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必修下冊《第16課 阿房宮賦》2022年同步練習卷(12)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基礎部分
-
1.下列加點的字注音都正確的一組是( )
組卷:8引用:1難度:0.8 -
2.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163引用:18難度:0.5 -
3.選出下列詞語中書寫沒有錯別字的一項( )
組卷:109引用:4難度:0.9
一、基礎部分
-
8.閱讀課文第二段,選出詞句解說不當?shù)囊豁棧ā 。?/h2>
組卷:74引用:6難度:0.7
二、
-
9.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
杜牧,字牧之,善屬文。第進士,復舉賢良方正。沈傳師表為江西團練府巡官,又為牛僧孺淮南節(jié)度府掌書記。擢監(jiān)察御吏,移疾分司東都,以弟耾病棄官。復為宣州團練判官,拜殿中侍御史內(nèi)供奉。
是時,劉從諫守澤路,何進滔據(jù)魏博,頗驕蹇不循法度。牧追咎長慶以來朝廷措置術,復失山東,鉅封劇鎮(zhèn),所以系天下輕重,不得承襲輕授,皆國家大事,嫌不當位而言,實有罪,故作《罪言》。
累遷左補闕、史館修撰,改膳部員外郎。宰相李德裕素奇其才。會昌中,黠戛斯破回鶻,回鶻種落漬入漠南,牧說德裕不如遵取之,以為:“兩漢伐虜,常以秋冬,當匈奴勁弓折膠,重馬免乳,與之相校,故敗多勝少。今若以仲夏發(fā)幽、并突騎及酒泉兵,出其意外,一舉無類矣?!钡略I浦?。
會劉稹拒命,詔諸鎮(zhèn)兵討之,牧復移書于德裕,以“河陽西北去天井關強百里,用萬人為壘,室其口,深壁勿與戰(zhàn)。成德軍世與昭義為敵,王元達思一雪以自奮,然不能長驅徑搗上黨,其必取者在西面。今若以忠式、武寧兩軍益青州精甲五千、宣潤弩手二千,道絳而入,不數(shù)月必覆賊巢。照義之食盡仰山東賞日節(jié)度使率留食邢州山西兵單少可乘慮襲取。故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俄而澤潞平,略如牧策。歷黃、池、睦三州刺史,入為司勛員外郎,常兼史職。改吏部,復乞為湖州刺史。逾年,以考功郎中知制誥,遷中書舍人。
牧剛直有奇節(jié),不為齪齪小謹,敢論列大事,指陳病利尤切至。少與李甘、李中敏、宋邧善,其通古今,善處成敗,甘等不及也。牧亦以疏直,時無右援者。從兄悰更歷將相,而牧困躓不自振,頗怏怏不平。卒,年五十。初,牧夢人告曰:“爾應名畢?!睆蛪魰梆ò遵x”字,或曰“過隙也”。俄而炊甑裂,牧曰:“不祥也?!蹦俗詾?bdo class="mathjye-underpoint2">墓志,悉取所為文章焚之。牧于詩,情致豪邁,人號為“小杜”,以別杜甫云。
(節(jié)選自《新唐書》)(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昭義之食/盡仰山東/常日節(jié)度使率留食邢州/山西兵單少/可乘虛襲取
B.昭義之食盡/仰山東/常日節(jié)度使率留食邢州/山西兵單少/可乘虛襲取
C.昭義之食/盡仰山東/常日節(jié)度使率留食邢州/山西兵單/少可乘虛襲取
D.昭義之食盡/仰山東/常日節(jié)度使率留食邢州/山西兵單/少可乘虛襲取
(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進士,隋朝始設進士科。元、明、清時,進士經(jīng)殿試后,及第者皆賜出身,稱進士,且分為三甲,一甲賜進士及第,二、三甲,分賜進士出身、同進士出身。
B.仲夏,古歷法習慣于把夏季分為孟夏、仲夏、季夏,由此可見,仲夏為夏季的中間月份,即干支歷十二月建的午月,一般也指農(nóng)歷五月。
C.知制誥,官名,南北朝時已有知詔誥、掌詔誥、典詔誥等名稱出現(xiàn),到唐代發(fā)展成為知制誥這一專門的官職,凡加此職者,即有撰作詔敕之貴。
D.墓志,指放在墓里的刻有死者生平事跡的石刻,亦指墓志上的文字,主要記述死者姓名、卒年和生平事跡等,都是死者生前撰寫好的文字。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杜牧專注于治亂,對漕鎮(zhèn)問題有著獨到的見解,反對藩王世襲,認為朝廷長慶年間以來對藩鎮(zhèn)處置不當,不能把重鎮(zhèn)交給藩王。
B.杜牧對軍事有獨到的思考,黠戛斯打敗回鶻之后,他認為朝廷要吸取漢軍常在秋冬攻擊匈奴而敗多勝少的教訓,應在仲夏季節(jié)乘勝追擊。
C.杜收為人剛直坦率,不拘小節(jié)。博古通今,敢于縱論天下大事,善于剖析利弊,在官場上很少有有人幫他,因而一生從未被重用。
D.杜牧臨死之時,由夢境及甑裂之中感覺大限將至,自撰墓志銘,墓志銘寫就,搜羅自己所撰文章,對火焚之,以致他的很多詩文失傳于世。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河陽西北去天井關強百里,用萬人為壘,窒其口,深壁勿與戰(zhàn)。
②牧剛直有奇節(jié),不為齪齪小謹,敢論列大事,指陳病利尤切至。組卷:6引用:1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