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必修下冊《第11課 諫逐客書 與妻書》2021年同步練習卷(5)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
-
1.《諫逐客書》的中心論點是( ?。?/h2>
組卷:7引用:6難度:0.7 -
2.下列對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22引用:4難度:0.9 -
3.下列對文中相關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h2>
組卷:149引用:5難度:0.8 -
4.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活用現(xiàn)象,全都不相同的一項是( ?。?br />
①蠶食諸侯 ②汝幸而偶我 ③外樹怨于諸侯 ④故能明其德 ⑤遂散六國之從 ⑥逐華陽,強公室 ⑦而歌呼嗚嗚快耳者 ⑧夫物不產(chǎn)于秦,可寶者多 組卷:44引用:12難度:0.7 -
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h2>
組卷:77引用:6難度:0.7 -
6.對下列加點詞的解釋,全都不正確的一項是( )
①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 過:錯 ②而陛下說之,何也 說:說到,提及 ③是以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 讓:推辭,拒絕 ④藉寇兵而赍盜糧 赍:賞賜 ⑤使之肖我 肖:像 ⑥吾亦望其言是 望:期望,希望 ⑦當盡吾意為幸 幸:幸事 ⑧更恐不勝悲 更:更加 組卷:28引用:7難度:0.9 -
7.下列對《諫逐客書》中相關詞語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h2>
組卷:74引用:9難度:0.8 -
8.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虛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h2>
組卷:12引用:3難度:0.7 -
9.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h2>
組卷:22引用:5難度:0.9 -
10.下列加點詞的意思,與現(xiàn)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 ?。?/h2>
組卷:17引用:5難度:0.9 -
11.下列各句的句式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h2>
組卷:12引用:7難度:0.7
三、文言文閱讀
-
32.李斯列傳(節(jié)選)
趙高案治李斯。李斯拘執(zhí)束縛,居囹圄中,仰天而嘆曰:“嗟乎,悲夫!不道之君,何可為計哉!昔者桀殺關龍逢,紂殺王子比干,吳王夫差殺伍子胥。此三臣者,豈不忠哉,然而不免于死,身死而所忠者非也。今吾智不及三子,而二世之無道過于桀、紂、夫差,吾以忠死,宜矣。且二世之治豈不亂哉。日者夷其兄弟而自立也,殺忠臣而貴賤人,作為阿房之宮,賦斂天下。吾非不諫也,而不吾聽也。凡古圣王飲食有節(jié)車器有數(shù)宮室有度出令造事加費而無益于民利者禁故能長久治安今行逆于昆弟,不顧其咎;侵殺忠臣,不思其殃。大為宮室,厚賦天下,不愛其費。三者已行,天下不聽。今反者已有天下之半矣,而心尚未寤也,而以趙高為佐,吾必見寇至咸陽,麋鹿游于朝也。”
于是二世乃使高案丞相獄,治罪。趙高治斯,榜掠千余,不勝痛,自誣服。斯所以不死者,自負其有功,實無反心,幸得上書自陳,幸二世之寤而赦之。李斯乃從獄中上書曰:“臣為丞相,治民三十余年矣。逮秦之地狹隘,先王之時秦地不過千里,兵數(shù)十萬。臣盡薄材,謹奉法令,陰行謀臣,資之金玉,使游說諸侯,陰修甲兵,飾政教,官斗士,尊功臣,盛其爵祿,故終以脅韓弱魏,破燕、趙,夷齊、楚,卒兼六國,虜其王,立秦為天子。罪一矣。地非不廣,又北逐胡、貉,南定百越,以見秦之強。罪二矣。尊大臣,盛其爵位,以固其親。罪三矣。立社稷,修宗廟,以明主之賢。罪四矣。更克畫,平斗斛度量,文章布之天下,以樹秦之名。罪五矣。治馳道,興游觀,以見主之得意。罪六矣。緩刑罰,薄賦斂,以遂主得眾之心,萬民戴主,死而不忘。罪七矣。若斯之為臣者,罪足以死固久矣。上幸盡其能力,乃得至今,愿陛下察之!”書上,趙高使吏棄去不奏,曰:“囚安得上書!”
趙高使其客十余輩詐為御史、謁者、侍申,更往復訊斯。斯更以其實對,輒使人復榜之。后二世使人驗斯,斯以為如前,終不敢更言,辭服。奏當上,二世喜曰:“微趙君,幾為丞相所賣?!?br /> 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論腰斬咸陽市。斯出獄,與其中子俱執(zhí),顧謂其中子曰:“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
(節(jié)選自《史記》,有刪改)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句子的斷句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A.凡古圣王飲食/有節(jié)/車器有數(shù)/宮室有度/出令造事/加費而無益于民利者禁/故能長久治安/
B.凡古圣王/飲食有節(jié)/車器有數(shù)/宮室有度/出令造事加費/而無益于民利者禁/故能長久治安/
C.凡古圣王飲食/有節(jié)/車器有數(shù)/宮室有度/出令造事加費/而無益于民利者禁/故能長久治安/
D.凡古圣王/飲食有節(jié)/車器有數(shù)/宮室有度/出令造事/加費而無益于民利者禁/故能長久治安/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囹圄,亦為監(jiān)獄,秦朝的監(jiān)獄稱之為“囹圄”,到了封建社會以后,監(jiān)獄的稱謂就有了進一步變化。
B.百越,先秦古籍對北方沿海一帶古越部族的泛稱,因這些古越部族眾多紛雜且中原人對其不甚了解,故謂之為“百越”。
C.謁者,官名,古時亦用以泛指傳達、通報的奴仆。據(jù)傳春秋戰(zhàn)國時國君左右掌傳達等事的近侍即用此稱。
D.五刑,中國古代官府對犯罪者所使用的五種主要刑罰的統(tǒng)稱。先秦以前的五刑是指墨、劓、剕、宮、大辟。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李斯在獄中想到關龍逢、比干、伍子胥這些才智過人的臣子都很忠誠,卻被夏桀、商紂和夫差殺死,所以自己盡忠而死是應該的。
B.李斯認為二世治國無道,竟不顧后果殺死親兄弟自封為皇,殘害忠良,重用奸臣,大規(guī)模修建阿房宮,對百姓橫征暴斂,其治必不長久。
C.李斯在獄中上書時采用正話反說的手法,故意給自己羅列了七大罪狀,以讓奏書能夠順利地上報二世,希望二世能覺悟省察并赦免他。
D.李斯雖遭受嚴刑拷打,但仍不顧一切地以實情對答,他自恃口才好,有功于朝廷,即使二世派人驗證他也不改口供,終于獲得二世的歡心。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日者夷其兄弟而自立也,殺忠臣而貴賤人,作為阿房之宮,賦斂天下。吾非不諫也,而不吾聽也。
②后二世使人驗斯,斯以為如前,終不敢更言,辭服。組卷:20引用:5難度:0.4 -
3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
趙高案治李斯。李斯拘執(zhí)束縛,居囹圄中,仰天而嘆曰:“悲夫!不道之君,何可為計哉!昔者桀殺關龍逢,紂殺王子比干,吳王夫差殺伍子胥。此三臣者,豈不忠哉,然而不免于死,身死而所忠者非也。今吾智不及三子,而二世之無道過于桀、紂、夫差,吾以忠死,宜矣。且二世之治豈不亂哉!日者夷其兄弟而自立也,殺忠臣而貴賤人,作為阿房之宮,賦斂天下。吾非不諫也,而不吾聽也。凡古圣王,飲食有節(jié),車器有數(shù),宮室有度,出令造事,加費而無益于民利者禁,故能長久治安。今行逆于昆弟,不顧其咎;侵殺忠臣,不思其殃;大為宮室,厚賦天下,不愛其費:三者已行,天下不聽。今反者已有天下之半矣,而心尚未寤也,而以趙高為佐,吾必見寇至咸陽,麋鹿游于朝也。”
于是二世乃使高案丞相獄,治罪。趙高治斯,榜掠千余,不勝痛,自誣服。斯所以不死者,自負其辯,有功,實無反心,幸得上書自陳,幸二世之寤而赦之。李斯乃從獄中上書曰:“臣為丞相,治民三十余年矣。逮秦地之狹隘,先王之時秦地不過千里,兵數(shù)十萬。臣盡薄材,謹奉法令,陰行謀臣,資之金玉,使游說諸侯,陰修甲兵,飾政教,官斗士,尊功臣,盛其爵祿,故終以脅韓弱魏,破燕、趙,夷齊、楚,卒兼六國,虜其王,立秦為天子。罪一矣。地非不廣,又北逐胡、貉,南定百越,以見秦之強。罪二矣。尊大臣,盛其爵位,以固其親。罪三矣。立社稷,修宗廟,以明主之賢。罪四矣。更克畫,平斗斛度量,文章布之天下,以樹秦之名。罪五矣。治馳道,興游觀,以見主之得意。罪六矣。緩刑罰,薄賦斂,以遂主得眾之心,萬民戴主,死而不忘。罪七矣。若斯之為臣者,罪足以死固久矣。上幸盡其能力,乃得至今,愿陛下察之!”書上,趙高使吏棄去不奏,曰:“囚安得上書!”
趙高使其客十余輩詐為御史、謁者、侍中,更往覆訊斯。斯更以其實對,輒使人復榜之。后二世使人驗斯,斯以為如前,終不敢更言,辭服。奏當上,二世喜曰:“微趙君,幾為丞相所賣?!?br /> 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論腰斬咸陽市。斯出獄,與其中子俱執(zhí),顧謂其中子曰:“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
(節(jié)選自《史記?李斯列傳》,有刪改)(1)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A.厚賦天下,不愛其費 愛:愛護 B.于是二世乃使高案丞相獄 獄:牢獄 C.榜掠千余,不勝痛 掠:拷打 D.逮秦地之狹隘 逮:及時 A.加費而無益于民利者禁 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nèi) B.今行逆于昆弟,不顧其咎 與其中子俱執(zhí) C.幸二世之寤而赦之 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D.吾以忠死,宜矣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A.李斯在獄中想到關龍逢、比干、伍子胥這些才智過人的臣子都很忠誠,卻被夏桀、商紂和夫差殺死,所以自己盡忠而死是應該的。
B.李斯認為二世治國無道,誅滅自己的兄弟自封為皇帝,殘害忠良,重用奸臣,大規(guī)模修建阿房宮,對百姓橫征暴斂,其治必不長久。
C.李斯在獄中上書時采用正話反說的手法,故意給自己羅列了七大罪狀,以讓奏書能夠順利地上報二世,希望二世能覺悟然后赦免他。
D.李斯雖遭受嚴刑拷打,但仍不顧一切以實情對答,自恃有辯才且有功于朝廷,即使二世派人察看他也不改口供,終于獲得二世的歡心。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日者夷其兄弟而自立也,殺忠臣而貴賤人,作為阿房之宮,賦斂天下。吾非不諫也,而不吾聽也。
②后二世使人驗斯,斯以為如前,終不敢更言,辭服。組卷:5引用:6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