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青海省西寧十二中中考物理二模試卷
發(fā)布:2025/7/13 5:0:5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6個小題,每題2分,共12分)
-
1.下列成語所描述的情境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h2>
組卷:6引用:1難度:0.5 -
2.圖甲中過山車從A點出發(fā),先后經(jīng)過B、C、D、E點。圖乙是過山車在 B、C、D、E點的動能和重力勢能大小的示意圖,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img alt src="https://img.jyeoo.net/quiz/images/202206/542/cac733e8.png"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組卷:1000引用:5難度:0.7 -
3.將兩個鉛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凈,然后緊緊地壓在一起,這時兩塊鉛就會結(jié)合起來,甚至下面可以吊一個重物都不能將它們拉開(如圖),這一現(xiàn)象說明( ?。?/h2>
組卷:41引用:3難度:0.9 -
4.據(jù)報道,世界“吼王”杰米?溫德拉曾“吼”出超過100分貝的聲音,他的“吼”聲能將玻璃杯震碎。下列幾幅圖中的實驗與“玻璃杯震碎”的主要研究目的相同的是( ?。?/h2>
組卷:143引用:2難度:0.6 -
5.某同學用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做成像實驗,將蠟燭放在距凸透鏡16cm處的主光軸上,則在凸透鏡另一側(cè)的光屏上得到一個( ?。?/h2>
組卷:44引用:3難度:0.9 -
6.2022年9月5日12時52分,四川甘孜瀘定縣發(fā)生6.8級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地震發(fā)生后,中共中央要求把搶救生命作為首要任務(wù),全力救援受災(zāi)群眾,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一架飛機在災(zāi)區(qū)上空沿水平方向勻速飛行,同時向地面空投救災(zāi)物資。投下物資后,飛機的動能和重力勢能發(fā)生的變化是( ?。?/h2>
組卷:114引用:4難度:0.8
二、填空題(本題包括4個小題,每空1分,共15分)
-
7.塑料瓶蓋的外緣常有一些豎紋,是通過 來增大摩擦的;剎車時用力捏車閘,是通過 來增大摩擦的:氣墊船利用壓縮氣體使船體與水面脫離接觸,是為了使摩擦明顯 (填“增大”或“減小”)。
組卷:76引用:4難度:0.7 -
8.請完成與下列實驗有關(guān)的填空:
(1)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可以確定物體所受重力的方向始終是 的。
(2)如圖乙所示,物理學家帕斯卡曾經(jīng)做過一個著名的“裂桶”實驗:在一個密閉的、裝滿水的木桶的桶蓋上插入一根細長的管子,從樓房的陽臺上往管子里灌水,只灌了幾杯水,桶竟裂開了。此實驗證明了液體的壓強與 有關(guān)。
(3)由如圖丙的實驗現(xiàn)象可知:電磁鐵的磁性強弱跟 有關(guān)。
(4)如圖丁是小明“探究電磁波的傳播特性”的裝置。能接收到呼叫信號的是放在 (真空罩/金屬盒)中的手機。組卷:74引用:1難度:0.6 -
9.如圖,在桌面上放一枚硬幣,在硬幣前放置一個條形木塊。在硬幣上方沿著與桌面平行的方向用力吹一口氣,硬幣就可能跳越木塊,落在木塊的另一側(cè)。請解釋硬幣向上“跳”起,并“越”過木塊的原因。
組卷:85引用:4難度:0.6 -
10.某實驗小組分別用如圖所示的甲、乙兩個滑輪組(每個滑輪重相同)勻速提起相同的重物。不計繩重及摩擦,則F甲F乙,η甲η乙。(選填“>”“<”“=”)
組卷:29引用:1難度:0.7
三、作圖題(本題包括2個小題,每題2分,共4分)
-
11.“坐井觀天,所見甚小”,請在圖甲中用光路圖作出井底之蛙“觀天”的最大范圍(井中沒有水);請在圖乙中用光路圖作出井底之蛙“觀天”的最大范圍(井中水已滿)。
組卷:490引用:3難度:0.7 -
12.如圖1所示為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舂米的情景,如圖2是其工作示意圖,請在圖2中畫出A端受到的阻力F2及其力臂l2的示意圖。
組卷:29引用:1難度:0.6
四、實驗題(本題包括1個小題,共13分)
-
13.表是小莉同學用如圖所示裝置分別測得水和鹽水在不同深度時,壓強計(U形管中是水)兩液柱的液面高度情況。
序號 液體 深度
h/mm壓強計 左液面
mm右液面
mm液面高度差
mm1 水 30 186 214 28 2 60 171 229 58 3 90 158 242 84 4 鹽水 90 154 246 92
(2)為了進一步研究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是否相等,她應(yīng)控制的量有和,要改變的是。
(3)小莉同學在學習了液體壓強公式后,用公式進行計算得出金屬盒在30mm深處水的壓強是Pa.組卷:37引用:3難度:0.5
五、計算題(本題包括1個小題,共16分)
-
14.我們知道曹沖運用了浮力原理稱出了大象的重。除了以舟稱物之外,以舟起重也是中國人的發(fā)明。據(jù)史籍記載,蒲津大橋是一座浮橋。它以舟為橋墩,舟與舟之間架板為橋。唐開元十二年在修理該橋時,為加固舟墩,在兩岸維系巨纜,特增設(shè)鐵牛八只作為岸上纜柱。每頭鐵牛重數(shù)萬斤。三百余年后,宋慶歷年間,因河水爆漲,橋被毀壞,數(shù)萬斤的鐵牛也被沖入河中,該橋毀后二十余年,真定縣僧人懷丙提出打撈鐵牛,方法之一是:在水淺時節(jié),將兩只大船裝滿土石,其間架橫梁巨木,巨木中系鐵鏈鐵鉤,以此鐵鉤鏈捆束鐵牛,待水漲時節(jié),立刻將舟中土石卸入河中。本來就水漲船高,卸其土石后船漲得更高,于是鐵牛被拉出水面。假設(shè)鐵牛每只質(zhì)量為104kg,用懷丙的方法,將一只鐵牛從河底拉出來,至少要將多少立方米土石卸入河中?(鐵的密度為7.8×103kg/m3.土石平均密度為2.5×103kg/3.不考慮鐵牛陷入河泥)
組卷:13引用:0難度: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