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人教部編版必修下冊《第3課 鴻門宴》2021年同步練習卷(17)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司馬遷是一個史官,對于那樣一個泱泱大國,他所能做的多半是記錄。和同時代的許多官員相比,他可以改變的東西相當有限,而其性格更決定了他在政治上的劣勢??陀^地講,后人紀念司馬遷,既是   對他的尊敬,也包含了許多同情,這讓司馬遷成為了歷史上一個典型的悲情英雄。不是戰(zhàn)死沙場,而是淹沒在一個所謂“盛世”的大漢。
          司馬遷的愛憎分明是大部分人愛他的主要理由,但這四個字卻遠遠不能概括司馬遷的全部。之所以他的名字能夠和他的《史記》一起被載入史冊,不僅因為他有一顆心懷天下的赤誠之心,更重要的是他做到了一個史官和一個人的境界--真。這種真概括起來就是一種“實錄精神”,這種精神源于他父親臨終前的囑咐,也一直延續(xù)到司馬遷生命的終點。
          為了得到歷史最真實的素材,司馬遷必須以最近的距離去觸摸每一個歷史人物,我們今天才得以將《史記》奉為歷史真實公正的范本。從技術上講,司馬遷收集史料的方式是原始而落后的,沒有碳-14定位儀,沒有多少人的協(xié)助,也沒有今天史學家們系統(tǒng)的理論知識,他能做的只是樸實的記錄。
          面對現(xiàn)實,記錄現(xiàn)實,秉筆直書,看上去不及征伐疆場將領之勇,也不及社稷江山帝王之智,但司馬遷的《史記》真實的呈現(xiàn)告訴我們,王侯將相、布衣百姓只不過是歷史中的一個又一個等質量的元素,這種不虛美不隱惡的記錄方式,對于司馬遷來說既是一位史官的職責,更是他胸中最大的心愿。
          比了解到真相更難的是把真相說出來,而錢與權正是說出真相最大的阻礙。幸運的是,歷史人物不會因為自己的丑像被暴露而找司馬遷算賬,但他所經(jīng)歷著的一切錢與權的現(xiàn)實壓力,卻也著實考驗著他作為一個史官的秉性--而他做得很好。
          實錄精神的存在需要社會的寬容,也需要實錄者的勇氣,而一個寬容的社會也注定會增加實錄者的勇氣。記錄現(xiàn)實比記錄歷史更需要勇氣,因為現(xiàn)實中的丑陋者從來害怕讓人知道自己的丑陋,而記錄也遠遠不止于美丑之辯!不要說記錄者代表正義,但起碼應該代表事實--這是記錄的最低要求,也是最高要求。呈現(xiàn)真實是一個技術活,但更是一種精神、一種理念。
          中國的歷史從來不缺創(chuàng)造者,他們在歷史的巨鐘上猛敲,要讓后人也能聽到余音。歷史讓我們記住了他們,可誰又讓我們記住歷史?司馬遷正是用他這種呈現(xiàn)真實的執(zhí)著,讓后人記住了歷史,也記住了這本巨制背后的那個曾受腐刑的司馬遷。
          著名文化學者肖云儒談道:“我們國家一直有三個大祭’,一是祭黃陵,屬于國之祭、族之祭;一是祭孔子,屬于文之祭祀,是對文脈的一種追蹤;還有一個就是祭司馬遷,它既是文祭,又是心祭,是對一種偉大人格的緬懷。”
          中華民族是一個缺乏悲劇感的民族,喜歡大大團圓、喜歡盛世、喜歡輝煌、喜歡紀念成功人物,司馬遷的存在就有了他特殊的意義,我們應該負重,要有悲劇感,心存憂患意識。所有這些司馬精神,為我們今后悼念司馬遷,敬仰我們的民族精神,建樹我們的文化靈魂,提出了非常久遠的任務。
    (選自《司馬遷實錄精神》,有增刪)(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因為司馬遷只是一個史官,所以在所謂“盛世”大漢中,與同時代的許多官員相比,司馬遷在政治上能夠改變國家社會的力量更小。
    B.在人才輩出的漢朝,司馬遷也許不是一個成功人物,但他心懷憂患,直面歷史,秉筆直書的精神,正是我們的民族精神的精華所在。
    C.在歷史長河中,無論是王侯將相還是布衣百姓,他們一個個都是等質量的元素,處于平等的地位,司馬遷對他們都進行了真實的呈現(xiàn)。
    D.司馬遷運用實錄精神寫《史記》的目的在于,既讓后人記住真實的歷史,能以史為鑒,也讓人們記住真實的自己。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首先對司馬遷的人生做了一個整體評價,然后引出了本文的觀點,即司馬遷記史的實錄精神。
    B.本文在論述司馬遷的實錄精神后,借古鑒今,給我們當代社會敲響了警鐘,提出了號召。
    C.本文從不同角度,層層深入論述中心主旨,并采用了多種論證方法進行分析闡述,如舉例論證、引證、比較論證等。
    D.全文在論證司馬遷的實錄精神時,先從司馬遷實踐求真的角度展開論述,再闡述了司馬遷記史面臨的多重壓力及應具備的勇敢無畏的精神。
    (3)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歷史要得到真實記錄,那么這個史官必須能夠具有一種勇敢無畏的精神,能夠拒絕金錢的誘惑,能夠不畏強權。
    B.司馬遷在寫《史記》時應該經(jīng)受了來自朝廷高層對他的種種非難,但作為一名史官,秉筆直書是他胸中的最大心愿。
    C.呈現(xiàn)真實不只是簡單的技術活,更是對一種精神和理念的執(zhí)著,我們要傳承司馬遷的愛憎分明、秉筆直書、不虛美不隱惡的實錄精神。
    D.我們祭奠緬懷司馬遷,既是對司馬遷寫下歷史巨著《史記》表達崇敬之情,也是對他這種實錄精神進行謳歌與贊美。

    組卷:53引用:9難度:0.7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