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八年級上冊《第11課 短文二篇》2023年同步練習卷(8)
發(fā)布:2024/8/1 8:0:9
一、基礎(chǔ)知識
-
1.解釋下列加點詞語。
(1)念無與為樂者:
(2)相與:
(3)空明
(4)但少閑人:組卷:33引用:5難度:0.5 -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五色交輝
(2)沉鱗競躍
(3)懷民亦未寢
(4)蓋竹柏影也
(5)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組卷:35引用:3難度:0.8
二、文言文閱讀
-
7.閱讀《記承天寺夜游》,回答問題。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①月色入戶
②欣然起行
③水中藻、荇交橫
④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①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
②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3)下列對文章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以寥寥數(shù)語描繪了月夜小景,傳達了作者復(fù)雜微妙的心境,語言凝練而又意味深長。
B.文章第1、2句敘事,交代了夜游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敘述自然流暢。
C.文章第2、3句中的“遂”“亦”二字流露出作者與張懷民相知的喜悅之情。
D.作者描繪庭中景物極富特色:寫月突出其明,寫影突出其形,寫水突出其清。
(4)文中“閑人”表現(xiàn)了作者復(fù)雜的情感,請參照示例,寫出你的理解,并說明理由。
示例:閑人——表現(xiàn)出蘇軾的自得之情。月夜處處都有,可只有他和張懷民這種情趣高雅的人才懂得欣賞。
閑人——組卷:3引用:2難度:0.5 -
8.閱讀下面選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記承天寺夜游》)
(乙) (元佑)四年,(軾)積以論事,為當軸者①所恨。軾恐不見容,請外,拜龍圖閣學士、知杭州。既至杭,大旱,饑疫并作。軾請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復(fù)得賜度僧牒②,易米以救饑者。明年春,又減價糶常平米,多作饘粥藥劑,遣使挾醫(yī)分坊治病,活者甚眾。杭本近海,地泉咸苦,居民稀少。軾見茅山一河專受江潮,鹽橋一河專受湖水,遂浚二河以通漕。復(fù)造堰閘,以為湖水畜泄之限,江潮不復(fù)入市。以余力復(fù)完六井,又取葑③田積湖中,南北徑三土里,為長堤以通行者。且募人種菱湖中,葑不復(fù)生。堤成,植芙蓉、楊柳其上,望之如畫圖,杭人名為“蘇公堤”。軾二十年間再蒞杭,有德于民,家有畫像,飲食必祝。又作生祠以報。仁宗初讀軾轍制策退而喜曰朕今日為子孫得兩宰相矣。神宗尤愛其文,宮中讀之,膳進忘食,稱為天下奇才。
【注釋】①當軸者:當權(quán)的人。②復(fù)得賜度僧牒:又得賜予剃度僧人的牒文。③葑fèng:菰根,即茭白根。
(1)下面句子中加點詞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組是A.軾恐不見容 清流見底(《答謝中書書》) B.植芙蓉、楊柳其上 亭亭凈植(《愛蓮說》) C.有德于民 欲有求于我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D.杭人名為“蘇公堤” 豈能為暴漲攜之去(《河中石獸》)
①既至杭,大旱,饑疫并作。
②又取葑田積湖中,南北徑三十里,為長堤以通行者。
(3)請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
仁 宗 初 讀 軾 轍 制 策 退 而 喜 曰 朕 今 日 為 子 孫 得 兩 宰 相 矣
(4)(甲)文中的蘇軾面對遭貶謫的人生際遇通過①組卷:185引用:7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