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16-2017學年江蘇省鹽城市射陽二中高一(下)語文假期作業(yè)(五)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語言知識運用(每題3分,共15分)

  • 1.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h2>

    組卷:8引用:1難度:0.9
  • 2.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shù)囊豁検牵ā 。?/h2>

    組卷:12引用:2難度:0.9
  • 3.下列句子劃線部分詞句表達得體的一項是(  )

    組卷:42引用:40難度:0.9

五、現(xiàn)代文閱讀

  • 10.論述類文本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天人合一”與生態(tài)學
    周國平
          九十年代以來,國學好像又成了顯學。而在國學熱中,有一個概念赫然高懸,這便是“天人合一”。在一些人嘴里,它簡直是新福音,用它可以解決當今人類所面臨的幾乎一切重大難題。其最旗幟鮮明者甚至斷言,惟“天人合一”才能拯救人類,舍此別無出路。按照他們的解釋,西方文化的要害在于天人相分乃至對立,由此導致人性異化和生態(tài)危機,殊不知完備的人性理論和生態(tài)哲學在中國古已有之,“天人合一”便是,它的威力足以引導人類重建內(nèi)心的和外部的和諧。
          我的印象是,鼓吹者們一方面將儒道佛一鍋煮,最后熬剩下了“天人合一”這一點濃汁,另一方面又使這一點濃汁囊括了一切有益成分,于是有了包治百病的神效。
    “天人合一”原是一種儒家學說,把道家的“物我兩忘”、禪宗的“見性成佛”硬塞入“天人合一”的模子里,未免牛頭不對馬嘴。即使儒家學說也不能歸結(jié)為“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僅是儒家在人與宇宙之關(guān)系問題上的一種較有代表性的觀點。關(guān)于“天人合一”的含義,我認為張岱年先生在《中國哲學大綱》中的歸納最為準確,即一是濫觴于孟子、流布于宋儒的天人相通思想,二是董仲舒的天人相類思想。他認為,后者純屬牽強附會的無稽之談;而前者主張人的心性與宇宙的本質(zhì)相通,因而人藉內(nèi)省或良知即可知天道。這是基本上屬于認識論的范疇,頗有些道理,我們自可對之作學理的探討,卻沒有理由無限地擴大其涵義和夸大其價值。事實上,在西方哲學中也不乏類似的思想,例如柏拉圖的回憶說,笛卡兒的天賦觀念說,可是人家并沒有從中尋找什么新福音,相反倒是挖掘出了西方文明危機的根源。
          把“天人合一”解釋成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又進一步解釋成一種生態(tài)哲學,這已經(jīng)成為國學新時髦。最近看到一本書,是美國科學家和學術(shù)活動家普里邁克寫的《保護生物學概論》,譯成中文洋洋五十多萬字,對生態(tài)保護的一個重要方面即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問題作了系統(tǒng)的研究和論述。我一面翻看這本書,一面想起某些國人欲靠“天人合一”解救世界生態(tài)危機的雄心,不禁感到啼笑皆非。
          當然,學有專攻,我們不能要求研究中國哲學的學者精通生態(tài)學,但我們也許有權(quán)要求一切學者尊重科學,承認環(huán)境保護也是科學,而不要在一種望文生義的“天人合一”境界中飄飄然自我陶醉。
    (1)請簡要概括本文的論述思路。
    (2)文中畫線句表明了作者什么觀點?
    (3)文中說“想起某些國人欲靠‘天人合一’解救世界生態(tài)危機的雄心,不禁感到啼笑皆非”,結(jié)合全文,簡述“啼笑皆非”的原因。

    組卷:3引用:1難度:0.6

六、作文(70分)

  • 11.請以“堅守”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記敘性文章。

    組卷:2引用:1難度:0.7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yīng)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yīng)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wù)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