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dāng)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4-2025學(xué)年浙江省紹興市諸暨市高一(上)期中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5/7/3 20:0:20

一、閱讀與鑒賞(共45分)(一)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談起如何欣賞一幅中國山水畫,“臥游”一詞最為常用。據(jù)說,南北朝時期的宗炳,壯年時多方游歷,年紀(jì)大了便將生平所到之處畫在墻壁上,期望達到澄懷觀道、臥以游之的效果。雖然人們常用宗炳的故事來解釋臥游,但這個詞可能會引起一些人的誤解,認為臥游是年齡大了,玩兒不動了,躺在床上回味自己親身游歷過的風(fēng)景,有種爐火旁打盹、回憶青春的感覺。事實并非如此,臥游與真實的山水沒有太大的關(guān)系,它有著更為超脫的精神追求,是一種澄懷觀道的精神活動。我們可以通過東晉王羲之《蘭亭序》中的說法來體味這種精神活動。王羲之在與友人度過美好的一天之后,不由得感嘆時光易逝、人生短暫,進而思考人生的真諦和解碼人生的方式,認為人生在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nèi);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一靜一動,一個向內(nèi)一個向外,雖然方式不同,但均能在“欣于所遇”之際達到“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的境界。審視王羲之所說的這兩種方式,一個向內(nèi)心去尋求,另一個則通過體察外在的世界去尋找。宗炳的“臥游”,有類于王羲之所謂的“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nèi)”,只是觀賞者是通過畫家構(gòu)建的山水世界去體味萬物、思考古今和人生,進而提高自身精神境界。
          如何才能做到臥游呢?另外一些因素也不容忽視。鑒賞者首先要偷得浮生半日閑,讓自己從外到內(nèi)地安靜下來。明代高廉《燕閑清賞箋》對“閑”做了這樣的闡釋:“心無馳獵之勞,身無牽臂之役,避俗逃名,順時安處,世稱曰閑。而閑者匪徒尸居肉食,無所事事之謂。俾閑而博弈樗蒲,又豈君子之所貴哉?孰知閑可以養(yǎng)性,可以悅心,可以怡生安壽,斯得其閑矣?!弊屪约簭姆泵Φ氖聞?wù)中抽身出來,安靜下來,才能走進一幅山水畫。
          其次,書房要小,即所謂的“斗室”。如果你去過故宮博物院內(nèi)乾隆皇帝著名的書房“三希堂”,就會對這種“斗室”有直觀的感受。在偌大的紫禁城內(nèi),由養(yǎng)心殿西暖閣改造成的“三希堂”僅有八平方米大小??梢韵胂螅姆泵Φ恼?wù)中偷得半日的清閑,在這個小而雅致的房間中靜坐榻上,展卷鑒賞書畫。三希堂內(nèi),墻上懸掛的對聯(lián)“懷抱觀古今,深心托豪素”,仿佛是對臥游一詞的注解。
          再次,展卷也有講究,中國山水畫除了如郭熙《早春圖》、范寬《溪山行旅圖》這樣大幅的屏障外,宋元以前流傳下來的畫作,更多的是一卷卷小而精致的長卷作品,更適合在斗室之內(nèi)欣賞。鑒賞這樣的長卷時,一邊展開一邊卷起,目之所及總是一段一尺左右長的畫面,讓人產(chǎn)生“移步換景”的觀感,能細細品味每一棵樹、每一塊山石、每一處溪流。明代中晚期之后,大幅立軸的作品迅速增多,被用來懸掛在壁上。鑒賞這些作品,對作品懸掛的高度、觀者與作品之間的距離都有要求。選擇適宜的高度和距離,觀者便能按照畫家的設(shè)定走進其所營造的山水世界。
          臥游,除了單獨欣賞,也可以邀請一兩位高人雅士同觀。明代周荃寫信邀請周亮工赴約賞畫,他在信中寫道:“室不甚幽,然不燥不濕,頗可坐臥。室中所懸畫,雖太舊,然是李營丘手跡,董文敏三過而三跋之,頗為識者所賞。酒不甚清,然是三年宿醞,多飲頗不使唇裂。主人雖老,然不憊,頗能盡夜奉客歡?!比绱搜s臥游,讓人神往。
    (摘編自劉亞剛《中國山水畫中的詩意與審美境界》)材料二:
    “老疾俱至,名山恐難遍睹,唯當(dāng)澄懷觀道,臥以游之”,南朝畫家宗炳在《畫山水序》里最早提出了“臥游”一詞。“臥游”這一審美質(zhì)量如何轉(zhuǎn)化為繪畫作品中的審美呈現(xiàn)?宗炳說“山水以形媚道”,“媚者”,悅也。審美觀照的直接對象就是自然山水,而且可以通過圖畫就能神游山水之中,他又說“凡所游履,皆圖之于室,謂人曰‘撫琴弄操,欲令眾山皆響’”。人們通過這種觀照不僅可以得到審美的愉悅,還可以向宇宙本體實現(xiàn)對道的把握。
          一個人只有具備了審美心胸,才能對自然山水和山水藝術(shù)進行審美觀照,才能由觀照進一步達到對宇宙本體“道”的深層把握。這也是宗炳在《畫山水序》中所提出的“唯當(dāng)澄懷觀道,臥以游之”。所謂澄懷即莊子所說的“心齋”“坐忘”,它要求人們排除一切功利欲望的計較和思考,從而使心靈處于一種虛靜實明的狀態(tài),只有在這種狀態(tài)下,通過“臥游”對自然山水的審美觀照,才能產(chǎn)生符合這一審美旨趣的繪畫作品,才能通過對山水藝術(shù)進行審美品味和欣賞,獲得身心的愉悅。
          宗炳進一步闡述了人們在審美觀照中要做到“凝氣怡身”。所謂“凝氣怡身”就是通過對自然山水和山水藝術(shù)的觀照、品味和欣賞,使觀照主體獲得一種審美愉悅和審美享受,從而提升到一個“神超理得”的藝術(shù)意境。在這種意境里,觀照者的神思不僅要從自然山水和山水藝術(shù)的有限形態(tài)中超越出來,而且還要從自身的局限中突破出來,從而實現(xiàn)精神的無限自由?!俺螒延^道”“凝氣怡身”“神超理得”構(gòu)成了三個相互映涵的美學(xué)關(guān)系,相互印證“臥游”在繪畫中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臥游”也就成為繪畫特別是山水畫審美的質(zhì)量。以“臥游”為審美指向的藝術(shù)作品就應(yīng)運而生了。
    (摘編自百度“文藏書畫”《“臥游”這一文人意趣是如何轉(zhuǎn)化到繪畫中的?》)(1)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因考慮身體限制而不能暢游山水,宗炳有了“臥游”之論,后“臥游”發(fā)展為一種普遍的文人意趣。
    B.從宗炳的畫論看,古代文人游山玩水與觀賞山水畫,有著內(nèi)在的一致性,即都有精神上的某種追求。
    C.要進入“臥游”境界,有些特別的要求一定要做到,比如作品懸掛的高度及觀賞者與作品之間的距離。
    D.“山水以形媚道”,指山水以其形態(tài)契合著自然之道;“澄懷觀道”,指觀賞者摒棄俗念才能悟道。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東晉王羲之《蘭亭序》中的一些觀點與“臥游”的本質(zhì)相似,是南朝畫家宗炳“臥游”的先聲。
    B.“臥游”與真實的山水沒有太大的關(guān)系,因此人們觀賞真實的山水與山水畫所得就有明顯不同。
    C.古代山水畫,寄寓了畫家精神上的追求,觀畫者進入“臥游”境界才能領(lǐng)悟作畫者的精神追求。
    D.觀畫者即使足不出戶,也可通過“臥游”理解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這豐富和發(fā)展了山水畫的創(chuàng)作。
    (3)結(jié)合材料判斷,下列選項中所描述內(nèi)容不能讓人進入“臥游”境界的一項是
     

    A.茗碗香爐人靜好。桐陰悄。閑窗摹出山樵稿。
    B.?dāng)?shù)萼初含雪,孤標(biāo)畫本難。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
    C.那用攜筑著展,空堂足寫遐心。登臨。近水與遙岑。
    D.空山蕙帳眠清熟,一個漁舟墮枕邊。卻憶年時江上路,丹青濃淡是云煙。
    (4)“臥游”是一種怎樣的精神活動?請根據(jù)材料作簡要說明。
    (5)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秦觀因精神苦悶臥床不起,友人高符仲攜帶王維的《輞川圖》供他欣賞,告之“閱此可以療疾”。請結(jié)合材料分析高符仲的這一舉動的合理性。

    組卷:11引用:3難度:0.1

(二)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縱觀中國古代幾千年的歷史,無論是理念上還是社會現(xiàn)實生活中,充滿了壓抑女性、貶低女性、男權(quán)至上、男尊女卑的做法和思想。但是,有沒有過不同呢?有,那就是被稱作“遠古的秀峰”的母系時代,也可以看作女權(quán)至上的時代。女權(quán)崇拜的時代,沒有留下精神文化遺產(chǎn)嗎?“遠古的秀峰”真的是煙消云散,徹底泯滅了嗎?
          學(xué)界比較普遍公認,老子繼承了母系氏族、女性崇拜文化傳統(tǒng),在“一陰一陽之謂道”的辯證思維之中更傾向于以陰為本,有人將其概括為“貴柔”的思想文化,是有道理的。然而,老子的貴柔,為其更為深刻的哲學(xué)思想服務(wù),是從哲學(xué)上對于自遠古以來女性崇拜、陰柔崇拜、月神崇拜等宗教、風(fēng)俗、思想資源的創(chuàng)造性提升。道家哲學(xué)許多極為深刻、至今具有重大現(xiàn)代意義的思想理念,就與老子的抽象、引申、轉(zhuǎn)化、提升的思想貢獻密切相關(guān)。
          老子提到“母”的地方很多:“萬物之母”“貴食母”“為天地母”“有國之母”,雖然意思不同,但都包括了對“母”的崇敬。自古女性崇拜、生殖崇拜,自然包涵了母性崇拜。“感生神話也都是原始母系氏族社會女始祖崇拜的遺跡,都相信一個部族的興盛和一個偉大時代的開創(chuàng),是由一個女始祖感生神物開始的”。如果說母系社會是孕育父系社會的“母體”,母性崇拜的文化則是孕育人類文化的始祖文化。同樣,如果說母性崇拜的遠古文化是道家哲學(xué)重要思想淵源,那么,老子將之提升為哲學(xué)本體論的“母體”部位:“萬物之母或許是喻指,十分鮮明地用于論述“始基”與“本原”。“知其父,不知其母”或許與愚昧有關(guān),但僅僅看到這一面則是膚淺的?!爸涓浮敝笠廊恍味系亍爸淠浮?,則是一種超越。走向父權(quán)制或是世界上的一種普遍,但長期迷戀于、局限于文化上的“父權(quán)制”則是一種思維上的淪落。
          老子的循環(huán)觀,實質(zhì)是永恒觀?!爸苄卸淮?,可以為天地母”,“長生久視”之道是因為“深根固柢”;“有國之母,可以長久。”女性崇拜、母性崇拜、月神崇拜等自古的文化觀念,在老子這里與道聯(lián)系在一起,便衍生成為一項重要哲理:越是根本的、整體的、自然的、柔性的,越是有生命力的、有韌性的、經(jīng)久不衰的、長遠的?!独献印返诙抡f:“不自矜,故長?!币馑际遣蛔愿咦源?、自以為是而謙虛謹(jǐn)慎者才能長久。“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道,是“先天地生”的,所以又說“天地尚不能久”因為另有“可以為天地母”的道。其中,又是接受母性崇拜的觀念而論道。道家哲學(xué)中,這樣的哲理占有很大比重,在中外哲學(xué)史上構(gòu)成一項重要特色。按照道家的價值理念,比起效率、增長、政績、成功、成就、勝利等所有人為追求的具體目標(biāo),應(yīng)當(dāng)更加看重的是系統(tǒng)的和諧、生機的恒綿、目標(biāo)的長遠、發(fā)展的持續(xù)。當(dāng)今軟實力競爭愈益深刻的世界,人們的思維與決策,尤其需要理解老子的哲學(xué):“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老子道家有著豐厚的思想淵源,因為老子是其生活的時代以及之前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繼承者、集成者和提升者、弘揚者。這是老子成為偉大思想家,將中國哲學(xué)推向高端的重要的原因所在。
    (摘編自劉在平《老子道家:從“女性崇拜”中引申出的高端哲學(xué)》)(1)下列關(guān)于原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中國古代歷史上有過女權(quán)至上、女權(quán)崇拜的“遠古的秀峰”時代,但更多的是男權(quán)至上、男尊女卑的。
    B.通過抽象、引申、轉(zhuǎn)化、提升等方式,道家由女性崇拜而提出的許多極為深刻的思想觀念,至今仍具有現(xiàn)代意義。
    C.感生神話中的女始祖感生神物,是一個部族的興盛和一個偉大時代開始的源頭,這源于對女始祖的崇拜。
    D.拘泥于“父權(quán)制”思想是一種思維上的淪落,只有以“母權(quán)制”或母性崇拜來認知世界,才是一種真正的超越。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guān)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第一段概述了中國古代男女社會地位的基本狀況,目的在于引出問題,以便提出本文的中心觀點。
    B.作者在第二段中明確地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并且在文章的最后一段中以結(jié)論的方式印證了觀點。
    C.文章的第三、四段中,分別從“母”的內(nèi)涵和老子循環(huán)觀的本質(zhì)入手,對中心觀點展開論述。
    D.文章結(jié)構(gòu)明晰,論證嚴(yán)密,論述中運用了引用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等多種方式。
    (3)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在論述“始基”“本原”時,老子以“萬物之母”的說法,將母性崇拜的文化提升到哲學(xué)本體論的“母體”部位。
    B.在老子的思想認識中,天地并不是最長久的,道“可以為天地母”,先天地而生的道是永恒不變的。
    C.在中外哲學(xué)史上,只有老子的道家思想中包含女性崇拜,這是其特色,道家很多哲學(xué)思想由此而生。
    D.道家男女平等的思想看重系統(tǒng)和諧、可持續(xù)發(fā)展,這對于處在軟實力競爭深刻的時代具有現(xiàn)實意義。

    組卷:6引用:2難度:0.6

(三)

  • 3.《鄉(xiāng)土中國》在闡述觀點概念時引用了不少儒家言論,請將《系維著私人的道德》一章中所引用的儒家言論,結(jié)合示例從論證目的角度整理成一張知識卡片(樣式如下)。能否自己引述一條儒家言論來說明《鄉(xiāng)土中國》里的某個概念或觀點?
    儒家言論 論證目的
    克己復(fù)禮/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己”是差序格局中道德體系的出發(fā)點
     
     
     
     
     
     
     
     
     
     
     
     

    組卷:7引用:1難度:0.6

(四)(21分)

  • 4.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柴也愚,參也魯,師也辟,由也喭。(《論語?先進》
          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論語?先進》)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論語?為政》)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狈t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于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保ā墩撜Z?為政》)
    (1)孔子熟悉教育對象,對“柴”“參”“師”“由”等弟子的品評都很中肯。在所學(xué)課文關(guān)于“聞斯行諸”一問兩答的對話中,孔子對冉有、子路的評價分別是
     
    、
     
    。(用原文回答)
    (2)上述材料體現(xiàn)了孔子什么教育思想?說說你對這教育思想的體會。
    (3)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求學(xué)也已。”(《學(xué)而》)
    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里仁》)
    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保ā额仠Y》)
    通過《論語》的學(xué)習(xí),你認為如何才能成為一個君子,請結(jié)合以上三句話,談?wù)勀愕睦斫夂驼J識。

    組卷:3引用:1難度:0.6

(五)名句名篇默寫。(4分)

  • 5.下面是青春詩會的開場白,請你補全。
          青春是一首詩,它是①“
     
    ,
     
    ,
     
    ”(《沁園春?長沙》)的豪情壯志,它是②“
     
     
    ”(曹操《短歌行》)的憂思感嘆,它是③“
     
    ,
     
    ”(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的傲骨力量,它是④“
     
    ,
     
    ”(荀子《勸學(xué)》)的不懈堅持。少年負壯志,奮烈自有時,青春因理想而熱烈,青春因奮斗而無悔。

    組卷:4引用:1難度:0.5

二、表達與交流(共55分)(一)語言文字運用l(9分)

  • 6.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馬克思和恩格斯是一對親密無間的朋友、戰(zhàn)友和同志。在他們長達40年的漫長革命歲月中,始終如一地在工作上互相支持,生活上互相關(guān)心,結(jié)成了兄弟般的感情和同志式的友誼。這種兄弟般的情感和同志式的友誼,( ?。┱湟曈颜x,熱愛共同的事業(yè)是他倆彌合矛盾的根本密碼。馬克思和恩格斯是為了無產(chǎn)階級革命事業(yè)而結(jié)成深厚友誼的同志和戰(zhàn)友,在共同的事業(yè)中,兩人從        的文獻資料中尋找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在一次一次問題爭辯中         ,找到解決問題癥結(jié)的辦法;在處理因不幸遭遇的影響而導(dǎo)致感情裂痕上        ,理智地陳述原委,檢討錯誤和過失,及時彌合矛盾。長相知,不相疑,肝膽相照,        ,風(fēng)雨同行。視友誼為生命,以事業(yè)為根基,經(jīng)受住了漫長而復(fù)雜的革命斗爭的血與火的考驗,建立了具有堅實的階級基礎(chǔ)和共同理想、偉大事業(yè)的友誼。
    (1)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成語,全都恰當(dāng)?shù)囊豁検?
     

    A.繁蕪叢雜 豁然開朗 淺嘗輒止 休戚相關(guān)
    B.繁文縟節(jié) 茅塞頓開 適可而止 休戚相關(guān)
    C.繁蕪叢雜 茅塞頓開 適可而止 休戚與共
    D.繁文縟節(jié) 豁然開朗 淺嘗輒止 休戚與共
    (3)下列在文中括號內(nèi)補寫的語句,最恰當(dāng)?shù)囊豁検?
     

    A.他們偉大友誼的密碼是什么?經(jīng)受過怎樣的磨難與考驗?
    B.經(jīng)受過怎樣的磨難與考驗?他們偉大友誼的密碼是什么?
    C.是世間少有的真情實誼,值得后人仿效與敬仰。
    D.值得后人仿效與敬仰,因為它是世間少有的真情實誼。
    (3)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dāng)?shù)囊豁検?
     

    A.在他們長達40年的漫長革命歲月中,始終如一地在工作上互相支持,生活上互相關(guān)心,結(jié)成了同志式的友誼。
    B.在他們長達40年的漫長革命歲月中,始終如一地在工作上互相支持,生活上互相關(guān)心,產(chǎn)生了兄弟般的感情。
    C.他們在長達40年的漫長革命歲月中,始終如一地在工作上互相支持,生活上互相關(guān)心,產(chǎn)生了兄弟般的感情,結(jié)成了同志式的友誼。
    D.他們在長達40年的漫長革命歲月中,始終如一地在工作上互相支持,生活上互相關(guān)心,結(jié)成了同志式的友誼,產(chǎn)生了兄弟般的感情。

    組卷:26引用:11難度:0.6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6分)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倘若沒有發(fā)自肺腑、專心如一的熱愛,怎能有廢寢忘食、盡心竭力的付出;沒有(zhēn/zhì)于至善、超今(guān/guàn)古的追求,怎能有出類拔(粹/萃)、              的卓越;沒有冰心一片、物我兩志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動、腳踏實地的篤實。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誠意的生命哲學(xué),也有技近乎道、超然達觀的人生信念。從贊嘆工匠繼而推崇工匠精神,見證這社會對               風(fēng)氣、短視心態(tài)的自我療治,對美好器物、超凡品質(zhì)的主動探尋。我們不必人人成為工匠,卻可以人人成為工匠精神的               者。
    (1)文中加點字的注音或字形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A.臻(zhēn) 冠(guān)
    B.臻(zhēn) 冠(guàn)
    C.臻(zhì) 冠(guān)
    D.臻(zhì) 冠(guàn)
    (2)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dāng)?shù)囊豁検?
     

    A.鬼斧神工 浮躁 實行
    B.巧奪天工 浮夸 踐行
    C.巧奪天工 浮躁 踐行
    D.鬼斧神工 浮夸 踐行

    組卷:22引用:1難度:0.5

(三)作文(40分)

  • 8.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歷經(jīng)風(fēng)雨的老屋窗戶上有斑駁的鐵銹,這是一種痕跡;家中量身高的那面墻上有一道道刻痕,這是一種痕跡;有的人日夜辛勞,手上腳上都會有厚厚的老繭,這是一種痕跡;我們在自己成長路上跌跌撞撞,嬌嫩中也難免有傷疤,這也是一種痕跡;也有人外表光鮮,毫發(fā)無損,可內(nèi)心卻千瘡百孔,那也是痕跡……各種各樣的痕跡,講述著不同的故事,也記錄著時間流逝中的感動。
          在你的生活中,你留意到什么痕跡,能觸動你的心?請圍繞“痕跡”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記敘文。
          注意:題目自擬,不得抄襲,不得套作。

    組卷:5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yīng)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yīng)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wù)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