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人教部編版必修下冊《第11課 諫逐客書》2022年同步練習卷(10)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基礎積累】

  • 1.解釋下列加點詞的意思。
    (1)今乃棄黔首以敵國
     

    (2)丕豹、公孫支于晉
     

    (3)強公室,私門
     

    (4)非秦者去,為客者
     

    組卷:5引用:1難度:0.9

  • 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組卷:9引用:1難度:0.9
  • 3.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項是(  )

    組卷:6引用:1難度:0.5
  • 4.《諫逐客書》能夠說服秦王收回“逐客”命令的根本原因是( ?。?/h2>

    組卷:72引用:14難度:0.7
  • 5.《諫逐客書》的中心論點是( ?。?/h2>

    組卷:7引用:6難度:0.7
  • 6.《諫逐客書》鋪陳秦王喜好的珍寶,美色,音樂,是為了( ?。?/h2>

    組卷:28引用:11難度:0.7

  • 17.據(jù)《史記?李斯列傳》記載,秦王最終乃除逐客之令,復李斯官,聯(lián)系作品,談談李斯是怎樣使秦王收回成命的?

    組卷:45引用:4難度:0.7

【課外閱讀】

  • 18.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上皇帝書(節(jié)選)
    蘇 洵
          嘉祐三年十二月一日,眉州布衣臣蘇洵,謹頓首再拜冒萬死上書皇帝闕下……臣自惟疏賤,未敢遽言,而其近而易行,淺而易見者,謹條為十通,以塞明詔。
    ……
          其六曰,臣聞法不足以制天下,法必有所不及也。先王知其有所不及,是故存其大略,而濟之以至誠,使天下之所以不吾欺者,未必皆吾法之所能禁,亦其中有所不忍而已。人君其大臣,不可以用法。以天下之大無可信之人,則國不足以為國矣。臣觀今兩制以上,非無賢俊之士,然皆奉法供職無過而已,莫肯于繩墨之外,為陛下深思遠慮,有所建明。何者?陛下待之于繩墨之內(nèi)也。臣請得舉其一二以言之。夫兩府與兩制,宜使日夜交于門,以講論當世之務,且以習知其為人,臨事授任,以不失其才。今法不可以相往來,意將以其告謁之私也……臣愚以為如此之類,一切撤去。陛下赫然震威,誅一二人,可以使天下奸吏重足而立,亦必有倜儻非常之才,為陛下用也。
    ……
          其十曰,臣聞古者所以采庶人之議,為其疏賤而無嫌也。今臣幸而未立陛下之朝,無所愛惜顧念于其心者。是以天下之事,陛下之諸臣所不敢盡言者,臣請得以言之。陛下擢用俊賢,思致太平,今幾年矣。事立而輒廢,功未成而旋去,陛下知其所由乎?雖得賢臣千萬,天下終不可為。何者?小人之根未去也。陛下遏士大夫有禮,凡在位者不敢用褻狎戲嫚以求親媚于陛下,而讒言邪謀之所由至于朝廷者,天下之人皆以為陛下不疏遠宦官之過。陛下特以為耳目玩弄之臣,而不知其陰賊險詐,為害最大。天下之小人,無由至于陛下之前,故皆通于宦官,珠玉錦繡所以為賂者絡繹于道。陛下縱聽不用,而大臣常有所顧忌,以不得盡其心。臣故曰小人之根未去也古之小人有為君子之所抑而反激為天下之禍者臣每傷痛之。
    (1)給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臣故曰/小人之根未去也/古之小人/有為君子之/所抑/而反激為天下之禍者/臣每傷痛之
    B.臣故曰/小人之根未去也/古之小人/有為君子之所抑/而反激為天下之禍/者臣每傷痛之
    C.臣故/曰小人之根未去也/古之小人/有為君子之所抑/而反激為天下之禍者/臣每傷痛之
    D.臣故曰/小人之根未去也/古之小人/有為君子之所抑/而反激為天下之禍者/臣每傷痛之
    (2)對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嘉祐三年”中的“嘉祐”是皇帝年號,這是用皇帝年號來紀年。
    B.“布衣”,指穿著樸素。
    C.“闕下”,宮闕之下,指帝王所居之所。借指朝廷。
    D.“繩墨”,木工打直線的墨線。比喻規(guī)矩或法度。
    (3)對以上文段的分析和理解,不恰當?shù)囊豁検?!--BA-->
     

    A.在第六條中,蘇洵認為,法律是所有事情進行的依據(jù)和束縛,否則“國不足以為國”。
    B.由第六條的內(nèi)容看,宋代對臣子嚴加防范,對大臣也很猜忌,制定了不少法律制約大臣。
    C.在第十條中,蘇洵認為擢用俊賢效果不大的根本原因是“小人之根未去”。
    D.蘇洵在闡述主張時能夠抓住要害,深入剖析,我們會被他痛快淋漓的氣勢,酣暢雄健的筆調(diào)所吸引。
    (4)把下面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臣觀今兩制以上,非無賢俊之士,然皆奉法供職無過而已,莫肯于繩墨之外,為陛下深思遠慮,有所建明。
    譯文:
     

    ②陛下縱聽不用,而大臣常有所顧忌,以不得盡其心。
    譯文:
     

    組卷:14引用:2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