
12.2020年東京奧運會女子射擊10米氣步槍比賽中,楊倩為中國隊獲得首金。下列與射擊時“三點一線”原理相同的現(xiàn)象是( ?。?/h2>
組卷:27引用:1難度:0.8 -
13.用激光筆沿圖中所示的PO方向照射,一定能照射到尚未移動的小魚或小鳥的是( )
組卷:2235引用:67難度:0.9 -
14.甲、乙兩人在路上沿著平直的公路步行,他們運動的路程與時間的關(guān)系如圖所示,關(guān)于甲、乙兩人的運動情況,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組卷:12引用:1難度:0.6 -
15.觀察身邊的物理現(xiàn)象,下列估測最接近實際的是( ?。?/h2>
組卷:17引用:3難度:0.9
二、填空題(本題共9小題,每空1分,共28分)
-
16.聲音是由于物體
組卷:34引用:4難度:0.7 -
17.大氣對光的散射有一個特點:波長
組卷:27引用:3難度:0.9 -
18.小紅身高為1.62m.站在鏡前1m處.,她在鏡中的像的高度應(yīng)為 m,她遠離鏡子時,像的大小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組卷:18引用:1難度:0.8 -
19.有一束光線在有機玻璃和空氣這兩種物質(zhì)間進行傳播,在它們的分界面上發(fā)生了光的反射和折射現(xiàn)象(如圖),其中MM′、NN′分別是分界面或法線,則折射角 度,空氣在 側(cè)(填“MM′上”、“MM′下”、“NN′左”或“NN′右”)。
組卷:252引用:2難度:0.7 -
20.如圖所示:圖甲中停表的讀數(shù)是 s;圖乙中物體的長度是 cm。
組卷:63引用:4難度:0.7 -
21.天鵝湖公園“垂柳成蔭”;水面“倒影如鏡”。從物理學的角度來看,“垂柳成蔭”的“成蔭”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倒影如鏡”的“倒影”是由光的 所形成的岸邊柳樹的 (選填“實像”或“虛像”)。這些“倒影”看起來比樹木本身“暗”一些,主要是因為樹木的光射到水面時,有一部分發(fā)生 進入水中。
組卷:102引用:4難度:0.6 -
22.如今全國大部分城區(qū)都禁止燃放煙花炮竹,這一禁令得到了廣大市民的支持和擁護,這是因為炮竹燃放時,會引起周圍空氣 而產(chǎn)生噪聲,從而影響大家休息和工作;關(guān)閉門窗可減弱聲音傳入人耳,從聲學上講,這是在 減弱噪聲的;不僅如此,還會增加PM2.5等顆粒物的危害,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不大于2.5 (選填“毫米”或“微米”)的顆粒物。
組卷:29引用:3難度:0.6 -
23.小明坐在一列從揚州開往啟東的動車上,看到窗外的樹向后退,他是以為參照物的。小明想測動車的速度。在路上動車通過一座大橋,已知大橋長1000m,小明從上橋到離開橋,小明通過大橋的時間是20s,則動車速度是m/s,已知車長150m,則動車全部通過大橋所行駛的路程是m,所需要的時間是s。
組卷:2719引用:30難度:0.7 -
24.冬天,晾在室外的濕衣服里的水會結(jié)成冰,但冰凍的濕衣服也能晾干,這是因為
組卷:15引用:3難度:0.9
三、解答題(本題共7小題,共42分,計算題時應(yīng)有解題過程)
-
25.如圖,請完成通過透鏡的光路圖。
組卷:20引用:2難度:0.5 -
26..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不少場所的裝修會考慮聲學吸音效果。小明同學想比較幾種常見裝修材料的吸音性能,他找來厚度相同的四種小塊材料(聚酯棉、軟木、泡沫和海綿),進行了圖示實驗:桌面上放一個玻璃杯,在玻璃杯下分別放上待測試的小塊材料,將懸掛在細線下的小球拉到同一高度釋放去敲擊玻璃杯,仔細比較玻璃杯發(fā)出的聲音大小。
(1)為控制實驗過程中敲擊玻璃杯的力大小相同,小明的做法是。
(2)小明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表。材料種類 聚酯棉 軟木 泡沫 海綿 玻璃杯發(fā)聲大小 最小 最大 較大 較小 最強 最弱 較弱 較強
(3)小明實驗中的四種材料。僅從吸音性能的角度考慮,最適合隔音墻裝修的是。組卷:81引用:4難度:0.5 -
27.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中,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準備的器材有:薄、厚玻璃板各一塊,大小相同及不同的蠟燭若干:
(1)實驗時,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鏡進行實驗,好處是 。為使實驗現(xiàn)象更明顯,在玻璃板朝A蠟燭一側(cè)鍍了一層膜,鍍膜的好處是 。
(2)實驗時,同學在明亮的教室中點燃蠟燭A后,在玻璃板后看到了蠟燭A的像,但像不是特別清楚,為更好的完成實驗,同學應(yīng)該對實驗環(huán)境做什么處理?(至少一條,合理即可)。
(3)實驗中將點燃的蠟燭A放在玻璃板前,在蠟燭A側(cè)觀察到了蠟燭A的像,為確定像的位置,小明同學將一張白紙板放在像的位置,但始終無法在白紙板上找到蠟燭A的像,于是猜想平面鏡成的像是 像。
(4)為了繼續(xù)確定像的位置,小華建議選擇一支與蠟燭A外形完全相同的蠟燭B,替代 (選填“A蠟燭”或“A蠟燭的像”),實驗中蠟燭B是否需要點燃?。組卷:56引用:4難度:0.7 -
28.小明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
(1)將蠟燭、凸透鏡和光屏擺放在光具座上,點燃蠟燭,光屏上恰好出現(xiàn)燭焰清晰的像如圖甲所示。應(yīng)該將蠟燭 (填“向上”或“向下”)調(diào)節(jié),直至在光屏的中心得到一個實像;
(2)小明將凸透鏡固定在50cm刻度線處,適當調(diào)整點燃蠟燭和光屏的位置,直到光屏上得到清晰的燭焰像(像未畫出),如圖乙所示,此時燭焰像是 (填“放大”或“縮小”)的,(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就是利用這一原理工作的;
(3)如果此時將蠟燭放在20cm刻度處,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可將光屏移到 cm刻度處。若不移動光屏,只需在蠟燭和透鏡之間靠近透鏡位置放置一個度數(shù)合適的 (填“近視”或“遠視”)眼鏡,也可以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4)實驗過程中,同組同學向左輕吹蠟燭的火焰,小明觀察到燭焰的像向左側(cè)偏斜,說明像和蠟燭在透鏡的 (填“同側(cè)”或“異側(cè)”)。組卷:67引用:1難度:0.6 -
29.科學研究源于觀察和問題,拓展性小組同學觀察到下列現(xiàn)象,跳傘運動員在未打開降落傘時下落很快,打開降落傘下落的速度會減??;“瓢潑大雨”以很快速度降落到地面,而“毛毛細雨”則緩慢地飄落到地面。
【查閱資料】物體從高空下落時,速度越來越大,所受阻力也越來越大,當阻力增大到重力相等時,將以某一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這個速度被稱為物體下落的收尾速度。
【提出猜想】物體從高空下落時收尾速度與什么因素有關(guān)?
【建立猜想】①可能與物體的橫截面積有關(guān)。②可能與物體的有關(guān)。
【設(shè)計方案】同學們經(jīng)過討論后認為,可以用小球作為理想化模型來代替生活中的不規(guī)則問題作為研究對象進行探究,于是同學們決定取5個不同的小球進行實驗,在相同環(huán)境條件下,分別從一定高度(足夠高)由靜止下落,來探究小球從高空下落時的收尾速度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
【獲取證據(jù)】相關(guān)測量數(shù)據(jù)見表:小球編號 1 2 3 4 5 小球質(zhì)量m(g) 2 5 5 5 45 小球半徑r(m) 0.05 0.05 0.10 0.25 0.15 小球的收尾速度v(m/s) 16 40 10 1.6 ?
(1)比較1、2號小球的相關(guān)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得到的結(jié)論是
【拓展應(yīng)用】
(2)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推測5號小球的收尾速度v=m/s。
(3)請你結(jié)合上述探究,解釋“跳傘運動員打開降落傘后比打開降落傘前收尾速度小”的原因是。組卷:625引用:9難度:0.5 -
30.在學習“速度”一節(jié)內(nèi)容后,同學們想探究紙錐下落的快慢與錐角以及扇形半徑的關(guān)系。他們用普通復(fù)印紙裁出3個不同規(guī)格的扇形紙片,制成了如圖甲所示的3個紙錐,實驗中紙錐每次從相同高度由靜止釋放,用秒表多次測量每個紙錐下落的時間,取平均值后記錄在表格中。
紙錐
編號下落高度
h/m扇形紙片
半徑r/cm剪掉的扇形
圓心角θ/°紙錐錐角
α/°下落時間
t/s1 1.9 10 90 81.9 2.20 2 1.9 10 135 71.1 1.84 3 1.9 5 90 81.9 2.20
(2)小明隨后用同種紙張制成了質(zhì)量相等的兩個紙錐如圖乙所示,其中4號紙錐的錐角比5號紙錐的錐角大,如果從相同的高度同時由靜止釋放兩個紙錐,以下選項正確的是 。
A.4號紙錐先到地面
B.5號紙錐先到地面
C.兩個紙錐同時到達地面
(3)本實驗運用了 的研究方法。組卷:119引用:2難度:0.6 -
31.下表是由攀枝花開往北京西的K118次列車經(jīng)過一些車站的時刻表,請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計算列車在下列區(qū)間運行的平均速度。
①攀枝花→成都;車站 攀枝花 成都 寶雞 鄭州 北京西 里程(km) 0 748 1417 2104 2793 到站時刻 21:50 11:02 21:41 5:50 離站時刻 9:50 22:11 11:10 21:51 備注 當日 次日 次日 第三日
②攀枝花→北京西。組卷:5引用:1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