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學年浙江省臺州市椒江區(qū)書生中學八年級(下)期中科學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請選出各題中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
-
1.19世紀初,意大利科學家阿伏加德羅在總結前人工作的基礎上,提出了分子的概念,認為:①一切物質都是由分子構成的②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③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一種微粒④分子在不斷的運動⑤原子不能獨立存在.從所學的知識看,上述觀點中存在明顯不足的是( ?。?/h2>
組卷:2引用:1難度:0.5 -
2.最近科學家發(fā)現(xiàn)了一種與天體中的中子星構成類似的,只由四個中子構成的粒子,這種粒子稱為“四中子”,也稱為“零號元素”.有關這種粒子的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6引用:1難度:0.5 -
3.實驗室制取CO2一般有以下幾個步驟:①向長頸漏斗中注入稀鹽酸 ②向容器中放入幾小塊石灰石 ③按要求裝好儀器 ④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⑤收集氣體
下列操作順序正確的是( )組卷:9引用:1難度:0.5
三、探究題
-
10.某同學設計了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實驗裝置如圖所示:該同學的實驗步驟如下:
①將圖中的集氣瓶分為5等份,并做好標記。
②在帶橡皮塞和導管的燃燒匙內裝入足量的紅磷,將導管上的止水夾夾緊,在酒精燈上點燃紅磷,并立即伸入集氣瓶內,塞緊橡皮塞。
③充分反應后,待集氣瓶冷卻至室溫,打開止水夾。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該實驗中紅磷須稍過量,目的是
(2)步驟③中,打開止水夾后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3)磷在空氣中燃燒生成的氧化物通常可做強干燥劑。已知在標準狀況下,32g氧氣的體積是22.4L.在該條件下,制備71g這種干燥劑所消耗的空氣的體積約為組卷:3引用:1難度:0.5
四、計算題
-
11.為了測定某牛奶樣品中蛋白質的含量,現(xiàn)采用“蓋爾達法”分解其中的蛋白質。其原理是把蛋白質中的氮元素完全轉化成氨氣(化學式為:NH3),再用稀硫酸吸收氨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NH3+H2SO4═(NH4)2SO4,現(xiàn)取該牛奶樣品30mL,用“蓋爾達法”分解其中的蛋白質,產(chǎn)生的氨氣用9.5g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4.9%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吸收。計算并回答下列問題:
(1)產(chǎn)生氨氣的質量是多少克?(計算結果精確到0.01g,下同)
(2)30mL牛奶中含氮元素的質量是多少克?
(3)如圖是該牛奶包裝標簽的部分內容。已知牛奶中的蛋白質含氮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16%,請你通過計算確定,該牛奶樣品中蛋白質的含量是否達到了包裝標簽所標示的蛋白質的質量標準。組卷:2引用:1難度:0.5