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dāng)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部編版八年級上冊《第26課 詩詞五首 雁門太守行》2021年同步練習(xí)卷(3)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

  • 1.閱讀古詩,完成小題。
    雁門太守行
    李賀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

    組卷:181引用:1難度:0.6
  • 2.下面對《雁門太守行》一詩的賞析,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ā 。?br />雁門太守行
    李賀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組卷:1089引用:7難度:0.5
  • 3.《雁門太守行》(李賀)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對這首詩內(nèi)容的分析,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ā 。?/h2>

    組卷:1149引用:6難度:0.5

二、對比閱讀。

  • 4.閱讀下面的古詩詞,完成問題。
    【甲】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yuǎn)益清,亭亭凈植,可遠(yuǎn)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選自周敦頤《愛蓮說》)
    【乙】
          士之才德蓋一國,則曰國士;女之色蓋一國,則曰國色;蘭之香蓋一國,則曰國香。自古人知貴蘭,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貴之也。蘭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叢之中,不為無人而不芳;雪霜凌厲而見殺,來歲不改其性也。是所謂“遁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者也。蘭雖含香體潔,平居與蕭艾不殊。清風(fēng)過之,其香藹然,在室滿室,在堂滿堂,所謂含章以時發(fā)者也。
    (節(jié)選自黃庭堅《書幽芳亭記》)
    注釋:①楚之逐臣:屈原。屈原在《離騷》里以蘭來象征自己美好的品德。②薄叢;貧瘠的叢林。③不見:不被人知道。④含章以時發(fā)者:藏善以待時機施展自己。
    【丙】雁門太守行
    李賀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晉陶淵明愛菊 往湖心亭看雪(《湖心亭看雪》)
    B.陶后鮮有 村中有此人《桃花源記》)
    C.清風(fēng) 以其境清(《小石潭記》)
    D.所含章以時發(fā)者也 太守誰(《醉翁亭記》)
    (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其”,與“來歲不改其性也”中“其”的意義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項是
     

    A.真無馬邪
    B.一犬坐于前
    C.不可知
    D.醉能同
    (3)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詞語。
    ①不不枝
     

    ②蘭似乎君子
     

    (4)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5)甲文寫“愛蓮”,為何還要寫菊和牡丹?請簡要分析。
    (6)甲、乙兩文都表現(xiàn)了美好的君子形象,但側(cè)重點卻有所不同,請簡要分析。
    (7)請自選角度,對丙詩中的“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做簡要賞析。

    組卷:197引用:3難度:0.5

三、詩歌鑒賞。

  • 5.閱讀李賀的《雁門太守行》,完成下面的題目。
    雁門太守行
    李賀 (唐)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1)“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是傳誦千古的名句,請任選一個角度談?wù)勊迷诤翁帯?br />(2)最后兩句詩借用了什么典故?有什么作用?

    組卷:10引用:1難度:0.8
  • 6.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下列小題。
    雁門太守行
    李賀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1)賞析“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是如何寫景的?
    (2)詩句“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展示了將士們怎樣的精神面貌?

    組卷:10引用:1難度:0.8
  • 7.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問題。
    雁門太守行
    李賀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1)李賀寫詩,總是借助想象給事物涂上各種新奇濃重的色彩。試以這首詩為例分析本詩在色彩運用方面的特點。
    (2)請從用典角度賞析“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組卷:38引用:2難度:0.1
  • 8.閱讀下面一首詞,完成下面小題。
    雁門太守行
    李賀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1)用生動的語言描繪“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一句呈現(xiàn)的畫面。
    (2)請從聲和色的角度賞析詩中的畫線句。

    組卷:9引用:1難度:0.8
  • 9.閱讀《雁門太守行》,回答問題。
    雁門太守行
    李賀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1)李賀作詩,工于設(shè)色。請你關(guān)注表現(xiàn)色彩的詞語,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畫線詩句呈現(xiàn)的景色。
    (2)下列與李賀《雁門太守行》中表現(xiàn)出情感不同類的一項是
     

    A.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
    B.中原亂,簪纓散,幾時收?(朱敦儒《相見歡》)
    C.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王維《使至塞上》)
    D.夜闌臥聽風(fēng)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fēng)雨大作》)

    組卷:18引用:1難度:0.4

三、詩歌鑒賞。

  • 28.閱讀《雁門太守行》,完成問題。
    雁門太守行
    李賀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1)這是一首描寫戰(zhàn)爭的詩歌。前兩句中,“黑云壓城”寫出敵人攻城的氣勢,“金鱗開”寫出了
     
    的景象,渲染出緊張的氣氛。三、四句中“
     
    ”表明了戰(zhàn)爭的慘烈。五、六句中“半卷紅旗”“鼓寒”等細(xì)節(jié),突出了
     
    的氛圍。
    (2)杜牧《赤壁》中“東風(fēng)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與本詩中“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都用到了典故。請簡要說明兩位詩人分別借典故表達(dá)了怎樣的情感。

    組卷:300引用:3難度:0.5
  • 29.閱讀古詩,完成下面小題。
    雁門太守行
    李 賀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1)全詩采用了
     
    的手法,把戰(zhàn)斗的氣氛渲染得凝重而慘烈,突出了將士的高昂士氣和
     
    。
    (2)“黑云壓城城欲摧”是千古名句,請你選擇一個角度進(jìn)行賞析。

    組卷:5引用:1難度:0.6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yīng)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yīng)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wù)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