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人教部編版必修下冊《第11課 諫逐客書 與妻書》2021年同步練習卷(6)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

  • 1.下列各項中,詞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h2>

    組卷:28難度:0.5
  • 2.下列對《諫逐客書》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h2>

    組卷:23難度:0.7
  • 3.《諫逐客書》鋪陳秦王喜好的珍寶,美色,音樂,是為了( ?。?/h2>

    組卷:28難度:0.7
  • 4.《諫逐客書》能夠說服秦王收回“逐客”命令的根本原因是( ?。?/h2>

    組卷:72難度:0.7
  • 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

    組卷:90引用:15難度:0.9
  • 6.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20引用:8難度:0.9

三、文言文閱讀

  • 17.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孫文
          滿清末造,革命黨人,歷艱難險巇,以堅毅不撓之精神,與民賊相搏,躓踣者屢,死事之慘,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圍攻兩廣督署之役為最,吾黨菁華,付之一炬,其損失可謂大矣!然是役也,碧血橫飛,浩氣四塞,草木為之含悲,風云因而變色,全國久蟄之人心,乃大興奮,怨憤所積,如怒濤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載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則斯役之價值,直可驚天地、泣鬼神,與武昌革命之役并壽。
          顧自民國肇造,變亂紛乘,黃花崗上一杯土,猶湮沒于荒煙蔓草間。延至七年始有墓碣之建修十年始有事略之編纂而七十二烈士者又或有記載而語焉不詳或僅存姓名而無事跡甚者且姓名不可考,如史載田橫事,雖以史遷之善傳游俠,亦不能為五百人立傳,滋可痛已。
          鄒君海濱,以所輯《黃花崗烈士事略》丐于予。時予方以討賊督師桂林。環(huán)顧國內,賊氛方熾,杌隉之象,視清季有加,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義、五權憲法,為諸先烈所不惜犧牲生命以爭之者,其不獲實行也如故。則予此行所負之責任,尤倍重于三十年前。倘國人皆以諸先烈之犧牲精神為國奮斗,助予完成此重大之責任,實現吾人理想之真正中華民國,則此一部開國血史,可傳世而不朽!否則不能繼述先烈遺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遺事,斯誠后死者之羞也。
          余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為國人之讀茲編者勖。
    (選編自《孫中山選集》)
    【注】①峨:險惡。②躓踣:跌倒,絆倒,比喻遭受挫折。③杌隉:不安定,困厄。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延至七年/始有墓碣之/建修十年/始有事略之/編纂而七十二烈士者/又或有記載而語焉不詳/或僅存姓名而無事跡/甚者且姓名不可考
    B.延至七年/始有墓碣之建修/十年/始有事略之編纂/而七十二烈士者/又或有記載而語焉不詳/或僅存姓名而無事跡/甚者且姓名不可考
    C.延至七年始/有墓碣之建修/十年始/有事略之編纂/而七十二烈士者/又或有記載而語焉不詳/或僅存姓名而無事跡/甚者且姓名不可考
    D.延至七年始/有墓碣之建修/十年/始有事略之/編纂而七十二烈士者/又或有記載而語焉不詳/或僅存姓名而無事跡/甚者且姓名不可考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武昌革命”即武昌起義,是指1911年10月10日在湖北武昌發(fā)生的一場旨在推翻清朝統治的兵變,也是辛亥革命的開端。
    B.“史遷”是對司馬遷的一種敬稱,是在司馬遷去世以后才有的。司馬遷在漢武帝時曾擔任過太史令一職。
    C.“”也作“敘”或稱“引”,是說明書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編次體例,作者情況等內容的文章?!靶颉倍紝懺跁蛭恼虑懊妗?br />D.“三民主義”是孫中山所倡導的民主革命綱領,是其民主思想的精髓和高度概括,三民主義由民族主義、民權主義和民生主義三部分組成。
    (3)下列對文章的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運用對偶、排比、比喻、夸張等修辭手法高度評價了黃花崗起義,認為它與武昌起義一樣極大地推動了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進程。
    B.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的事跡十年之后才有了比較完整的記載,這主要是因為當時國內政局動蕩,革命黨人中也沒有司馬遷那樣的人才。
    C.作者有感于當時形勢,奮筆直書,痛斥黑暗勢力腐朽無能,呼吁后來人繼承先烈遺志。
    D.有鑒于黃花崗起義的失敗,作者深感謀求“理想之真正中華民國”必須發(fā)動民眾力量,說明了作者思想的轉變和進步。
    (4)將文言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然是役也,碧血橫飛,浩氣四塞,草木為之含悲,風云因而變色。
    ②余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為國人之讀茲編者勖。

    組卷:9引用:6難度:0.6
  • 18.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韓憑妻      宋康王舍人韓憑,娶妻何氏,美??低鯅Z之。憑怒,王囚之,為城旦.妻密遺憑書,其辭曰:“其雨淫淫,河大深,日出當心?!奔榷醯闷鋾允咀笥?;左右莫解其意。臣蘇賀對曰:“其雨淫淫,言愁且思也;河大水深,不得往也;日出當心,心有死志也”俄而憑乃自殺。
          其妻乃陰腐其衣。王與之登臺,妻遂自投臺;左右攬之,衣不中手而死。遺書于帶曰:“王利其生,妾利其死,愿以尸骨,賜憑合葬!”
          王怒,弗聽,使里人埋之,冢相望也。王曰:“爾夫婦相愛不已,若能使冢合,則吾弗阻也。”宿昔之間,便有大梓木生于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體相就,相交于下,枝錯于上。又有鴛鴦,雌雄各一,恒棲樹上,晨夕不去,交頸悲鳴,音聲感人。宋人哀,遂號其木曰“相思樹”。相思之名,起于此也,南人謂此禽即韓憑夫婦之精魂。
          今睢陽有韓憑城,其歌謠至今猶存。
    (選自干寶《搜神記》)
    [注釋]①城旦:一種苦刑,受刑者白天防備敵寇,晚上筑城。
    (1)對下列句子加點字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王囚之,為城旦 論:定罪。
    B.妻密遺憑書,其辭曰 繆:故意使含義曲折隱晦
    C.宿昔之間,便有大梓木 宿昔:旦夕,形容時間短。
    D.旬日而大盈抱,屈體相就 旬日:半個月,即十五天。
    (2)對下面各句中加點詞的意思和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①宋人哀之 ②氓之蚩蚩,抱布貿絲
    ③河大而深 ④學而不思則罔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
    (3)對本文思想內容概括有誤的一項是
     

    A.本文運用倒敘的手法講述了韓憑妻不慕富貴,忠于愛情,投臺自殺,終與韓憑合葬一處的故事,故事曲折動人,富有浪漫主義色彩。
    B.本文熱情地歌頌了韓憑夫婦堅貞不渝的愛情以及韓憑妻機智勇敢,不畏強暴,不慕富貴的高貴品質。
    C.本文通過寫韓憑夫婦忠貞不渝的愛情故事,也從側面揭露了宋康王之類封建統治者的殘暴無恥。
    D.本文的結局寫韓憑夫婦的墓上長出兩棵大樹,根交枝錯,且有鴛鴦棲鳴于上,極富浪漫主義色彩,體現了作者和廣大勞動人民的美好愿望。
    (4)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和課文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其妻乃陰腐其衣。
    ②宋人哀之,遂號其木曰“相思樹”。
    ③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組卷:14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