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人教部編版必修下冊《第14課 變形記(節(jié)選)》2021年同步練習卷(14)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單選題

  • 1.下列詞語中劃線的字,每對讀音都不同的一組是(  )

    組卷:31引用:2難度:0.9
  • 2.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h2>

    組卷:96引用:7難度:0.9
  • 3.填入下列橫線處的句子,與上下文銜接最好的一項是(  )
          道德是什么?是一碗可以充饑的米粥、一個給人歸宿感的家,還是一篇給人美感的文章?道德是不是生存的必需品?傳統(tǒng)高調(diào)的德育工作者在回答學生的這些質(zhì)疑時        。不可否認,“道德無用”的論調(diào)在某些學生中還是有市場的,         。
    ①未免捉襟見肘,甚至自相矛盾,從而又加深了學生的懷疑
    ②未免又加深了學生的懷疑,甚至捉襟見肘,從而又導致自相矛盾
    ③導致學生思想品德課成績下降
    ④盡管這些學生在思想品德課上能獲得高分

    組卷:2引用:3難度:0.7

三、現(xiàn)代文閱讀

  • 9.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生活的陀螺
    金克巴
          ①我不揣簡陋地認為陀螺沒有靈性是不對的,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事物無論多么卑微,都有可能涉及宇宙的奧秘,是無數(shù)因果中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F(xiàn)在,我是一只陀螺,我在南方旋動,一粒小石子的使絆,也會讓陀螺踉踉蹌蹌。
          ②十一月底,我黯然辭職。
          ③現(xiàn)在我有充沛的時間利用好自己的出租屋,一想到自己竟然能夠盡情享用一個月的時間為自己打造一個讀書之境,就沒有什么值得讓我顧影自憐的,那些光陰相當于蜉蝣的若干個世紀呢。我把出租屋改造成簡易書房,閉門不出??ǚ蚩ㄕf,我們需要的書是一把能夠劈開生活冰海的利斧。閱讀會獲得一種力量,當我們走向大海,洶涌的海水就從海底深處讓開一條道路。
          ④在小莫的記憶里,閱讀是學生時代的事物。五花八門的新聞滲入人體,以特有的方式將人腌制起來。小莫的業(yè)余生活被電視里五光十色的節(jié)目所占據(jù)。她開始跟我揶揄一番:
    “真后悔年輕時讀過許多閑書,不知讀到哪兒去了,反正一點都記不得,譬如那本巴黎什么來著……”
          ⑤“《巴黎圣母院》。”
          ⑥“以前讀過,現(xiàn)在徹底想不起是螞蟻還是蟑螂在書頁上爬來爬去?!?br />      ⑦小莫對書香世界的逃避和蔑視,是她的閱歷和邏輯思維上結(jié)出的一枚堅果:致富能力跟讀書成反比,書讀得越多賺錢能力就越弱。
          ⑧許多人心目中都有一間屬于自己的書房,包括我的同事小莫,她家里應(yīng)該也有一個哪怕僅僅當作擺設(shè)的書房,她一次次置身其間。盡管隨著年齡漸長,對她來說閱讀是沒落世界的一道影子,但她依然不會感到跟書籍待在一起是一種羞恥。
          ⑨這些年來我曾精心策劃過幾出“苦肉計”,一旦倍感掙扎無力就壯士斷腕,從那個讓自己身心交瘁的地方逃走。
          ⑩小時候我喜歡圓形玩意兒:骨碌碌地玻璃珠子,圓圓的乒乓球,聚焦陽光讓紙張躥起火苗的凸透鏡,用軸承做成的簡易小推車,用木頭劈成的陀螺。圓形的物什總是擄獲孩子們的心,讓自己成為小小宇宙的中心,行星一樣閃爍的目光則繞著它旋轉(zhuǎn)。孩子們在曬臺上打陀螺,麻繩鞭子抽得啪啪直響,抽得地面光溜溜的像掃帚掃蕩過一番。陀螺快要停下,在地上踉蹌轉(zhuǎn)動,似停未停,這時候任憑你徒勞地揮動鞭子,它干脆賴在地上不肯再轉(zhuǎn)。站在旁邊的臘狗叔早就看得手癢癢的,他迫不及待地奪過鞭子。臘狗叔三十好幾,光桿司令一個,在我們村只要沒娶媳婦就只能算個娃娃頭。他憑借一人吃飽全家不饑的優(yōu)勢,成天在村里廝混,玩轉(zhuǎn)大人小孩兩拔人群。那時候傳統(tǒng)村民的生活圈子不出方圓十里。臘狗叔的生活就像有趣又無奈的陀螺,在村里轉(zhuǎn)來轉(zhuǎn)去。
    ?上個世紀最后十年,傳統(tǒng)的農(nóng)耕生活發(fā)生了顯著的嬗變,生活的陀螺不再緊緊圍繞祖輩賴以生存的一畝三分地旋轉(zhuǎn)。人們紛紛沿著村前的田間阡陌走出去,土地的深情再也不能挽留離開的腳步。留守者成了特立獨行的英雄,赤手空拳守護傳統(tǒng)的農(nóng)耕生活。
    ?二十四節(jié)氣的小雪,陰雨綿綿。我來到十字路口,在沙井南環(huán)路學府雅苑下車,踅入一個老工業(yè)區(qū)。我在那里找到一份工作,廠房看上去很簡陋,踏入并不敞亮的老廠房,才覺得自己的第一印象有偏差。三樓寫字樓裝修得另有乾坤,走進去是面積不大的小廳,像一個溫馨的吧間。
    ?在工廠一墻之隔馬路上,我有時看見一個無家可歸的智障人士,年紀介于三四十之間,只見他形容枯槁、虬髯凌亂,像國畫里落拓不羈的隱士。他總是仰起頭,并不在意絡(luò)繹不絕的行人和川流不息的車輛,只一味沉湎在自己虛擬的情境之中。早上我去上班,他正蹲坐在電話亭里,嘰里呱啦說個不停。他在自編自導的戲里不斷變換語調(diào),并佐以表情,仿佛同時扮演不同角色。我確信人類的命運是一個整體,個體的命運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那些天,南方的天空下總是濕漉漉的,漫天都是迷迷蒙蒙的毛毛雨,我的臉上肚子上有一種潮濕的感覺。待在出租屋里,心里的莖蔓始終在蔓延,在探尋著什么--轉(zhuǎn)動的陀螺用它的尖錐承受希望的旋轉(zhuǎn),心靈被啃噬的同時也感受著小小的幸福。
    (本文有刪改)(1)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語內(nèi)涵豐富,請簡要賞析。
    ①小莫對書香世界的逃避和蔑視,是她的閱歷和邏輯思維上結(jié)出的一枚堅果。
    堅果:
     

    ②轉(zhuǎn)動的陀螺用它的尖錐承受希望的旋轉(zhuǎn),心靈被啃噬的同時也感受著小小的幸福。
    啃噬:
     

    (2)第⑩?段,作者筆下的“生活的陀螺”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3)作者在文中詳細描寫無家可歸的智障人士,有何用意?
    (4)結(jié)合文中小莫的生活經(jīng)歷,談?wù)勀愕睦斫馀c感悟。

    組卷:46引用:5難度:0.6
  • 10.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題。
    春末閑談
    魯迅
          ①三年前,我遇見神經(jīng)過敏的俄國的E君,有一天他忽然發(fā)愁道,不知道將來的科學家,是否不至于發(fā)明一種奇妙的藥品,將這注射在誰的身上,則這人即甘心永遠去做服役和戰(zhàn)爭的機器了?那時我也就皺眉嘆息,裝作一齊發(fā)愁的模樣,以示“所見略同”之至意,殊不知我國的圣君,賢臣,圣賢,圣賢之徒,卻早已有過這一種黃金世界的理想了。不是“唯辟作福,唯辟作威,唯辟玉食”么?不是“君子勞心,小人勞力”么?不是“治于人者食(去聲)人,治人者食于人”么?可惜理論雖已卓然,而終于沒有發(fā)明十全的好方法。要服從作威就須不活,要貢獻玉食就須不死;要被治就須不活,要供養(yǎng)治人者又須不死。人類升為萬物之靈,自然是可賀的,但沒有了細腰蜂的毒針,卻很使圣君,賢臣,圣賢,圣賢之徒,以至現(xiàn)在的闊人,學者,教育家覺得棘手。將來未可知,若已往,則治人者雖然盡力施行過各種麻痹術(shù),也還不能十分奏效,與果蠃并驅(qū)爭先。即以皇帝一倫而言,便難免時常改姓易代,終沒有“萬年有道之長”;“二十四史”而多至二十四,就是可悲的鐵證。現(xiàn)在又似乎有些別開生面了,世上挺生了一種所謂“特殊知識階級”的留學生,在研究室中研究之結(jié)果,說醫(yī)學不發(fā)達是有益于人種改良的,中國婦女的境遇是極其平等的,一切道理都已不錯,一切狀態(tài)都已夠好。E君的發(fā)愁,或者也不為無因罷,然而俄國是不要緊的,因為他們不像我們中國,有所謂“特別國情”,還有所謂“特殊知識階級”。
          ②但這種工作,也怕終于像古人那樣,不能十分奏效的罷,因為這實在比細腰蜂所做的要難得多。她于青蟲,只須不動,所以僅在運動神經(jīng)球上一螫,即告成功。而我們的工作,卻求其能運動,無知覺,該在知覺神經(jīng)中樞,加以完全的麻醉的。但知覺一失,運動也就隨之失卻主宰,不能貢獻玉食,恭請上自“極峰”下至“特殊知識階級”的賞收享用了。
          ③就現(xiàn)在而言,竊以為除了遺老的圣經(jīng)賢傳法,學者的進研究室主義,文學家和茶攤老板的莫談國事律,教育家的勿視勿聽勿言勿動論之外,委實還沒有更好,更完全,更無流弊的方法。便是留學生的特別發(fā)見,其實也并未軼出了前賢的范圍。
          ④那么,又要“禮失而求諸野”了。夷人,現(xiàn)在因為想去取法,姑且稱之為外國,他那里,可有較好的法子么?可惜,也沒有。所有者,仍不外乎不準集會,不許開口之類,和我們中華并沒有什么很不同。然亦可見至道嘉猷,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固無華夷之限也。猛獸是單獨的,牛羊則結(jié)隊;野牛的大隊,就會排角成城以御強敵了,但拉開一匹,定只能牟牟地叫。人民與牛馬同流,--此就中國而言,夷人別有分類法云,--治之之道,自然應(yīng)該禁止集合:這方法是對的。其次要防說話。人能說話,已經(jīng)是禍胎了,而況有時還要做文章。所以蒼頡造字,夜有鬼哭。鬼且反對,而況于官?猴子不會說話,猴界即向無風潮,--可是猴界中也沒有官,但這又作別論,--確應(yīng)該虛心取法,反樸歸真,則口且不開,文章自滅:這方法也是對的。然而上文也不過就理論而言,至于實效,卻依然是難說。最顯著的例,是連那么專制的俄國,而尼古拉二世“龍御上賓”之后,羅馬諾夫氏竟已“覆宗絕祀”了。要而言之,那大缺點就在雖有二大良法,而還缺其一,便是:無法禁止人們的思想。
          ⑤假使沒有了頭顱,卻還能做服役和戰(zhàn)爭的機械,世上的情形就何等地醒目呵!這時再不必用什么制帽勛章來表明闊人和窄人了,只要一看頭之有無,便知道主奴,官民,上下,貴賤的區(qū)別。并且也不至于再鬧什么革命,共和,會議等等的亂子了,單是電報,就要省下許多許多來。
          ⑥古人畢竟聰明,仿佛早想到過這樣的東西,《山海經(jīng)》上就記載著一種名叫“刑天”的怪物。他沒有了能想的頭,卻還活著,“以乳為目,以臍為口”,--這一點想得很周到,否則他怎么看,怎么吃呢,--實在是很值得奉為師法的。假使我們的國民都能這樣,闊人又何等安全快樂?但他又“執(zhí)干戚而舞”,則似乎還是死也不肯安分,和我那專為闊人圖便利而設(shè)的理想底好國民又不同。陶潛先生又有詩道:“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边B這位貌似曠達的老隱士也這么說,可見無頭也會仍有猛志,闊人的天下一時總怕難得太平的了。但有了太多的“特殊知識階級”的國民,也許有特在例外的希望;況且精神文明太高了之后,精神的頭就會提前飛去,區(qū)區(qū)物質(zhì)的頭的有無也算不得什么難問題。
    一九二五年四月二十二日。
    (1)請簡述文章第一段的論述層次。
    (2)簡析第四段所運用的論證方法。
    (3)第六節(jié)作者引用陶潛“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有何意義?

    組卷:2引用:3難度:0.4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yīng)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yīng)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wù)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