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陜西省延安市志丹縣七年級(下)期末道德與法治試卷
發(fā)布:2024/7/11 8:0:9
一、本部分共15題,每題2分,計30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意的。
-
1.2022年10月16日上午10時,中國共產(chǎn)黨第_____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習近平代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了題為《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_____而團結奮斗》的報告。( ?。?/h2>
組卷:4引用:8難度:0.8 -
2.2023年3月27~28日,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xiàn)終評會在______召開。經(jīng)綜合評議,最終評委投票選出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xiàn)。其中,陜西_____遺址成功入選。( )
組卷:2引用:1難度:0.7 -
3.2023年5月18~19日,______中國——中亞峰會在______舉行。習近平主席主持峰會并發(fā)表主旨講話。( ?。?/h2>
組卷:2引用:1難度:0.8 -
4.對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敢于表達不同觀點,敢于對不合理的事情說“不”,敢于向權威挑戰(zhàn),這是______的表現(xiàn)。( )
組卷:1引用:1難度:0.5 -
5.隨著思維能力的提升,面對未知而又新奇的事物,我們需要學會獨立思考。以下行為能體現(xiàn)獨立思考的是( ?。?/h2>
組卷:4引用:2難度:0.5 -
6.四川涼山一處斜坡上,一名殘疾男子拉著馬車艱難前行,兩名背著書包的小男孩幫忙推車……這一段小學生幫殘疾大叔推車的視頻“走紅”網(wǎng)絡,感動了許多網(wǎng)友。兩名小男孩的行為體現(xiàn)了( ?。?/h2>
組卷:6引用:1難度:0.5
二、本部分共4題,計50分。
-
18.在集體中成長
【“感動中國”人物】
廣西江門村黨總支書記楊寧,一次走訪,她看到鄉(xiāng)親三人分吃一碗粉,下決心要當“脫貧領頭人”。她自掏腰包,免費提供稻谷肥料,發(fā)動村民種紫黑香糯,終于大獲豐收。楊寧被評為“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
(1)楊寧的感人事跡啟示我們應該如何正確認識和處理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的關系?
【豐富校園生活】
為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學校組織七年級學生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拔河比賽。進入決賽階段,隨著裁判員一聲哨響,七年級(2)班的孩子們緊握長繩,壓低重心、咬緊牙關,鉚足勁兒有節(jié)奏地往后拉;班主任帶領沒有參加比賽的同學在旁邊加油助威,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一根繩,一條心,最終贏得了比賽。
(2)七年級(2)班在比賽過程中發(fā)揚了哪些精神?
(3)“一根繩,一條心”,你從中感悟到了哪些道理?組卷:8引用:1難度:0.3 -
19.走進法治天地
【理解法律特征】
道德與法治課上,老師展示了以下兩則新聞。新聞一
2023年3月13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的決定》。新聞二
2023年5月11日,寧波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公開開庭審理了第十三屆全國政協(xié)原常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原主任沈德詠受賄一案。
【感受特殊保護】
未成年人是國家的未來。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未成年人法治體系日益健全完善,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協(xié)調(diào)機制日趨成熟,家庭、學校、社會、網(wǎng)絡、政府、司法“六大保護”體系功能逐漸顯現(xiàn),未成年人刑事犯罪得到根本控制。
(2)黨和政府為什么會如此重視未成年人保護工作?
【法治中國建設】
未成年人是法治中國建設的受益者,也應成為參與者和推動者。為建設法治中國,校團委決定向全校學生發(fā)出倡議。倡議書
親愛的同學們:
推進法治中國建設是每個人的責任和義務。青少年是法治中國建設的受益者,更應該成為參與者和推動者。因此,要做到與法律同行,我們應該:
①
②
xx校團委
2023年6月1日組卷:7引用:1難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