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選擇性必修中冊《第5課 人應當堅持正義》2021年同步練習卷(2)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基礎訓練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巴黎的埃菲爾鐵塔的矗立,象征著19世紀歐洲工業(yè)革命的勝利。世界都市的一座巨型建筑,第一次全部使用鋼鐵作為建筑材料。在這里,鋼鐵組成了表達所需的最基本的“詞匯”,①_____。詞匯必須在加以組合、結(jié)構(gòu)并賦予表達的內(nèi)容以后,才能形成語言。也許一千位建筑師同時使用鋼鐵作為“詞匯”,但卻可能會產(chǎn)生一千種不同的語言。埃菲爾鐵塔雄壯的底座,如同千萬條鋼筋鐵骨的胳膊交叉纏繞而成的塔身,以及風中微微晃動的塔頂那種可以俯瞰全城的高度,都在炫耀著展示著大工業(yè)時代不可一世的力量。埃菲爾用鐵塔說出了他的叛逆和希望,200年后,埃菲爾鐵塔所蘊含的建筑語言,不斷被越來越多的人讀懂,成為一種“表現(xiàn)”的典范。
黃土作為詞匯時,黃土即是黃土。黃土中砌出了窯洞,窯洞訴說著資源的貧乏和對風沙的避藏;青磚筑成了長城,長城訴說著幾千年的圍困;②_____,炮臺表達著頑強。然而建筑的語言終將超越建筑的功能,成為與人交流的另一種方式。
(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辭手法
A.夸張、借代、排比
B.對比、擬人、對偶
C.對比、借代、對偶
D.比喻、擬人、排比
(2)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可改寫成:“埃菲爾鐵塔的底座雄壯,塔身似千萬條胳膊交叉纏繞,塔頂微微晃動,高度可以俯瞰全城,這些都在炫耀著大工業(yè)時代的力量?!睆恼Z義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達效果更好,為什么?
(3)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組卷:4引用:4難度:0.7
一、基礎訓練
-
3.下面一則材料中有五處語言表達不得體,請找出并改正。
百年校慶啟事
2019年4月2日,將是我省第一所中學--金越中學的百年誕辰華誕,屆時將舉辦盛大的校慶活動。
為迎接百年校慶,學校已成立了“百年校慶籌備委員會”,要求全國各地校友屆時返回母校參加校慶活動。同時學校擬編寫《校史資料集》,請各界校友踴躍上交史料,學校將惠贈校慶紀念品。擬參加校慶或提供史料者,請與校慶辦公室商量。辦公室電話:XXXXXXXX.熱忱歡迎各位校友屆時返校同慶。
①
②
③
④
⑤組卷:12引用:5難度:0.8
二、閱讀理解
-
4.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后,全國各地先后啟動重大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一級響應,迅速采取措施。其中重點人群強制隔離甚至封城這樣的措施,涉及一個必須思考的倫理問題:公共健康與個人自由的關系。
公共健康所要保護的是每個人的健康,當某個社會成員染上了某種傳染病,社會有責任對他進行醫(yī)治。然而,僅僅進行醫(yī)治是不夠的,如果任其自由行動,其疾病將會傳染給他人,從而嚴重危害公共健康。對此,從公共健康角度出發(fā),不僅要對傳染病人進行積極的治療,還要從保護其他人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出發(fā),限制傳染病人的行動自由。
在危及社會全體成員健康的疫情面前,限制個人行動自由的正當合理性在哪里?英國學者密爾指出:“對于文明群體中的任一成員,所以能夠施用一種權力以反其意志而不失為正當,唯一的目的只是要防止對他人的傷害?!边@里所說的“防止他人的傷害”,是指社會或社會權力機構(gòu)對個人行動自由進行干涉,從而保護社會成員免受他人傷害。換言之,以不傷害他人為理由對個人行動自由進行干預,這樣的干預就是正當合理的。
實際上,即使是僅僅涉及行為者本身的生命安全問題時,公共健康從保護行為者的角度進行干預,也具有正當合理性。密爾曾經(jīng)指出,當有人想走上一座斷橋而有生命危險時,這時阻止他的行動是正當合理的。換言之,個人行動自由也只有在無礙生命的前提下才具有意義。面對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政府建議大家在非常時期都少出門而自動隔離在家,就體現(xiàn)了公共健康將全體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作為自己保護范圍的基本要求。
當公共健康與個人行動自由相沖突時,將公共健康置于優(yōu)先性地位考慮,體現(xiàn)了黨和政府將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與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的原則和立場。當然,即使是采取強制性的隔離,也應有相應合理的措施,能夠使被隔離者感受到應有的尊重,而對被隔離者來說,應當意識到這種舉措對于公共健康的重要性。
(摘編自龔群《公共健康及其優(yōu)先性》)材料二:
公共健康關系到所有社會成員的共生共存。當公共健康處于良好狀態(tài)時,公共健康將維護和促進個體健康;當公共健康發(fā)生危機時,公共健康將威脅到個體健康的安全。當公共健康與個人權利發(fā)生沖突時,犧牲個人的某些權利,是維護公共健康所必需的,是符合社會正義原則的。個人不可避免地根植于關系與社群之中,個人在社群中完善自身。個人的各種權利只有在一定的社群中才是真實的。而且,權利必然伴隨著一定的義務,在公共健康領域,個人對社會的義務之一就是為了公共健康而適當限制個人的權利。
政府在個人權利與公共健康發(fā)生沖突,采取干預措施時,必須充分考慮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對個人權利的侵犯必須盡量最小化。以公共健康為理由而犧牲某些人的權利,只有發(fā)生真正危及公共健康的事件,并真正需要某些人做出這種犧牲時才是合理的。因此,在踐行社會正義時,公共健康不能要求公民無條件地隨意犧牲個人權利。
在公共健康實踐中,當個人的自由、隱私、財產(chǎn)等權利為了公共健康利益而犧牲時,國家和社會必須對這種犧牲作出適當?shù)难a償,否則,是違背社會正義的。從社會發(fā)展的價值目標來看,個體利益是社會利益的基礎和前提,不以個體利益為終極價值目標的社會利益是不正當?shù)?,個體利益對社會利益的服從必須以有助于個體利益的改善為目的,并且這種服從在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是應當?shù)玫窖a償?shù)?。我國的《傳染病防治法》也為這種補償提供了法律依據(jù)。它規(guī)定,“在隔離期間,實施隔離措施的人民政府應當對隔離人員提供生活保障;被隔離人員有工作單位的,所在單位不得停止支付隔離期間的工作報酬,對個體為公共健康所做出的犧牲,給予適當?shù)难a償,是維護社會正義的應有之義”。
(摘編自李倫、喻文德《論公共健康的社會正義問題》)材料三:
在某種程度上,尊重個人隱私權和促進公共健康是一致的,公共健康取決于公眾的信任與合作,如不能保護個人隱私權,就難以鼓勵個人去參加公共健康項目,如疾病的篩查、對有密切關系者的告知及醫(yī)學治療等,然而,二者又是相沖突的,社會不可能在強調(diào)維護健康信息的公共利益的同時,又能充分保護個人隱私權。因為在公共健康領域,有關疾病和傷害的信息是政府作出公共衛(wèi)生理性決策的重要基礎。為了公共利益,政府需要并且有權力取得、利用、保留及傳遞這些健康信息。以有效識別公共健康危險,制定公共健康決策,對政府的公共健康使命而言,這是不可或缺的。然而這種對個人健康資料的系統(tǒng)化獲取使個人隱私面臨巨大的風險。健康信息能夠顯示一個人或一個家庭生活最私密的方面,它能夠影響到一個人就業(yè)、獲得保險或社保福利的能力等諸多方面,越來越多的個人資料被收集并傳遞給越來越多的使用者,個人保護隱私權的能力就顯著降低。而如果過度保護隱私權,嚴格限制可辨認健康數(shù)據(jù)的系統(tǒng)化收集,可能導致政府無法獲得健康數(shù)據(jù)。從而無法做出保護公共健康的理性決策,導致危害大量處于危險地位的第三人。
因此,在平衡政府保障公共健康的公權和保護個人隱私權之間,需要確立一個平衡點。如何在強力保護隱私權的同時又充分發(fā)揮個人健康信息在公共健康中的價值、促進公共健康的保障是一個亟待解決的法律問題。
(摘編李燕《限制與保護:公共健康領域的個人隱私權》)(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保障公共健康,要將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與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不需要注重公民的自由權。
B.在公共健康實踐中,國家和社會在對個體作出適當補償?shù)那疤嵯?,可以為公共健康犧牲個人的某些權利。
C.材料一論述了公共健康和個人自由的關系,材料二闡明了維護公共健康應符合社會社會正義的原則。
D.三則材料都論及了公共健康與個人權利的沖突,材料三從法律層面解決了二者如何平衡的問題。
(2)根據(jù)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在危及公共健康的疫情面前,居家自行隔離或強制隔離,體現(xiàn)出公共健康優(yōu)先于個人權利的原則。
B.疫情嚴峻期間,適當限制個人自由權利,不僅有利于保護個人健康,也有利于保障公共健康。
C.對為公共健康做出犧牲的個體,給予合理的補償,不僅有法可依,而且能體現(xiàn)出應有的社會正義。
D.為維護公共健康,在疫情暴發(fā)時應該適當限制個人權利,在疫情結(jié)束后應該充分保護個人權利。
(3)下列說法中,可以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二觀點的一項是
A.“在公共健康領域,無論遇到何種權利沖突和價值沖突,都必須用社會正義平衡和具體化各種權利和價值。”
B.“政府尊重個體的權利,并使公共健康政策接受合理的價值觀念指導,人們就會獲得健康保障。”
C.“尊重個人權利對保護公共健康有積極促進作用,可以使我們在公共健康實踐中盡可能地避免或減少沖突?!?br />D.“人權正義的實質(zhì)是個人權利的神圣不可侵犯,用強制性的法律或規(guī)定干涉?zhèn)€人權利,就是不正義的?!?br />(4)材料三是如何辯證分析個人隱私權和公共健康關系的?請簡要說明。
(5)在公共健康領域政府應該如何對待個人權利?請結(jié)合材料概述。組卷:9引用:3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