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遼寧省營口市高一(下)期末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1小題,1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中和之美是處于優(yōu)美與壯美兩極之間剛柔相濟的綜合美。其意蘊剛柔兼?zhèn)洌楦辛Χ冗m中,雜多或對立的審美因素和諧統(tǒng)一,具有含蓄、典雅、靜穆等特性。
中和之美對宇宙人生的洞察,對主體德性精神的強調(diào),對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和諧的重視,都有獨到之處。特別是對高尚人格的極力推崇,對藝術生命的高度重視,對藝道合一的不渝追求,都表明了中和之美是一種重德尚情、崇藝重生、強調(diào)和諧的普遍的和諧觀,具有強烈的人文關懷性質和素樸的辯證精神。作為一種思想原則、方法論原則和普遍和諧的人文精神,對于想擺脫生存困境、藝術困境和精神危機的今人來說,仍可能在某些方面提供極為寶貴的啟示。尤其在21世紀,人類面臨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心靈以及不同文明之間的沖突,和諧原則仍然是最佳的文化方式選擇和最優(yōu)化價值導向。
從當今世界人的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失衡來看,中國古代審美和諧觀對我們的啟示是,重視人自身的人文教化和塑造,重視高尚人格和理想人生境界的追求,仍然是現(xiàn)實人生價值取向的目標。從當今世界人的內(nèi)心生活的失衡來看,傳統(tǒng)的審美和諧觀也可以啟示我們,在現(xiàn)實的入世精神與歡快、和諧、悅樂的心理狀態(tài)之間保持和諧統(tǒng)一。在審美世界和功利世界之間保持協(xié)調(diào)統(tǒng)一。從當今世界人與自然關系的失衡來看,人與萬物是同類、同體,是平等的,更應該建立一種和諧關系。從當今世界東西方文明之間的沖突來看,中國古代審美和諧觀也有助于西方當代文化矯正自己邏格斯中心主義【注】的弊端,同時也有助于中國人走出單純的西學東漸的心理慣性,重新審視自己的文化傳統(tǒng),并給以現(xiàn)代的解讀,從而使世界文化可以分享我們的民族智慧。
然而,必須指出的是,中和之美作為古典主義的思想體系,作為美學觀畢竟有偏狹的一面。它過于單調(diào)、平淡,過多地將人的情感束縛于理性之中,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怨而不怒的情感節(jié)制,使得古典藝術缺乏大悲大喜的情感宣泄和最尖銳的對抗沖突。就此而言,它實際上又是處在精神重壓之下的知識分子的一種自我安慰、自我陶醉。作為一種人格理想、社會理想,它過于強調(diào)安命樂天、隨順世態(tài)、守中居正,易導致民族性格保守的一面。因而它并不具有直接適應現(xiàn)代社會的價值。充滿矛盾、充滿沖突的新時代需要建立新的審美觀。西方早在 18世紀就已經(jīng)拋棄了古典主義的以和諧美為特征的美學觀而接受了以崇高為特征的美學觀。而我們卻步履維艱,直到 20世紀初才開始締造新的審美觀,而且這種建構至今仍沒有完成。因此,必須否定古代和諧的狹隘性和強制性,必須對古代和諧進行歷史的轉換,使古代和諧面向21世紀的文化建設和人的現(xiàn)代性。
(摘編自王祖龍《中和之美的人文底蘊及其現(xiàn)代意義》)材料二:
要讓中和之美煥發(fā)積極的現(xiàn)代意義,就要根據(jù)現(xiàn)代社會的特點與趨勢,祛除其中所含的政權中心主義和道德中心主義思想,把它的基點移置于個人的生存與發(fā)展之上?!爸泻汀钡纳鐣摓閭€體的發(fā)展提供條件,只有從個體的需要與發(fā)展出發(fā),“中和”才具有現(xiàn)代意義。
由此出發(fā),中庸之德就應該表現(xiàn)為個體對完美人格的追求。孔子對君子德才的要求,可以看作是人的全面發(fā)展的理想。中和之美應該有利于這種人格的實現(xiàn)。它首先要有利于個體的獨立。它曾經(jīng)的政治性,能從反面提醒人們警惕藝術的同化作用;而“和而不同”的思想應該被引申,成為處理獨立個體與社會整體關系的基本原則。其次,它要有利于個體的多重身份、多種才德、多元情感以高度的自覺統(tǒng)一于“我”。在中國古代,中和之美隱含集權的動機;而在現(xiàn)代社會中,人的角色與才能被工業(yè)生產(chǎn)定制,消費與娛樂被商業(yè)利益引導,個體不論受到多好的教育、有多豐富的物質與精神享受,他的自覺與自主卻沒有被喚起。物質的高度發(fā)達并沒有帶來人們所期望的自由,相反,高速運轉的生產(chǎn)節(jié)奏、利潤至上的消費誘惑,導致了人的碎片化和自我的迷失。從個體的需要與發(fā)展出發(fā)的中和之美,則應該引起現(xiàn)代人對這種情況的警惕與反抗,引導人以明確的自覺,按照自我的理性選擇與追求,把可能實現(xiàn)的才能品質、社會關系、情緒感情“和”入渾融的“我”之中。這應該是審美與社會共同的發(fā)展趨勢。再次,從藝術形式上,中和之美對多媒體藝術有積極的現(xiàn)實意義。中和之美是在詩樂舞一體的歷史背景中提出的,而多媒體又讓藝術在更高的技術和審美層次上實現(xiàn)文、圖、樂、舞的完美結合;中和之美看重整體審美效果的原則可以運用到多媒體藝術多種媒介、技術、形式的駕馭之中,使文、圖、樂、舞融合為一個具有最佳感染力的藝術作品整體。當然,這種感染力的動機應該以一個豐富統(tǒng)一的主體為中心,否則現(xiàn)代技術與經(jīng)典原則的結合,會被一些權力集團用來實現(xiàn)他們的各種政治經(jīng)濟目的。
一旦從以上三個方面擺脫了外在的目的,轉而把人的獨立、人的個體性、人在現(xiàn)實與感情、肉體與精神方面的完善和自由作為目的,中和之美就回到了審美本位。因為審美就是人在與藝術形式的渾然一體中意識自我、完善自我、解放自我的過程。
(摘編自胡睿臻《中和之美:文化還原與現(xiàn)代轉化》)【注】邏格斯中心主義:西方形而上學的一個別稱?!斑壐袼埂背鲎怨畔ED語,它有內(nèi)在規(guī)律與本質的意義,也有外在對規(guī)律與本質的言語表達的意義。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中和之美呈現(xiàn)含蓄、典雅、靜穆等特性,秉持獨到的普遍的和諧觀,突顯強烈的人文關懷性質和素樸的辯證精神。
B.中和之美對于想擺脫生存困境、藝術困境和精神危機的今人來說,仍然是最佳的文化方式選擇和最優(yōu)化價值導向。
C.傳統(tǒng)中和之美的強制性和狹隘性,主要體現(xiàn)在過于強調(diào)用理性束縛情感,過于強調(diào)安命樂天、隨順世態(tài)、守中居正。
D.中和之美在個體獨立、個體自覺與自主、多媒體藝術等方面回歸到審美本位,將會有利于實現(xiàn)人的全面發(fā)展的理想。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中國古代審美和諧觀能幫助國人重新審視自己的文化傳統(tǒng),并從現(xiàn)代角度進行解讀,從而使民族智慧更加國際化。
B.作為古典主義思想體系的中和之美并不具有直接適應現(xiàn)代社會的價值,因此我們所處的新時代需要建立新的審美觀。
C.現(xiàn)代社會中,中和之美祛除了其中所含的政權中心主義和道德中心主義思想,能使人們更關注個體的需要和發(fā)展。
D.中和之美遵循整體審美效果的原則,可以充分發(fā)揮多媒體藝術的最佳感染力,從而來實現(xiàn)人們各種政治經(jīng)濟目的。
(3)結合材料內(nèi)容,下列選項不能體現(xiàn)“中和之美”的一項是
A.園林藝術經(jīng)常會使用到雕花鏤空的門或窗,讓窗門對面的風景若隱若現(xiàn),頗有意趣。
B.戲劇《梁山伯與祝英臺》里的有情人雖然雙雙殉情而死,但最后幻化成蝶,雙宿雙飛。
C.《唐宮夜宴》融入國寶、國風和國潮等元素,結合現(xiàn)代信息技術給國人帶來視覺盛宴。
D.羅丹雕塑《思想者》塑造了一個勞動者,他不但在思考,而且沉浸在極度的苦惱之中。
(4)請簡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論證上的聯(lián)系。
(5)怎樣實現(xiàn)傳統(tǒng)文化“中和之美”的現(xiàn)代轉化?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看法。組卷:77引用:13難度:0.1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6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娃的心娃的膽
陳忠實
司令跪倒在黃河灘上。眼前是翻卷著泥浪的黃河河面,右首是陡峭冷峻的懸崖石壁。身后,十余位師長、團長、營長和眾多隨員也相繼跪倒。稍遠處,十余匹戰(zhàn)馬石雕一般撐蹄昂首。三叩之后揚起頭來,司令涕淚交流。
每到清明,他都不忘給逝去的先祖燒一炷香,并叩拜?,F(xiàn)在,他以從未有過的莊嚴、肅穆和痛徹心脾的悲愴,為八百個尚未成年的關中子弟的英靈跪倒在黃河灘上。
這兒剛剛發(fā)生過驚天地泣鬼神的一幕。八百個士兵,從右前方的懸崖峭壁上跳進了黃河。
他們的手榴彈扔完了,子彈打光了,刺刀拼彎乃至斷折了,他們也被兩倍于自己的鬼子逼到懸崖上,全都跳進了黃河。八百個娃娃呀!全在16歲至18歲這個年齡段。他們是3個月前從關中鄉(xiāng)村征召來的農(nóng)家子弟,有的還是司令老家鄰村的鄉(xiāng)黨……現(xiàn)在都跳到黃河里去了。
就在這個剛剛組建的新兵團結束軍事訓練即將參加會戰(zhàn)的時刻,他親自去看望了這些他稱為小鄉(xiāng)黨的士兵。司令曾經(jīng)想到,這些娃娃肯定將成為日本鬼子難以招架的對手:他們之中肯定會有出類拔萃的人物顯露出來,進入軍隊各級指揮崗位,乃至成為將軍。當然,也免不了死亡和傷殘……他唯獨沒有料到這種結局。
司令仰頭朝崖頭山頂上望去,濃厚的暮色里一片模糊。他突然聽到隨員在身后驚訝的聲音“河里是什么?”蒼茫模糊的河面上,隱隱可以看到有布質的東西在擺動。司令首先想到的是一桿軍旗,這是八百個娃娃留給他的唯一的也是最后的遺物了。
隨員們下水打撈,竟是兩具尸體,尸體被拽到沙灘上來,他們?nèi)俭@呼起來。
司令自己也驚呆了——
軍旗的鋼質尖頭,從一個日本鬼子的胸膛刺進去,從背脊穿出;那個鬼子緊緊抱住中國旗手的后腰,中國旗手的雙手死扣著日本鬼子的脖子;兩個人面對著面,中國旗手用旗桿的尖頭捅穿一個日本鬼子的胸膛,把他直壓到黃河水底;中國西北軍的軍旗已經(jīng)撕裂,暮色里看不出顏色。
司令默默地脫下軍裝上衣,蹲下身去,捏著衣襟擦拭旗手的臉膛。旗手眼窩和鼻孔里積存著黃河的泥沙,圓睜著的眼睛和鼓出的眼球,顯示著他憋著多深的一股仇氣、鼓著多大的勁兒?。?br /> 司令從腮幫子擦到下巴的交界處時,突然發(fā)出一聲驚叫:“三娃!是你呀!”旗手左腮和下巴棱兒交會處,有一塊大拇指蓋大的暗紅色的痣斑。
那次給新兵團做完講演,司令直接朝士兵走過去。那些尚未完全褪盡鄉(xiāng)村孩子神色的一張張臉膛讓他想面對面和他們說話。
司令盯住一個濃眉大眼方臉的士兵,士兵舉手行一個軍禮,鏗鏘有勁地開口:
“報告孫司令,我是蒲城人?!?br /> 司令稍一愣怔:“你是楊軍長的老鄉(xiāng)?!彪S即面對士兵,提高嗓門說:“蒲城出忠臣啊!全中國都知道楊虎城將軍的忠肝義膽。蒲城還出過一個忠臣叫王鼎,他效法春秋時史魚尸諫,留下勸諫皇上不要簽割地賠銀的賣國條約的遺書,懸梁自盡了。王鼎尸諫皇上,死忠;楊將軍兵諫,大忠。人說蒲城包括整個渭北水硬土硬,長出來的麥子,稈兒硬麥芒也硬,麥子磨出來的面粉也是性硬,這樣的麥子養(yǎng)出來的男人女人能不硬氣嗎?”
會場一片肅然。
司令問:“你怎么知道我姓孫?”
士兵笑著說:“滿蒲城人都知道俺楊軍長把兵交給你帶了……”
司令又瞅住了一位臉膛紅撲撲的士兵。士兵自報家門:“報告司令,俺是長安人?!?br />“家里都有啥人?”
“俺媽俺爸,俺婆俺爺,倆哥一個妹子?!?br />“你媽能舍得你當兵?”
“俺媽哭哩!俺爸把俺媽訓住了?!?br />“你婆呢?”
“俺婆心寬,走時還叫我念她教的口曲兒呢!”
“啥口曲兒?念一念,讓我和大伙兒聽聽。’
士兵清清嗓子,大聲誦念起來:“啥高?山高,沒有娃的心高。啥遠?海遠,沒有娃的腳遠。啥大?天大,沒有娃的膽大?!?br /> 司令聽得慷慨激昂,士兵們熱烈鼓掌。司令說:“心——高,腳——遠,膽——大。這才是關中娃陜西娃的本色?!?br />“俺爺還會唱戲哩,逢年過節(jié)搭臺子唱?!笔勘靡饬恕?br />“教給你了沒?”
“我能唱幾段?!?br />“那你就唱幾句?!?br /> 士兵拉開了架勢,吼唱起來:“兩狼山哎——戰(zhàn)胡兒啊——天搖地動……好男兒哎——為國家啊——何懼——死啊——生……”
司令已經(jīng)熱淚盈眶,顫著聲問:“你叫啥名字?”
“三娃?!?br /> 司令撫摸了這個小鄉(xiāng)黨下巴棱兒上的那塊暗紅色的痣斑:“我把你也記住了。你婆教你的口曲兒,你爺教你的戲詞,我聽一遍就都記下了……
六年之后,一九四五年九月十八日,武漢市中山公園。接受日本投降的儀式在此舉行。孫蔚如司令一身戎裝,高大威武地坐在第六戰(zhàn)區(qū)受降主官的位置上。他的眼前浮現(xiàn)出三娃捅穿日軍士兵胸膛的軍旗,耳邊響起三娃他婆教給三娃的口曲兒。還想到了母親。三年前,在即將東出潼關進軍中條山之前兩日。他回家向母親告別,跪倒在母親膝下,說不能盡孝了。母親只說:“當兵就要打仗。國家遭人欺侮哩。這是盡大孝哩,你要打贏回來?!贝蠹s一個月前,日本投降的消息傳到孫家,母親喜極而終了。
(有刪改)
(1)下列對小說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開頭介紹司令每到清明都會給先祖燒香叩拜,突出了他向娃娃兵跪拜的莊重和招募他們的后悔。
B.司令與士兵的對話凸顯了士兵們的年輕活力和將士們關系的和諧,洋溢著濃濃的鄉(xiāng)土情懷和家國情懷。
C.三娃在家人的支持下,參加了新兵團,在他剛結束軍事訓練還未參加會戰(zhàn)時,就被敵人逼進黃河淹死。
D.孫司令在受降之際先想到了三娃,然后想到了母親,這說明在他的心中犧牲的士兵比母親更加重要。
(2)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開頭的描寫突出了黃河河水的渾濁有力、懸崖的陡峭冷峻、戰(zhàn)馬的昂首挺立、司令的肅穆悲傷,營造了一種雄壯悲愴的氛圍,震撼人心。
B.小說先寫司令向娃娃兵的英靈下跪、發(fā)現(xiàn)犧牲的戰(zhàn)士并為其擦拭的故事,后寫司令看望娃娃兵并與他們交談的情節(jié),避免故事平鋪直敘,很有藝術性。
C.“這兒剛剛發(fā)生過驚天地泣鬼神的一幕”“他唯獨沒有料到這種結局”,既渲染了戰(zhàn)士犧牲的悲壯與戰(zhàn)爭的殘酷,又巧妙地連接故事,使講述流暢自然。
D.小說著力對犧牲的士兵三娃進行刻畫,詳細介紹了他的家鄉(xiāng)、家庭情況,并主要通過語言描寫刻畫了一個面對戰(zhàn)爭斗志昂揚、不懼生死的戰(zhàn)士形象。
(3)小說結尾敘述孫司令回憶母親的內(nèi)容有什么作用?請結合文本加以分析。
(4)有人說,陳忠實的短篇小說關注特定的文化背景對人的性格、命運的影響。請結合文中娃娃兵的形象具體分析說明。組卷:33引用:6難度:0.6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1小題,10分)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如今的媒介多種多樣,①,兩者似乎成了一對形影不離的“雙胞胎”。全媒體環(huán)境下的公益廣告活動,要設法讓受眾感興趣并付出行動。“協(xié)同創(chuàng)意”等理念主張讓受眾親身參與到活動中,感受樂趣并愿意分享,不失為“拉攏”受眾的理想傳播策略。
全媒體時代信息的過度泛濫,讓受眾逐漸形成了去繁從簡的閱讀習慣。簡言之就是:②。這也是當下影視文化市場空前繁榮、傳統(tǒng)文本閱讀受到冷落的重要原因。在這個圖多于文的時代,所謂“可視化”傳播就是,能夠用視覺圖像表現(xiàn)的內(nèi)容,③。以“可視化”增強互動力度,是公益廣告俘獲受眾眼睛的必殺技。
將要傳達的信息蘊含在故事中,令人看后恍然大悟,會心一笑,還會因為對廣告創(chuàng)意本身的喜愛而進行自發(fā)傳播,這種“講故事”的創(chuàng)意正是當下我國公益廣告所缺少的。對廣告創(chuàng)意進行“故事化”處理,才能在短時間內(nèi)抓住受眾內(nèi)心。
(1)在上文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
(2)全媒體環(huán)境下的公益廣告?zhèn)鞑?,怎樣才能取得良好的受眾互動效果?請從上文各段分別概括,并使之形成一組整句。每句不超過12個字。組卷:13引用:10難度:0.6
四、寫作(60分)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魯迅先生說,我在解剖別人,但更多的時候,是在無情地解剖我自己。
當今網(wǎng)絡時代,我們接受的信息更加豐富,也更習慣對別人指手畫腳,而忽視對自我的解剖。盯著別人,只會讓自己受制于人;剖析自我,才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應該繼承魯迅先生剖析自我的精神。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組卷:1引用:2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