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必修下冊《第2課 燭之武退秦師》2022年同步練習(xí)卷(26)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13分)
-
1.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燭之武退秦師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氾南。佚之狐言于鄭伯曰:“國危矣,若使?fàn)T之武見秦君,師必退?!惫珡闹?。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惫唬骸拔岵荒茉缬米?,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痹S之。
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越國以鄙遠(yuǎn),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jì)而夕設(shè)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秦伯說,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币嗳ブ?。
(選自《左傳》)(1)下列帶“之”的各句均出自課文,按用法把“之”分類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①公從之
②臣之壯也
③是寡人之過也
④許之
⑤鄰之厚,君之薄也
⑥行李之往來
⑦君之所知也
⑧夫晉,何厭之有
⑨將焉取之
⑩唯君圖之
A.②④⑧⑨/③⑤⑦/①⑥/⑩
B.②③⑤⑦/⑧⑨①④⑥/⑩
C.①②④⑥③⑤⑦/⑨⑩/⑧
D.①④⑨⑩/②⑤⑥⑦/③/⑧
(2)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A.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
B.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
C.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
D.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
(3)下列敘述不符合文意的一句是
A.燭之武“夜縋而出”,說明當(dāng)時鄭國的情況十分危急。
B.從燭之武對形勢的分析中可知,晉國的實(shí)力與秦國不相上下。
C.晉侯為了報答秦伯,曾經(jīng)答應(yīng)過給秦國兩座城池。
D.燭之武說秦國退兵的理由一共有兩條,一是亡鄭利于晉,二是存鄭利于秦。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jì)而夕設(shè)版焉,君之所知也。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
(5)試分析燭之武的說理藝術(shù)。組卷:29引用:3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