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江西省九所重點中學高考語文聯(lián)考試卷(3月份)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6分)(一)論述類文章閱讀(本題共1小題,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李白終身是一個布衣,這說明一件什么事呢?這就是封建社會中一個政治斗爭的具體體現(xiàn)。
布衣的原意就是古代的平民。司馬遷在《史記》里所強調要寫的許多“布衣之俠”,正是那些出于民間的俠客們?!尔}鐵論》:“古者庶人髦老而后衣絲,其余則僅麻枲,故曰布衣。”杜甫《赴奉先縣詠懷》:“賜浴皆長纓,與宴非短褐”?!岸毯帧币布床家碌囊馑?,它乃是與權貴相對立的一個概念。王維《寓言》因此說:“奈何軒冕貴,不與布衣言。”布衣也就是寒士,屬于當時社會的中下層,他們的出身和利益,使他們要向統(tǒng)治階級要求開放政權,要求從那些豪門世族、皇親國戚、權貴勢力的手中奪到一部分政治地位,這就是實現(xiàn)封建時代中開明政治的條件,也就是那時代的民主成分。統(tǒng)治階級接受這樣的政治要求,也就得到人民的支持,也就有力量,而表現(xiàn)為一個盛世;統(tǒng)治階級不接受這樣的政治要求,就得不到人民的支持,也就沒有力量,而表現(xiàn)為一個衰世:這都是歷史上的事實。
應當說,開明政治并不是統(tǒng)治階級好心的賜予,而是人民斗爭的勝利果實,而當時要參與政治,就不得不通過知識分子,所以布衣傳統(tǒng)上又是指中下層有政治抱負的知識分子說的。他們的政治資本就是對于權貴階級保持著對抗性的身份,因而贏得廣大人民的支持。布衣不但在野時以布衣為驕傲,一旦在朝也還是以布衣為驕傲,這一點也就是封建社會中人民所稱譽的骨氣和品格,也就是布衣可以與王侯分庭抗禮的憑借。所以岑參詩中說:“來亦一布衣,去亦一布衣!”杜詩:“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轉拙,許身一何愚,竊比稷與契?!碑斎辉谡味窢幹猓€有軍事斗爭力量的存在,隋末的農(nóng)民起義,正是使唐代與隋代的政治面貌區(qū)分開來的因素。這軍事斗爭乃是政治斗爭的最高形式,但卻并不經(jīng)常出現(xiàn);而當其還并不到改變這制度的時候,其現(xiàn)實的意義也還是為了要求開明政治,在這里,布衣的自豪感也就自然有了根據(jù)。
布衣的斗爭因此乃是于農(nóng)民直接進行的斗爭之外,經(jīng)常地代表著封建社會中主要矛盾集中的表現(xiàn)。這一個矛盾發(fā)展得好,封建社會就表現(xiàn)為向前推進;這一個矛盾發(fā)展得不好,封建社會就要顯得停滯。所謂發(fā)展得好,就是矛盾中進步的方面得到抬頭,也就是表現(xiàn)為布衣在這個矛盾上走向勝利。唐代正是布衣在又一次農(nóng)民起義后,繼續(xù)著建安以來的民主斗爭,走上了勝利的道路。當時在經(jīng)濟上是“均田制”的出現(xiàn),是“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在政治上表現(xiàn)為“貞觀之治”的任用諍諫之臣,“終南捷徑”之重視草澤布衣?!短茣?盧藏用傳》:“司馬承楨嘗召至闕下,將還山,藏用指終南山曰:‘此中大有佳處?!械澬煸唬骸云鸵曋嘶轮輳蕉?。’”司馬承禎的話,一方面是諷刺那些冒牌的布衣,說他們不過想借此往上爬而已;另一方面也就說明了當時布衣的在野政治地位:若不是布衣聲譽日高,牌子響亮,社會上也就不會有誰來冒牌了。當然對于真正的布衣與冒牌的布衣之間是應當批評和判明的。李白所以每提到從政,就多半同時提到準備還山,正是為了表明一個真正布衣的態(tài)度,乃是并不戀棧于仕途的。
(摘編自林庚《唐詩綜論?李白的布衣感》)(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無論是司馬遷,還是杜甫、王維,從他們對于“布衣”一詞的理解中,都能看出“布衣”是一個與“權貴”相對立的概念。
B.封建時代,出身和利益是布衣要向統(tǒng)治階級要求開放政權的原因,統(tǒng)治階層如果想達到政治開明,應讓寒士們獲取部分政治地位。
C.“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轉拙,許身一何愚,竊比稷與契?!斌w現(xiàn)杜甫的骨氣和品格。杜甫為此而驕傲,并想借此與王侯分庭抗禮。
D.封建社會中主要矛盾集中的表現(xiàn),除了有農(nóng)民直接進行的斗爭之外,還有中下層有政治抱負的知識分子的斗爭,且后者比前者出現(xiàn)的頻率高。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開篇采用自問自答的形式,引出后文“布衣”“布衣的斗爭”等內容,層層深入,脈絡清晰,邏輯嚴謹。
B.全文綜合運用舉例論證、引用論證、對比論證、類比論證等方式,旁征博引,典故信手拈來,行文氣勢順暢。
C.文章在說明李白具有“真正布衣的態(tài)度”之前,引用了《唐書?盧藏用傳》里的故事,形象生動,富有趣味。
D.全文圍繞“李白的布衣感”展開論證,論證時,作者善于運用矛盾的觀點分析問題,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問題。
(3)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李白終身為布衣,既具體體現(xiàn)了封建社會中的政治斗爭,也說明了作為寒士是沒有辦法與權貴互容的。
B.當政治斗爭無法改變制度時,軍事斗爭就會出現(xiàn)。軍事斗爭的現(xiàn)實意義就是要推翻統(tǒng)治階層,取而代之。
C.一方面任用直言進諫的臣子,另一方面重視社會中下層的布衣寒士,這些因素造就了唐代社會的繁榮。
D.終南山作為“仕宦之捷徑”,暴露出冒牌布衣追求名祿的行為,也從側面顯出布衣在野時的政治影響力。組卷:11引用:7難度:0.6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共1小題,12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材料一:據(jù)《日本經(jīng)濟新聞》11月28日報道,中國國有核電巨頭中核工業(yè)集團11月27日宣布,中國獨立研發(fā)的新型核電機組“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中核集團福清核電5號機組首次并網(wǎng)成功。此前中國使用的核電機組主要通過從歐美引進,未來中國將加速獨立研發(fā)核電機組的建設,并將大力推動海外出口。
據(jù)悉,“華龍一號”采用了雙層安全殼,抗震性能好,達到了國際最高級別的安全標準。中核集團認為,此次并網(wǎng)成功標志著中國打破了國外核電技術壟斷,正式進入核電技術先進國家行列,這對中國實現(xiàn)由核電大國向核電強國的跨越具有重要意義。
據(jù)悉中核集團聯(lián)合58家國有企業(yè),聯(lián)動140余家民營企業(yè),帶動上下游產(chǎn)業(yè)鏈5000多家企業(yè),“華龍一號”所有核心零部件均已實現(xiàn)國產(chǎn),國產(chǎn)化率超過85%。
據(jù)中國媒體報道,目前中國在運核電機組約50座,總裝機量約5000萬千瓦,僅次于美國的94臺9655.3萬千瓦和法國的56臺6137萬千瓦,位居世界第三位。同時,中核集團海內外共有6臺“華龍一號”核電機組在建。
報道指出,核電領域的進步也將為推動“一帶一路”廣域經(jīng)濟圈構想發(fā)揮作用。目前巴基斯坦在建的“華龍一號”核電站即將竣工。中國甚至還在爭取向英國出口“華龍一號”,目前正在等待對方的批準程序。
(摘編自《日媒關注:“華龍一號”全球首堆并網(wǎng)成功 打破國外核電技術壟斷》,《參考消息》2020年11月30日) 材料二:1月30日上午,中核集團在北京宣布:“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福建福清核電5號機組,在完成滿功率連續(xù)運行考核之后,正式投入商業(yè)運行。這標志著我國在三代核電技術領域躋身世界前列,成為繼美國、法國、俄羅斯等國家之后真正掌握自主三代核電技術的國家,我國核電技術水平和綜合實力已躋身世界第一方陣,為我國建設核電強國邁出了堅實一步。
核電“首堆”,是指采用全新核電技術建造的第一臺核電機組,在建造過程中涉及大量新設計、新工藝、新設備,需要“摸著石頭過河”,一邊施工,一邊進行設備生產(chǎn)和設計改進,因此往往造成工程拖延。近年來,全球范圍內的三代核電首堆建設都遭遇了拖延,美國和法國的三代核電首堆均拖期四到五年。而作為“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的福建福清核電5號機組,從開工建設到投入商運歷時約68個月,如期完成建設目標,成為了全球首個按期投產(chǎn)的三代核電首堆。
(摘編自《打破三代核電“首堆必拖期”怪圈“華龍一號”是如何做到的》央視新聞網(wǎng)2021年2月1日) 材料三:“華龍一號”首堆機組投入商業(yè)運行,能產(chǎn)生巨大的經(jīng)濟效益,對于改善我國能源結構、助力“碳達峰”“碳中和”戰(zhàn)略目標的實現(xiàn)意義深遠。據(jù)了解,“華龍一號”每臺機組裝機容量116.1萬千瓦,每年發(fā)電近100億度,能夠滿足中等發(fā)達國家100萬人口的年度生產(chǎn)和生活用電需求;同時相當于每年減少標準煤消耗312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16萬噸,相當于植樹造林7000多萬棵。
從2015年5月7日正式落地福清,到2021年1月30日投入商業(yè)運行,相較國外同類工程,“華龍一號”首堆機組成本降低了20%-30%。這是“華龍一號”成為當前核電市場上接受度最高的三代核電機型之一的重要原因。在巴基斯坦卡拉奇,2臺“華龍一號”在建機組順利推進,智利、英國等也紛紛提出了項目引進的合作意愿。
據(jù)介紹,按目前市場情況測算,每臺“華龍一號”機組全壽命期內在國內創(chuàng)造產(chǎn)值將超過2000億人民幣,并提供超過15萬個就業(yè)崗位。另外,每出口一臺“華龍一號”機組,將為我國帶動相關機電產(chǎn)品和材料出口近200億元。
(摘編自《探秘“華龍一號”》,《人民日報》2021年2月5日)(1)下列對“華龍一號”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華龍一號”全球首堆首次并網(wǎng)成功,大幅提升了中國核電行業(yè)的競爭力,標志著中國的三代核電技術躋身世界前列。
B.“華龍一號”全球首堆是中國獨立研發(fā)的核電機組,所有零部件均實現(xiàn)國產(chǎn),國產(chǎn)化率高,打破了國外核電技術的壟斷。
C.“華龍一號”全球首堆正式投入商業(yè)運行,標志著中國已經(jīng)成為繼美、法、俄等國之后掌握自主三代核電技術的核電強國。
D.“華龍一號”全球首堆是中國采用全新三代核電技術建造的第一臺核電機組,它打破了三代核電“首堆必拖期”怪圈。
(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中國一方面加速獨立研發(fā)核電機組的建設,一方面推動“華龍一號”的海外出口,多國提出合作意愿,國外“華龍一號”核電站將建成。
B.“華龍一號”首堆機組投入商業(yè)運行有利于中國優(yōu)化能源結構、推動綠色低碳發(fā)展、拉動經(jīng)濟發(fā)展,改變了“一帶一路”廣域經(jīng)濟圈格局。
C.建造核電“首堆”的過程,涉及大量新設計、新工藝、新設備,需要邊建造邊摸索經(jīng)驗,這往往造成首堆建設工程難以如期完成。
D.由于各自媒體的報道立場不同,材料三認為是英方主動提出引進“華龍一號”項目,材料一則認為是中國向英國爭取出口“華龍一號”。
(3)專家認為,“與高鐵一樣,‘華龍一號’是中國裝備制造‘走出去’的亮麗名片?!闭埥Y合材料簡要分析“華龍一號”這張“亮麗名片”具有哪些特點。組卷:3引用:3難度:0.6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本題共1小題,15分)
-
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世界(節(jié)選)
鐵凝 這是一個夢。
即使在夢里,年輕的母親也知道要過年了。
母親懷抱著嬰兒乘了一輛長途汽車,在她座位上方的行李架上,擺著她們母子鼓繃繃的行囊。那鼓繃繃的行囊里盛滿了她的心意:有她為母親親手織成的毛衣;有她為父親買的電手爐,還有她的嬰兒的“尿不濕”。車子駛出了城市,載著滿當當?shù)穆每拖驈V闊的平原飛馳。母親從不記得長途汽車能開得如此快捷,使她好像正抱著她的嬰兒擦著大地飛翔。
就這樣,長途汽車載著母親和嬰兒一路飛馳,不停歇似的飛馳。
許久許久,城市已被拋在了身后,而鄉(xiāng)村卻還遠遠地不曾出現(xiàn)。鉛樣的天空鍋似的悶住了大地和大地上這輛長途汽車,她環(huán)顧四周,旅客也正疑慮重重地相互觀望,她喊叫了一聲,卻聽不見自己的聲音。她用力掐掐自己的手背,手背很疼。那么,她的聲音到哪兒去了呢?她低頭察看臂彎里的嬰兒,嬰兒對她微笑著。
嬰兒的微笑使母親稍稍定了神,但隨即母親便覺出一陣山崩地裂的搖撼。她的眼前一片漆黑,她的頭顱猛然撞在車窗玻璃上,玻璃無聲地粉碎了,母親和嬰兒被拋出了車外。
母親在無邊的黑暗里叫喊。她聽不見自己的聲音,也無法移動自己的雙腳。她知道她在呼喊“我的寶貝”,盡管嬰兒就在她懷中,就被她緊緊地擁抱,她想要知道這世界發(fā)生了什么,她想要知道世界把她母子驅趕到了什么地方。當一道閃電凌空劃過,母親才看見腳下的大地正默默地開裂,這是一種令人絕望的開裂。轉瞬之間大地已經(jīng)吞沒了不遠處母親的長途汽車和那滿車的旅客,這便是世界的末日吧?母親低下頭,麻木地對她的嬰兒說。借著閃電,她看見嬰兒對她微笑著。
只有嬰兒能夠在這樣的時刻微笑吧?只有這樣的嬰兒的微笑能夠使母親生出超常的勇氣。她開始奮力移動她的雙腳,她也不再喊叫,她知道她必須以沉默來一分一寸地節(jié)約她所剩余的全部力氣。她終于奇跡般地從大地的裂縫中攀登上來。天空漸漸亮了,母親的雙腳已是鮮血淋淋。她并不覺得疼痛,因為懷中的嬰兒對她微笑著。
年輕的母親懷抱著她的嬰兒在破碎的大地上奔跑,曠野沒有人煙,大地仍在微微地震顫。天空忽陰忽晴,忽明忽暗,母親不知道自己已經(jīng)奔跑了多少時間。這世界仿佛已不再擁有時間,母親腕上的手表只剩下一張空白的表盤??瞻椎谋肀P使母親覺出她再也沒有力量拯救嬰兒和她自己,她也無法再依賴這個世界,這世界就要在緩慢而恒久的震顫中消失。母親抬眼四望,蒼穹之下已是一無所有。她把頭埋在嬰兒的身上,開始無聲地號啕。
嬰兒依舊在母親的懷中對著母親微笑。
嬰兒那持久的微笑令嚎啕的母親倍覺詫異,這時她還感覺到他的一只小手正緊緊地無限信任地拽住她的衣襟,就好比正牢牢地抓住整個世界。
嬰兒的確抓住了整個世界,這世界便是他的母親;嬰兒的確可以對著母親微笑,在他眼中,他的世界始終溫暖、完好。
嬰兒的小手和嬰兒的微笑再一次征服了號啕的母親,她再一次收拾起她那依然崩潰的精神。她初次明白有她存在的世界怎么會消亡?她就是世界;她初次明白她并非一無所有,她有活生生的呼吸,她有無比堅強的雙臂,她還有熱的眼淚和甜的乳汁。她必須讓這個世界完整地生活下去,她必須把這一世界的美好和蓬勃獻給她的嬰兒。
母親懷抱著嬰兒在無常的天地之間跋涉,任自己形容憔悴,任大雪覆蓋了她的滿頭黑發(fā)。她衣衫襤褸,情緒昂揚地向著那個村子進發(fā),那里有她的娘家,他們母子本是趕去過年的。
天黑了又亮,天亮了又黑。當母親終于看見了娘家的村子,村子已是一片瓦礫。在杳無人跡、寂靜無比的瓦礫之中,單單地顯露出一只蒼老的伸向天空的手。老手僵硬已久,母親卻即刻認出了那就是她的母親的手。母親的母親沒有抓住世界,而懷中的嬰兒始終死死抓住母親那棉絮翻飛的衣襟,并且對著他的母親微笑。
癱坐在廢墟上的母親再一次站了起來,希望的信念再一次從絕望中升起。她要率領著她的嬰兒逃脫這廢墟,即使千里萬里,她也要返回她的城市,那里有她的家和她的丈夫。
冰雪頃刻間融入了土地,沒有水,也沒有食物。
年輕的母親從睡夢中醒來,母親躍下床去問候她的嬰兒,嬰兒在搖籃里對著母親微笑,地板上,就放著她們那只鼓繃繃的行囊。
(有刪改)(1)下列對文章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汽車的飛馳”“鉛樣的天空”“開裂的大地”“空白的表盤”等一系列場景亦真亦幻、神奇迷離,超現(xiàn)實的構思使文章引人入勝。
B.作者將筆觸探及了人們容易忽略的細微之處,如文中對鼓繃繃的行囊的存放位置及行囊中盛放的東西的介紹等使夢境的描寫顯得真實。
C.文章通過描述夢境來體現(xiàn)生活,雖然夢境中年輕母親的“征程”平常,但傳達了作者對生活的感悟和認識,體現(xiàn)出高深的哲理思考。
D.文章構思精巧,借助虛幻的夢境來寫母親對孩子真切的愛戀,表現(xiàn)了信任與愛可以產(chǎn)生神奇的力量,能激勵人積極地與災難抗爭。
(2)在夢境中,年輕的母親多次絕望,但“嬰兒的微笑”多次改變了她的心理和行為,請結合文本對此作簡要歸納分析。
(3)本文題目“世界”意蘊豐富,綜觀全文,你如何理解其中的寓意?組卷:11引用:2難度:0.4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
9.提取下列材料中的要點,用一句話給“秦腔”下定義,不得超過80字。
秦腔,別稱“梆子腔”,漢族最古老的戲劇之一,起于西周,成熟于秦。古時陜西、甘肅一帶屬秦國,所以稱之為“秦腔”。因為早期秦腔演出時,常用棗木梆子敲擊伴奏,故又名“梆子腔”。秦腔成形后,流傳全國各地,對各地的劇種產(chǎn)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秦腔的表演技藝樸實、粗獷、豪放,富有夸張性,生活氣息濃厚,技巧豐富?,F(xiàn)已發(fā)現(xiàn)的秦腔傳統(tǒng)劇目有三千多種,多取材于歷史故事、各種神話及民間傳說,其中包括《春秋筆》《和氏璧》《玉虎墜》《紫霞宮》《麟骨床》《長坂坡》《賣華山》《臨潼山》《斬單通》《取洛陽》《三娘教子》《柜中緣》《反延安》《破洪州》《三上殿》《獻西川》等代表性劇目。組卷:23引用:10難度:0.7
四、寫作(60分)
-
10.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作文。
2016年11月3日,經(jīng)過10年攻堅的長征五號新一代大推力運載火箭成功首飛,成功奔向太空。
2017年7月2日,長征五號再次出征,由于芯一級液氫液氧發(fā)動機--航空領域關鍵技術--突發(fā)故障,任務失敗。
這之后的908個日夜,為了確?!安粠魏我蓱]上天”,“長五人”累計進行了40余次、15000余秒關鍵技術試驗,總計超過20000余次各種地面試驗,突破了240多項關鍵技術。
2019年12月27日,被稱為“胖五”的中國“最強火箭”長征五號圓滿完成第三次發(fā)射任務,一飛沖天,刺破蒼穹。
一代一代航天人,培養(yǎng)和發(fā)揚了偉大的中國航天精神。
你校(統(tǒng)稱“星辰中學”)準備在航天日(4月24日)組織一次以“踐行航天精神,書寫人生精彩”為主題的考前動員會,你作為學生代表面向高三同學在會上演講,請結合材料內容及含意寫一篇演講稿。
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脫離材料含意;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組卷:6引用:1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